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Schumann / Chopin / Debussy / Mompou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Schumann / Chopin / Debussy / Mompou

CD1:1-5曲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Phantasiebilder") for piano, 6-26曲Carnaval for piano。 CD2:1-2曲Images (3), for piano, Set II, 3-6曲Images (3), for piano, Set I, 7曲Cançons i dansas No. 6 for piano,8曲Chopin,9曲Rehearsal and Sound Check 这套双CD是阿图罗·米开朗杰利1957年3月4日于伦敦节日大厅的现场音乐会录音,后面的补白是排练时的录音。专辑的重点无疑是舒曼的两首钢琴作品:《维也纳狂欢节,Op. 26》和《狂欢节,Op. 9》。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杰出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钢琴作品在舒曼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括两部《狂欢节,Op.9》和《维也纳狂欢节,Op.26》。这两部作品题材相同,都是描述欧洲天主教国家每年例行的民间节日——狂欢节的场景,但在具体创作手法上各具特色。 《维也纳狂欢节》创作于1839年,是舒曼访问奥地利维也纳期间根据对维也纳狂欢节的印象构思而成,表现狂欢节整体的宏大场面和热烈气氛。舒曼形容自己的这首乐曲为“一场浪漫演出”。作曲家将自己在维也纳所体验到的狂欢节的喧闹印象,从各个角度用音乐表现出来。此外,他还把这首作品称为“奏鸣曲”,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顺序虽然是倒过来的,但第一乐章是回旋曲,而末乐章则用奏鸣曲式写成。全曲分为五个部分,只以“快板”“浪漫曲”“谐谑曲”“间奏曲”“终曲”的简明文字划分章节。这种划分方法不仅反映了各部分的音乐性质。而且与现实生活中维也纳狂欢节各种场面的气氛相吻合。 《狂欢节》创作于1834至1835年。描绘在狂欢节的舞会上,舒曼虚构的“大卫同盟”会员向庸夫俗子进攻,打败了保守势力。在曲式结构上,《狂欢节》在一个总标题下又分为带有小标题的21首小曲,构成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套曲。21首小品各代表一个人物的音乐素描,性格化的音乐就是人物的化装面具,其中的几首小品中还用音符字谜拆解的主题贯穿。他在写《狂欢节》时,用阿什(ASCH)这个地名拼写的四个字母代表的音符构成音乐主题,这四个字母又是舒曼自己姓氏中的字母,四个字母变换组合方式,又形成这个主导动机的变体。在套曲的21首小品中,大部分曲目的音乐主题由这四个字母代表的音符构成,这样一来,整部套曲的内部就贯穿着一个主题音型,使各首单曲之间有着听感上的关联,就像是一组连贯的主题变奏曲。舒曼在套曲的总标题《狂欢节》之下,还加了一个副题:“四个音符的玩笑”,后来出版时定名为《狂欢节:四音美景》。“大卫同盟”是舒曼主编《新音乐杂志》时虚构的音乐盟友会,他把符合自己音乐主张的音乐家的名字列入同盟会,用这些名字发表文章,阐明自己的音乐主张,其中包括莫扎特、肖邦、帕格尼尼、门德尔松、莫舍列斯基,甚至包括诗人海涅。这个假设的组织取名“大卫同盟”,是取古以色列王大卫为同盟的庇护者,大卫王是强有力的战士,又是传奇性的歌手,是美好理想的化身。“大卫同盟”里最主要的两位盟员是弗罗列斯坦(第6首)和约瑟比乌斯(第5首),这两个名字其实是舒曼自己的两个笔名,两个人代表着舒曼的两个侧面,弗罗列斯坦热情而尖锐,态度直率易冲动,约瑟比乌斯沉静文雅,是富于幻想的诗人。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自若本站收录的无意侵犯了DJ或DJ所属公司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方式来信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删除!90听吧 

90听吧-免费MP3下载|流行DJ舞曲|抖音热门歌曲|网络热门歌曲|酷狗音乐排行 联系邮箱tamg23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