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len
封面来自19世纪末法国学院派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99年作品《爱之痛》(Douleur d’amour) 2011年3月Varg Vikernes推出了出狱后的第二张Burzum专辑「Fallen」,距上张作品不到一年的时间,手脚非常的迅速,不过他前四张专作品完成的时间也不过18个月,这样的进度也算是合情合理。姑且不论发片的速度,乐迷更在乎的是音乐内容如何吧。 这次的专辑封面,没有延续先前挪威画家Theodor Kittelsen的作品,撷取了法国画家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在1899年的作品「Douleur d’amour(Elegy)」(英译:grief of love),一个悲伤的女人趴在墓碑上。在这幅全画中,墓碑的下方还有一名坐着哭泣的天使小童,画家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因早夭的孩子感到痛苦,而这一幅极其哀伤的景象正反映出他的悲恸。Varg Vikernes认为这幅画很符合这张专辑的概念,因而使用作为封面。 「Fallen」的内容是一个关於穿越黑暗(死亡?)进入内心深层,然後回到光明的一段旅程,和以往的概念类似,不过以更个人化的角度去探讨存在的议题,关於死亡与神,歌词之中的描写亦非常具有异教精神的意涵。 Varg Vikernes提到前作「Belus」,因为由制作传统金属乐录音师操刀,失去他原先预期的力道。因此他告诉新的录音师这张专辑的录制方式,不采用以往的录制方式,希望以古典乐的方式去录制,以达成他的预期效果。这样的录音方式,让音乐充满着冲击感,在听者和音乐间的摩擦,让聆听时有很强烈的共振感。每一个乐器,包含人声都富含能量,就像交响乐团演出时,各司其职,层次分明且井然有序。这样的录音,和原先的录制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不以各个乐器的声响堆叠出音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这样的录制方式,产生的结果是,就像井然有序的归放於书柜内的书本,专辑中每个乐器的声音都可以个别独立在歌曲中。 在上一张作品中,Varg Vikernes就以不同以往的歌唱方式-吟唱,让许多人感到讶异。而这张新作,加入更多的吟唱,不管是吟诗的方式,或是作为和声,在歌曲中有相当吃重的演出。同样在上张专辑表现亮眼的Bass声线,在新作中也和Varg的吟唱起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歌曲「Jeg Faller (I Am Falling)」或是「Valen(Fallen)」中,在Bass声的律动感中,吟唱出的歌词彷如颂诗般的典雅,则是我个人非常推崇的部分。而招牌麻而尖锐的吉他主旋律,俯拾即是那砂砾般颗粒的音色,呈现在专辑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在这样的录音下更显的异常清晰。只是这样清晰却又各自独立的声音,让原先听惯巨大朦胧音墙的我,也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似乎还需要一些时间去体会个中滋味吧。 正如Varg所言,Fallen确实不同於原先的作品,非常实验性的录制风格,呈现出具经典专辑「Burzum」和「Det som engang var」风格的曲式,却又具备不同味道的作品。而11月底要推出这两张作品老歌新录合辑的风貌,推估或许就是这个样子,至於孰优孰劣到时再评判吧。(by eru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