记得这首歌
⊙关于水源十周年纪念 CD 的话 如果没有音乐,就没有坚定的信念,我们也不会从认识到熟知到彼此信任,感谢上帝赐予我的一切,感谢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所有工作人员,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爱你们。 无论你在哪里,请你记得这首歌,记得你曾被它感动的时刻。God Bless! 陈韵若 2006年4月15日 下午5点 ⊙关于我与“记得这首歌” 很高兴可以把自己的歌曲和大家分享,每首歌都有它背后的故事,《记得这首歌》的故事发生在交大校园里。它最初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一位即将毕业的朋友,这个朋友也是我自己组建的五人美声团体的一员,没有了他浑厚的低音衬托,我们的美声团体之路也将走到尽头。为了祝他毕业后一切顺利,也为了给我们的团体留个纪念,《记得这首歌》便应运而生了。 写《记得这首歌》的时候,我大三,手里已有些作品了,但头一次抱着个目标去写歌,心里还没底。副歌的旋律是和好友沿思源湖散步的时候在脑子里形成的,它并没有稍纵即逝,直到我坐在钢琴前用和弦依附着哼唱它时,仍然那么顺理成章。而写词,当时对我而言不如写曲子来的得心应手,尽管现在也没进步到得心应手的地步。但由于歌曲要描述的故事就发生在周围,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就变得不那么困难了。记得是在一堂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在不务正业的专业课上,我一口气写下了“现在我们唱着这首歌,心里多么舍不得,想要把所有的快乐,装进你行囊陪你每一刻”,和曲子配合得恰到好处,还暗自得意了一把呢,这首歌也就因此被命名为《记得这首歌》。当时我的歌词创作十有八九都是在某些我不太感兴趣的课上完成的,我想与其浪费时间在缺乏安全感的课间小盹儿上,还不如花在我的创作上。很快,《记得这首歌》便完成了。 那个时候我正好接触到 MIDI 编曲,因此词曲完成后,用 MIDI 做个伴奏就成了最大的乐趣。没有专业的声卡,没有好的音色,没有MIDI键盘,我仅凭一台笔记本,用鼠标点出了所有的伴奏音符。接着写和声,教其它三位成员怎么唱,进棚录音缩混,最后完成了一个至今听起来很稚嫩但却很真挚的合唱版本。以后有机会一定和大家分享这一版本。 现在大家听到的版本是我个人的 Demo 版本。我尝试过不同的编曲风格,喜欢这个版本的人最多,包括我在内。它的编曲很简单,只有口琴、吉他、倍斯和人声,淡淡的味道充满了校园气息,更加符合原本的创作意图,也更能打动人。但是东西越简单,越不容易做好。从每个和弦、吉他节奏型的编写,到人声和声的编写都经过了仔细的推敲,力求把它做到最好。希望大家喜欢这个版本,它的正式版也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当中。 音乐在我的生命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连我自己也不敢想有一天能将音乐作为自己的事业。大二的时候我有了想要做音乐的念头,当时家人朋友都说我在白日做梦,让我现实点。但我不甘心,做音乐的梦想一直缠绕着我,不断提醒我如果这辈子不做音乐,一定会后悔。于是我有了不知从哪里来的魄力连工作都不去找,只是一门心思的坚持自己想走的路,一直走下去。 我是幸运的,并没有在这条路上迷失了方向,反而很快把握住了好的机会。我是幸福的,能把爱好当工作来做,再辛苦也能乐在其中。做音乐不能有太多企图心,那样的音乐没有诚意。我一直告诫自己要用最纯洁的心去做音乐,那样的音乐是才能触碰到人的心灵。上帝给了我这份做音乐的礼物,让他人通过音乐来分享我的心情故事,了解我的为人处世,感受我的喜怒哀乐,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我最想听到别人对我的音乐的评价并不是说我编曲有多新颖,我的乐器音色有多纯正,我的制作有多精良,我的演唱有多投入,而是说被我的音乐感动了,那才是对我的音乐最大的肯定。我坚信音乐创作是要有天赋的,但光凭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就像有人说灵感是瞬间的,抓不抓得牢全凭运气,可我一直认为灵感是累积出来的,留不留得长久是靠自己努力的。我常常觉得自己好像拿着放大镜生活,不放过一点点线索,把生活变成作品的线索。虽然有时候不得不放大自己想逃避的感觉时,是十分痛苦的。 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逼着我学这个学那个,没有学这个学那个打下的基础,也没有现在的我。怀念在交大度过的美好时光,幸好我念了一个和音乐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没有框住我的思路,反而给了我更多的灵感,不用担心写出来的调调高雅到没人能理解。既然我生来就是做音乐的,就应该安心把音乐做好,对得起那些一直支持我的人,还有我自己。 真心希望我的音乐能够感动你们,对我来说,那比什么都重要。 让我们记得呤这首歌,记得我们最初的模样,记得在校园里度过的美好时光。 —— 陈韵若 曲目: 01 记得这首歌 词:陈韵若 曲:陈韵若 编:陈韵若 02 Rain 03 我们在一起 词:苏盛春/陈韵若 曲:陈韵若 编:陈韵若 04 记得这首歌 (伴奏) 05 我们在一起 (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