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irolli Conducts Rimsky-Korsakov, Ravel, Debussy, Brahms and More (Remastered)
1937年,纽约爱乐乐团选择了年轻的约翰•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接替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s),当时他在美国几乎不为人所知,不过这位36岁的年轻指挥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合作,还是让人十分期待的。从1938年到1943年,他在纽约为Columbia和RCA Victor厂牌录制了一系列唱片,Sony Classical很荣幸将这系列专辑重新灌制发行。 [录制时间] 1940年5月6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 (Track 1) 1940年11月16日,纽约利德克兰兹大厅 (Track 2-5) 1940年12月16日,纽约利德克兰兹大厅 (Track 6-8) 《西班牙随想曲》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创作于1887年,原是为小提琴及乐队而作的独奏曲。乐曲以阿尔博拉达开始,随后的乐章在这个主题上有几次变奏,而第三乐章则是第一乐章开场在小提琴及单簧管演奏的简短再现。第四乐章场景与吉普赛之歌不露痕迹地转至凡坦戈舞曲,我们听到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特有的管弦色彩,踏足为拍的舞曲,令人迷醉的节奏,还有管弦乐团的勃勃生机和美妙的装饰。 1920年,拉威尔创作的“舞蹈诗歌”《圆舞曲》(La valse)在巴黎首演。拉威尔在此曲总谱上写到:“在层层卷云之间,可以看到一群时隐时现跳圆舞曲的人们。云层渐渐散去,天气逐步晴朗,清晰可见大厅里有旋转的舞蹈的人群。场面越来越清晰,从吊灯上照下来的烛光灿烂,发出光辉,令人想起一座1855年的皇家宫殿。” 《罗马狂欢节序曲》(Le carnaval romain,Op.9)是以歌剧《贝文努托·切利尼》第二幕、科隆广场假面舞会的热闹场面作为整个序曲的音乐背景。柏辽兹在这支曲子里,采用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热烈的歌舞曲“萨尔塔雷洛”来烘托狂欢节的欢腾景象。同时,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切利尼爱慕苔蕾莎,焦急地等待着会面时的内心活动。 专辑中德彪西的四手联弹小组曲第四首——《芭蕾舞曲》将我们从童话世界带回到人间,但仍然具有浓郁的幻想风格,中部有一华尔兹段落,属法国芭蕾音乐的范畴。 《学院节日序曲》Op. 80,1879年三月,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勃拉姆斯荣誉博士学位时,他的朋友伯恩哈德·舒尔茨向他表明布雷斯劳大学期望他写一首“博士交响乐”或“至少是一首庄严的歌曲”。勃拉姆斯因此于第二年八月完成了这部《学院节日序曲》,这部序曲以四首德国传统学生歌曲为主要内容,其中还结合了他自己创作的新颖旋律。作者称本曲为“宴席上快乐的学生歌曲集锦”,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这部音乐作品的精神。这部序曲在形式上,同勃拉姆斯的其他作品一样,完全属于严谨、正规、传统的奏鸣曲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