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这是飞利浦公司1998年为陈佐湟和他指挥的中国交响乐团所录制的第三张唱片,以一部大型西方交响作品以及若乾中国本土管弦乐作品组合而成。 此番陈佐湟和国交选择的大部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一生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幻想交响曲》。 在演奏这首作品时乐团在陈佐湟的带领下,表现出的优异状态使整部作品显得异常光煌灿烂、激情四射,当时国内的《爱乐》杂志甚至将这部《幻想交响曲》录音 誉为“中国乐团对于西方交响作品的最佳演绎”!可见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当时的中国交响乐团已经成为一支非常优秀的乐团。 而PHILIPS公司一如既往的优秀录音,也保证了这一优秀的演奏能有优秀的声音再现。 《幻想交响曲》又名《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单恋爱尔兰一女演员、求爱失败后获得了灵感而谱写的伟作。 全曲共分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梦幻与热情”,由慢及快的节奏表现了青年音乐家热情、憧憬、喜悦、失望的不安心境; 第二乐章“舞会”以华尔兹贯穿,描写热闹的舞会中音乐家与恋人相处的喜悦; 第三乐章“田野景色”,以慢板的形式带出夏日黄昏的田园景象——牧童吹笛,心中充满平静,但恋人出现令主角落入痛苦的预感中,四野只剩一片孤寂; 第四乐章“断头台进行曲”,描写了音乐家梦见自己杀死了意中人,被判死刑,在赴刑场时仍念念不忘对爱的追求; 最后的第五乐章“女巫安息日夜会之梦”,采用轮旋曲的形式表现了青年音乐家被处决后与妖魔女巫共舞的情景。 整首交响曲中,柏辽兹把他所恋的女性变为一个固定的旋律,贯穿于整部作品,结尾也出现了这个旋律,表达了作曲家对爱情的无奈。 唱片中的三部中国本土民族管弦乐作品分别出自三位名家之手。 朱践耳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作曲家中的杰出代表,曾写下过无数脍炙人口的旋律,其中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唱支山歌给党听》和《接过雷锋的枪》了。 他在管弦乐创作方面的建树更令人惊叹,其十首交响曲作品可谓各具特色。而这首创作于 1958年的《节日序曲》则是作曲家最常被上演的名作,乐曲采取奏鸣曲式,引序中具有中国唢呐式豪放风格的主题揭开了节日的序幕。朝气蓬勃的第一主题和舒畅优美的第二主题交相晖映,由此演变出节日游行、幸福赞歌、美丽夜景、 沸腾狂欢等五彩缤纷的景象。尾声象征着更加光辉的未来。作品辉煌壮丽、精神抖擞,又不乏中国传统音乐精巧细致的特色,堪称难得佳作。 我国已故著名指挥家、音乐家黄贻钧的《良宵》,改编自老一辈著名二胡大师刘天华的二胡名曲《除夜小唱》。此曲还有一个创作典故:1927年除夕夜,刘天华在他家和几位友人一起过年,送旧迎新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浓的欢乐气氛。于是作者便写下了这首乐曲。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他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快心情。音乐形象虽然单一,但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 黄贻钧将它改编为弦乐合奏,将浓烈的民族风情以更国际化的音乐语言表达出来,成为广受欢迎的一首民族作品,流传甚广。 王西麟创作的《火把节之夜》,选自作曲家完成于1963年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这是王西麟最早的创作,由“茶林春雨”、“山寨路上”、“夜歌”以及“火把节之夜”四个乐章组成。 作曲家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吸收西欧晚期浪漫派、印象派和某些现代手法加以交响化的发展。 通过对云南地区的一幅幅风情音画的描绘,多方面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风貌。但由于种种因素,作品直到1981年才获得首演,并在当年的“中国首届交响乐作品比赛”中获得国家最高奖。而多年以来,《云南音诗》的第四乐章《火把节之夜》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演奏最多、最受欢迎的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之一。在这个乐章中,我们可以听到云南民俗音乐中那种特有的纯朴和欢快,再现出一幅各族群众手执火把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