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Disc2)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是理查德·瓦格纳的一部歌剧,他自己称之为一部三幕剧。首演于1865年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与国家剧院。这部歌剧是瓦格纳和马蒂尔德·维森东克的恋情写照,被视为古典-浪漫音乐的终结,新音乐的开山之作(特里斯坦和弦)。 该故事的情节,最早来源于凯尔特人的故事集中关于阿图斯国王与特里斯坦的传说,后者见于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13世纪)的一长篇诗体小说。瓦格纳不但读过这中世纪后期的文字,而且还把同时代奥古斯都·冯·帕拉藤,卡尔·利特和尤利乌斯·摩瑟的改变版本。 除此之外,剧情中也可见诺瓦利斯的诗集“夜之颂”的踪影。 1842年 瓦格纳读到了尤利乌斯·摩瑟的特里斯坦之诗,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故事。 1854年 逃亡瑞士之时,瓦格纳读到了卡尔·利特的特里斯坦戏剧,这激发了他要将之改编为歌剧并编写剧本的欲望。但当时他的精力大多花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这个计划不了了之。 1857年 与维森东克的恋情使得特里斯坦计划再度浮出水面。在8月尾,瓦格纳与其妻子敏娜迁入维森东克在苏黎世的花园公寓。瓦格纳与其赞助人维森东克的妻子有暧昧,受此刺激,他首先创作了歌曲集《维森东克的歌》,后来更是停下手中《齐格弗里德》的谱曲工作,全力投入到特里斯坦的创作之中。剧中人物因而有了自传的意味:瓦格纳和马蒂尔德就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奥拓·维森东克就是马克国王。9月18日特里斯坦诗稿完工,瓦格纳将作品给玛蒂尔特过目并在朋友圈内朗诵。12月完成第一幕音乐初稿。 1858年 8月末,第一幕总谱完工,瓦格纳到威尼斯旅游,并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幕。 1859年 3月,瓦格纳回到瑞士,在卢塞恩他完成了第三幕。8月中,整部歌剧完工。 1862年 在维也纳,经过艰难的谈判后,歌剧才得以彩排,但经过77次的排练后,在1863年,首演仍然是被搁置下来了。 约瑟夫·阿尔波特:1865年慕尼黑首演上Ludwig和Malwine Schnorr von Carolsfeld饰演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1865年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促成了歌剧的首演。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和国家剧院首演举行。由汉斯·冯·彪罗指挥。主角由Ludwig Schnorr von Carolsfeld和其妻子Malvina担任。 3支长笛(第3长笛也担任短笛),2支双簧管,英国号,2支单簧管,低音单簧管,3支巴松,低音大管,4把圆号,3把小号,3支长号,低音大号,1 对定音鼓,钹,三角铁,竖琴,16把第一小提琴,16把第二小提琴,12把中提琴,12把大提琴,8把低音提琴。(瓦格纳的指示:弦乐尽可能的完善。)舞台音乐:英国号,6把圆号,3把小号,3把长号。值得一提的是,特里斯坦的结束和弦并非和传统的一样以乐队全奏完成,英国号有间断,理查德·施特劳斯称之为:毒药起效了。 * 特里斯坦(男高音) * 马克国王(男低音) * 伊索尔德(女高音) * 库文纳尔(男中音) * 梅洛特(男高音) * 布兰甘特(女中音) * 牧羊人(男高音) * 舵手(男中音) * 一个年轻海员(男高音) * 水手,骑士和乡绅,伊索尔德的侍女 幕前历史 在一次康沃尔针对爱尔兰(前者向后者索取进贡)的战争中,特里斯坦杀死了伊索尔德的未婚夫爱尔兰人莫洛尔德,但自己也受了重伤。他用化名(坦特里斯, Tantris) 在伊索尔德下得到了医治。伊索尔德在特里斯坦的剑上找到了一处缺口,正好与莫洛尔德头上伤口所藏的碎片吻合,她正要报仇。但当特里斯坦睁开眼睛的时候,她就爱上了后者,剑也沉落下来了。 [编辑] 第一幕 康沃尔国王马克派遣心腹特里斯坦到爱尔兰,迎接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到康沃尔作王后。在乘船去康沃尔的途中,伊索尔德受不了屈辱,要侍女布兰甘特取出毒酒,将自己与特里斯坦双双毒死。但是布兰甘特竟给出了爱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堕入爱河。这时,船到康沃尔。 [编辑] 第二幕 伊索尔德与特里斯坦不顾布兰甘特的警告,在午夜值马克国王打猎之际幽会。这是歌剧史上最长的爱情二重唱之一。国王随从梅洛特预感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关系,并且建议国王回程。因此国王正好撞上两人的幽会。特里斯坦也不辩护,只问伊索尔德,是否愿意以死相随。梅洛特拔剑刺伤特里斯坦。 [编辑] 第三幕 特里斯坦的仆人库尔文纳将特里斯坦带到布列塔尼自己先辈留下来的半破落的城堡中,让后者养伤。特里斯坦虽然已神志不清,但仍在等待伊索尔德的到来。最后船出现在地平线上,特里斯坦在伊索尔德的怀中死去。这时出现了第二艘船,库尔文纳认为是敌人到来,便关上了门。这其实是马克国王,他想成全两人。库尔文纳拒绝让他们进入。双方开始打斗,结果库尔文纳和梅洛特伤重死亡。马克国王看到特里斯坦已死,十分惊愕。伊索尔德在特里斯坦旁边唱尽一曲《爱中死》("Liebestod",原文 "Mild und leise wie er l?chelt",直译:恬淡轻柔如同他的微笑)后悄然逝去。 指挥大师卡拉扬当年就是以指挥此剧赢得神奇的卡拉扬的名声。后来他在1952年在拜罗伊特音乐节登台指挥该剧。70年代,他与一组著名的艺术家共同录制了此剧的立体声版本。 德国指挥家富特文格勒也录制过这部乐剧的录音室版本。主角是苏特豪斯和弗拉格斯塔德。 在拜罗伊特的现场录音中,最著名要数卡尔·伯姆在1966年录制的版本。主角是温德伽森和比尔吉特·尼尔森。 另外,小克莱伯的版本也属经典之列。 除了完整的歌剧录音外,不少指挥家都喜欢演奏此剧的序曲,但更多的是将序曲和终曲 "爱之死" 一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