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成功 √ 返回继续
音乐地址
下载链接
音乐ID
音乐歌词
音乐名称
音乐作者
当前位置:首页 >> 骇客武林 >> 骇客武林《《尘几录》 刘玄解读》[MP3_LRC]
[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  [00:00.08]你好, [00:00.84]欢迎每天听本书, [00:02.34]本期为你解读的书叫陈记录。 [00:05.36]这本书要讲的是东晋末年的大诗人陶渊明, [00:09.18]为什么书名要叫陈积录呢? [00:11.92]陈机啊, [00:12.89]就是落满了灰的桌子。 [00:15.40]在古代文学圈, [00:16.63]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比喻, [00:18.50]意思就是编辑校对古书这个工作, [00:21.47]经常得在不同版本的文字中选一个正确的, [00:25.04]这样必然会出现很多被淘汰的文字, [00:28.46]这些被淘汰的字就像桌子上的落灰一样。 [00:32.16]这就是沉积的寓意。 [00:34.78]作者田小菲用这个比喻, [00:36.95]是因为真实的陶渊明早就淹没在不同版本的诗文之中了。 [00:42.30]就像桃花源, [00:43.75]你听说了, [00:44.80]去找了, [00:45.70]但是最终会发现, [00:47.08]其实根本就找不到。 [00:49.46]在这本书里, [00:50.64]作者不是要带你寻找真实的陶渊明, [00:53.55]而是要带你从关于陶渊明的资料中寻找更有价值的东西。 [00:58.90]他发现啊, [01:00.14]古人是通过有意识的塑造, [01:02.51]让陶渊明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01:04.82]越来越生动, [01:06.02]越来越完美。 [01:07.68]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 [01:09.82]最终成了中国文化一个完美的定格。 [01:13.50]千年来, [01:14.59]陶渊明的形象已经扎根在中国文化的最底层, [01:18.52]讲过他的人太多了, [01:20.04]而关于他的资料又特别少, [01:22.21]想要提出新看法真的很难。 [01:25.00]不过, [01:25.51]田小飞这本陈记录仍然值得你去了解, [01:28.85]因为他发现了一条解释陶渊明形象的捷径。 [01:32.58]他用那些在编教过程中淘汰了的文字, [01:36.07]勾勒出了陶渊明的另一种可能, [01:38.71]有光就有影, [01:40.48]他是在用影的存在证明光的力量。 [01:44.46]田晓飞***从北大毕业, [01:47.61]后来去美国求学, [01:49.15]现在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教中国文学。 [01:52.76]他研究中国文学, [01:54.02]经常能够独辟蹊径, [01:55.80]用新思路去解决老问题, [01:57.96]提出有启发的观点。 [01:59.94]下面呢, [02:00.76]我们就顺着他的新思路, [02:02.56]分三个部分来讲讲这本书。 [02:05.64]第一, [02:06.76]在古代的史书中, [02:08.52]陶渊明的形象从一开始就是虚构大于真实的。 [02:13.14]第二, [02:14.26]后来的人通过编辑校正, [02:16.24]完善了他的形象, [02:17.52]把他塑造成了文化典范。 [02:20.12]第三, [02:21.30]这个文化典范源自魏晋时期的影视文化。 [02:25.24]陶渊明用诗文把隐居描绘的画面感十足, [02:28.91]让每个人都能感知, [02:30.38]成为一种对人生的浪漫想象。 [02:34.86]如果问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02:37.33]你心里大概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形象。 [02:40.50]一个气定神闲的中老年男子站在青山绿水之间, [02:45.04]手握一支菊花。 [02:46.90]就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上那些几乎看不清楚的小人, [02:50.93]跟环境融为一体。 [02:53.56]但这个形象就像时尚杂志的封面, [02:56.48]是修图修出来的。 [02:58.28]那真实的陶渊明是什么样的呢? [03:00.72]没人知道。 [03:02.16]他的生平事迹流传的很少, [03:04.54]他死后才过了50年, [03:06.22]人们甚至都搞不清楚他的名字到底是什么了。 [03:09.68]有人说他自渊明, [03:11.64]还有人说他自原谅。 [03:14.22]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03:15.88]因为如果从世俗成就来衡量, [03:18.40]陶渊明只是个小人物, [03:20.38]他在家族里的名望不高, [03:22.06]官做的也不大, [03:23.10]没有太多事迹可讲。 [03:25.08]即使是陶渊明的那些官方传记, [03:27.88]其实也有一些问题。 [03:30.06]我们都知道, [03:31.24]陶渊明是以隐士和诗人的身份留在历史上的。 [03:35.54]在官方史书上, [03:36.87]陶渊明的传记有4个版本。 [03:39.48]这四个版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03:41.80]就是开篇勾勒陶渊明的基本形象, [03:44.44]用的素材都是来自于陶渊明自己写的文章五柳先生传。 [03:49.76]这篇文章描绘了一个典型的隐士, [03:52.98]它无踪无迹, [03:54.09]无名无姓, [03:55.14]因为房子旁边有5棵柳树, [03:57.30]所以就叫五柳先生。 [04:00.08]这些专记的作者都觉得五柳先生传就是陶渊明的自传。 [04:05.22]不过这么说其实不太合适, [04:07.99]因为陶渊明自己一上来就说了, [04:10.27]五柳先生是个传说, [04:12.10]我们不知道他是谁。 [04:14.32]你也完全可以把五柳先生传当小说来看。 [04:18.04]陶渊明用旁观的视角描绘了五柳先生。 [04:21.74]他先说五柳先生这个人喜欢看书, [04:24.53]喜欢写文章。 [04:26.00]他好读书, [04:27.20]不求甚解, [04:28.35]没有会意, [04:29.46]便欣然忘食。 [04:31.68]这句话你肯定不陌生, [04:33.52]好多读书人都喜欢拿这句话来自诳。 [04:36.98]速写画完, [04:38.19]陶渊明又写了一个生动的细节。 [04:41.00]她说, [04:41.70]亲朋好友都知道五柳先生好喝酒, [04:44.37]又买不起, [04:45.24]就会请他去家里喝酒, [04:47.25]他喝爽了起身就走, [04:49.35]根本不在乎人情世故。 [04:52.12]这个人一点儿都不在乎得失***, [04:55.07]就这样度过一生。 [04:56.86]结尾, [04:57.77]陶渊明还借别人之口夸了一下五柳先生。 [05:01.58]他是这么说的。 [05:03.12]如果说有人安贫乐道, [05:05.52]不慕名利, [05:06.61]说的就是五柳先生, [05:08.89]真不知道他是生活在哪个美好时代的人。 [05:13.20]陶渊明这么写, [05:14.59]其实是在跟他的读者玩文字游戏。 [05:17.62]他一上来就宣称五柳先生是虚构的, [05:21.20]但是呢, [05:21.95]他的写法又很像世说新语那种笔记小说。 [05:26.24]当时的人一般可都是把这种笔记当真事儿看的。 [05:30.60]而且他一方面用旁观的视角来观察五柳先生。 [05:35.28]五柳先生安贫乐道, [05:36.76]有点像孔子夸赞的颜回, [05:39.16]他好饮放荡, [05:40.54]又有点像竹林七贤, [05:42.73]他们都是当时文人的理想人格。 [05:45.52]但是另一方面呢, [05:47.03]他又好像能进入五柳先生的内心世界, [05:50.42]他知道五柳先生喜欢什么, [05:52.52]明白他怎么看待人生。 [05:55.22]这样的写法会造成一种效果, [05:57.78]你会觉得五柳先生是他也不是他, [06:01.83]就像桃花源, [06:03.18]存在也不存在。 [06:05.08]如果说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世界, [06:08.45]那五柳先生就是他心中理想的自我。 [06:12.66]然而, [06:13.23]当时的人们似乎对五柳先生转信以为真了。 [06:17.38]从晋朝开始, [06:18.92]传记作者在给陶渊明写传的时候, [06:21.68]都说五柳先生传就是陶渊明在写他自己。 [06:25.72]于是, [06:26.42]他们在写陶渊明生平的时候, [06:28.37]也会根据是不是符合五柳先生这个人设来筛选故事。 [06:33.52]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故事。 [06:36.90]很多学者都指出过他是虚构的。 [06:39.94]在魏晋时期, [06:41.21]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 [06:43.22]世说新语里就记载了好几个类似的故事。 [06:47.27]最合理的解释是, [06:48.92]传记作者是因为这个故事特别符合五柳先生的人设, [06:53.21]能更好地解释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回家, [06:56.99]才把他安在了陶渊明身上。 [06:59.74]那陶渊明到底为什么辞官呢? [07:02.86]他自己在归去来西词里的解释是因为家人去世了。 [07:07.98]这个解释是不是太没有戏剧性了? [07:10.66]于是呢, [07:11.47]传记的作者很有默契的集体忽略了这个细节, [07:15.64]选择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故事来解释他隐居的原因。 [07:21.90]我们甚至可以说, [07:23.59]史书里那个所谓的真实的陶渊明, [07:26.50]只是五柳先生传的家常版。 [07:29.42]其实, [07:29.97]历史上有不少人质疑过史书上陶渊明传的真实性, [07:33.93]比如近代学者陈寅恪, [07:35.79]他就曾经提醒我们, [07:37.62]真实的陶渊明没有那么简单, [07:40.14]她也有不满足的一面, [07:41.75]也有不淡定的一面, [07:43.23]也有矛盾, [07:44.25]也很纠结。 [07:45.98]但是后世的人们似乎还是更愿意接受五柳先生版的简单化的、 [07:51.77]理想化的陶渊明。 [07:53.70]这只是因为人们看不到学者看到的真相吗? [07:57.43]显然不全是这样。 [07:59.58]如果细读五柳先生传, [08:01.57]就算没有学者细微独特的洞察, [08:04.21]你也还是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 [08:07.50]就说一点吧, [08:08.86]文章里有好多个不字。 [08:11.50]这种否定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呢? [08:14.54]说不要富贵难忘贫贱, [08:16.85]其实都是忘不了要说服自己罢了。 [08:20.66]这话是朱熹说的, [08:22.35]这种心态, [08:23.25]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体会。 [08:26.66]陶渊明让我们以为五柳先生可能是他, [08:30.57]或者说他希望五柳先生可以是他。 [08:34.24]他的这种理想, [08:35.47]通过后人为他写的传记实现了。 [08:38.72]这么看来, [08:39.66]你甚至可以说, [08:41.07]陶渊明的影视形象就是他自己一手打造的。 [08:46.24]陶渊明成功的让当时的人们相信他就是五柳先生, [08:50.63]而传记作者又进一步把这变成了一个筛选机制, [08:54.83]据此筛选了跟他有关的故事, [08:57.20]为他写了传记。 [08:58.76]后代的文人又按照这个筛选机制修订了他的诗文。 [09:03.52]陶渊明的形象跟五柳先生的形象其实是在不断重合, [09:07.91]直到完全合体。 [09:09.82]接下来的第二部分, [09:11.15]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过程。 [09:14.80]陶渊明是东晋人, [09:17.09]那个时候啊, [09:17.96]印刷术还没有发明出来, [09:20.24]文字想要流传就得靠抄写。 [09:23.30]相比印刷, [09:24.66]抄写其实挺不靠谱的, [09:26.94]首先抄错就很难避免呀, [09:29.82]而且呢, [09:30.57]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抄写者可能会擅自修改他在抄写的作品。 [09:36.88]这种事儿我们今天可能觉得很难理解, [09:40.22]但是在手抄本流行的时代, [09:42.44]其实是很正常的。 [09:44.34]抄书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字是之前的人抄错了, [09:48.85]甚至有可能觉得是原作者写的不好, [09:51.84]随手就给改了。 [09:53.46]所以说啊, [09:54.73]在出版印刷普及之前的手抄本时代, [09:58.00]作品的面目是特别模糊的。 [10:00.84]在流传过程中, [10:02.17]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奇遇, [10:04.21]发生各种变化。 [10:06.78]到了宋代印刷术开始普及的时候, [10:09.97]有人打算整理出版陶渊明诗集, [10:12.64]就发现陶诗的版本特别多, [10:15.32]特别乱。 [10:16.52]但是想要出版底本必须得是唯一的, [10:19.86]而且是固定的呀。 [10:21.58]这样编校人员就得比较各个版本, [10:24.92]选一个合适的确定下来, [10:27.05]这就叫做教刊。 [10:29.30]教可不只是查****, [10:31.59]而是一个很难很考验功底的技术活。 [10:35.34]今天出版社在出版古籍的时候, [10:37.78]都会组织专家团队来干这个活儿, [10:40.42]因为你必须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10:43.30]说明为什么选这个版本里的这个字。 [10:47.36]但是宋代陶渊明诗集教刊的标准跟今天可不太一样, [10:51.81]他的教刊过程今天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加工再创作的过程。 [10:58.04]我们举一个例子来体会一下。 [11:00.52]陶渊明有一句诗, [11:02.15]今天的版本是, [11:03.65]白日掩荆扉, [11:05.60]虚室绝尘晓。 [11:08.00]就是说白天的时候关上门, [11:10.71]坐在屋里, [11:11.85]房间很安静, [11:13.14]你会觉得这种安静把尘世的喧嚣都隔绝在外了。 [11:18.14]我想你应该也有过类似的感受。 [11:21.26]周末的时候, [11:22.20]一个人在家, [11:23.52]手边一杯茶, [11:24.75]一本书, [11:25.53]不看朋友圈, [11:26.52]也不想工作的事儿, [11:27.99]就好好享受这段属于自己的时光。 [11:31.66]诗句里的虚室就是安静的房间, [11:35.39]虚呢, [11:35.83]是空虚的虚室是室内的室。 [11:38.86]这个词一下子就把你带到了诗的意境里。 [11:42.90]那如果把这个词换了, [11:44.83]换成对酒呢? [11:46.80]画风是不是一下子就变了? [11:48.88]你想想啊, [11:49.90]本来安静的房间, [11:51.28]因为酒的出现, [11:52.81]好像状态就变得微妙了。 [11:55.22]这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11:58.38]你会觉得要靠喝酒才能断掉种种杂念, [12:02.97]杂念的力量是不是反而显得更加强大了呢? [12:06.82]这样, [12:07.79]整句话, [12:08.57]甚至整首诗的意境也就都跟着改变了。 [12:12.72]你应该感觉到了吧? [12:14.53]古代编校者跟作品的关系和我们现代人理解的很不一样。 [12:19.70]他们的身份介于读者和作者之间, [12:23.16]尤其是当他们参与编教像诗歌这样的作品时, [12:27.24]改动一个词, [12:28.56]全篇意思可能就都跟着改变了, [12:31.38]这些参与者的影响就不容忽视了。 [12:34.70]对他们来说, [12:36.09]其他各种版本的陶渊明就像杂草, [12:39.39]不仅影响了诗歌内涵的稳定性, [12:41.91]更影响了陶渊明形象的内在一致性。 [12:45.44]而人们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渴望稳定和一致, [12:49.86]即使稳定和一致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12:53.12]所以, [12:53.70]编叫陶渊明的诗歌, [12:55.32]实际上是给宋代的文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12:58.95]让他们可以参与到陶诗的创作中。 [13:02.32]据作者统计, [13:03.71]在宋代最初的陶诗版本中, [13:06.20]这种需要校正的不同版本大约有740个, [13:10.25]而到了宋末, [13:11.51]流传比较广的一个版本就只有6出了。 [13:14.90]版本数量的减少跟陶渊明形象的完善几乎是同步的。 [13:20.38]在这个过程中, [13:21.74]有一个特别著名的例子, [13:23.39]可以让你体会到通过编校再创作, [13:26.26]影响到底有多大。 [13:27.96]这个例子我们在语文课上都学过。 [13:31.42]在采菊东篱下, [13:33.35]悠然现南山这句诗里, [13:35.54]一定要用献字, [13:36.91]不能用望字。 [13:38.44]而且这个县还是个通假字, [13:41.36]虽然写成看见的见字, [13:43.73]但是呢, [13:44.35]一定要读成出现的现。 [13:47.18]这个问题啊, [13:48.24]是苏氏第一个提出来的, [13:50.43]苏氏给出的标准答案是, [13:52.26]因为采菊南山出现了。 [13:55.58]这是外界环境和主观意愿意外的相会。 [13:59.64]南山的出现是无心的, [14:01.56]是偶然的, [14:02.56]这才是这句诗的妙处。 [14:04.72]他还不忘批评一下望南山, [14:07.49]说其他那些版本用望字, [14:09.65]整首诗都降了个档次。 [14:12.24]那些随便乱改大诗人原文的人, [14:15.13]实在是可恶。 [14:17.38]我们今天当然不是要讨论语文考试的答案, [14:20.78]而是要试着理解一下苏轼为什么要这么说, [14:24.74]这个选择背后更深层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14:28.50]他不只关系到对陶渊明的崇拜, [14:31.09]也不只是文学上练字的问题。 [14:34.00]我们说春风又绿, [14:36.13]江南岸里的绿字用得好, [14:38.42]这跟诗是谁写的没什么关系, [14:41.33]但是县的选择却跟陶渊明的人设有很大关系。 [14:46.62]一字之别, [14:48.01]差距不在诗文本身, [14:50.02]而在于诗人的境界。 [14:52.26]只有陶渊明已经设定好的五柳先生这样的理想人格, [14:56.83]才有可能跟南山不期而遇。 [14:59.98]南山诗人诗句都浑然天成, [15:03.44]不受世俗污染。 [15:05.96]苏氏强烈的批评望南山, [15:08.43]说明他知道望南山的版本才是常见的。 [15:12.48]但是他说现才符合陶渊明本意, [15:16.21]这个观点立刻就被广泛接受了。 [15:19.40]跟他同时代的文人, [15:21.03]后代的文人不断的重复着这个选择, [15:24.00]让他成了一个经典的案例流传下去, [15:26.88]一直流传到今天的语文课本中, [15:29.47]成了表达诗歌意境和诗人意境的一个绝妙的论据。 [15:34.80]然而, [15:35.40]这个绝妙的论据, [15:36.79]今天看起来, [15:38.02]其实从一开始啊, [15:39.46]就是一场骗局。 [15:42.06]在苏氏提出来之前, [15:43.87]根本不存在陷南山的版本。 [15:47.48]没错, [15:48.69]苏轼是有意为之的, [15:50.88]而那些重复他观点的人也不是不知道。 [15:53.94]这种借教刊书籍的名义表达某种自己的观点, [15:57.78]在古代并不少见。 [15:59.44]这是古人不方便直接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 [16:02.69]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 [16:05.50]聪明如苏轼, [16:07.07]他发现了这是一个说明自己文学主张和生命哲学的好机会。 [16:12.28]他很清楚, [16:13.52]悠然现南山这句话, [16:15.44]如果从他自己口中说出来, [16:17.62]论力度、 [16:18.46]论效果, [16:19.34]都远远比不上借陶渊明、 [16:21.71]借五柳先生之口说出来。 [16:24.12]而且一定要有一个错误的版本来对照。 [16:28.16]有对照才有差距, [16:30.21]有差距现字的意义才会如此丰富。 [16:34.76]就这样, [16:35.94]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 [16:37.59]依照陶渊明自己构建的理想人格为蓝本, [16:40.95]逐步修正了他的诗文。 [16:43.18]陶渊明和五柳先生的形象彻底重合在一起了。 [16:47.28]从此, [16:48.31]这个形象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一个历史中真实的人物, [16:52.93]成为了中国文化中诗意隐居的象征。 [16:57.96]你可能会觉得, [16:59.29]说了半天这些故纸堆里的事儿, [17:01.42]不还是在说陶渊明的形象是后人塑造的, [17:05.02]是传记作者、 [17:06.34]宋代文人相继塑造的结果吗? [17:09.32]这么说当然没错。 [17:11.48]不过啊, [17:12.27]我们复盘这场文学游戏的意义, [17:14.79]是因为这场游戏其实另有目的, [17:18.18]他的目的就藏在这个过程中。 [17:21.72]通过这样一种筛选机制, [17:23.95]陶渊明的形象呈现出了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 [17:27.82]那就是隐逸。 [17:29.88]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筛选机制, [17:31.99]不经历这样的筛选过程, [17:34.06]我们对隐义的理解就达不到现在的深度和广度。 [17:38.74]所以下面这一部分呢, [17:40.21]我来帮你梳理一下陶渊明和尹毅之间的关系。 [17:45.10]在开始讲之前, [17:46.58]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 [17:48.62]陶渊明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吗? [17:53.26]他的文章, [17:54.26]他的诗歌, [17:55.07]他的传记, [17:55.94]似乎完美地展现了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 [17:59.64]但是, [18:00.04]这里面似乎有一个根本的矛盾, [18:02.53]那就是他是一个喜欢写作的隐士, [18:05.89]而真正的隐士是不应该被人看到的。 [18:09.80]远的不说, [18:11.19]陶家就还有一个比陶渊明更纯粹更极端的隐士, [18:15.54]就是他的叔父陶旦。 [18:18.16]传说陶旦一生未婚, [18:20.75]住在山里养鹿为伴。 [18:23.28]如果有人来看他, [18:24.42]他就要躲起来。 [18:26.02]除此之外呢, [18:26.95]我们就对他一无所知了。 [18:29.18]这才是一个隐士该有的样子。 [18:32.38]而陶渊明呢? [18:33.68]你会觉得他的形象特别具体, [18:35.95]特别鲜活。 [18:37.31]看他的诗文, [18:38.27]就像读一个老朋友的来信, [18:40.40]你知道他归隐的动机, [18:42.17]知道他归隐的地点, [18:43.70]了解他的兴趣爱好、 [18:45.08]生活志向。 [18:46.38]你能感受他在自然山水间怡然自得, [18:49.75]你能体会他宁可因为饿肚子乞讨也不愿意做官的安贫乐道, [18:55.12]你当然也会对他在精神上的快乐自足产生共鸣。 [19:00.06]陶渊明难道不知道真正的隐士不该被人看到吗? [19:05.48]他肯定知道, [19:07.14]因为在他生活的东晋时期, [19:09.26]已经有不少人反思过归隐的这种悖论了。 [19:13.50]归隐这件事, [19:14.98]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一种有特定功利目的的人生选择。 [19:20.16]过去人们会觉得隐居的人一般是因为回避乱世, [19:24.64]就像桃花源里的人, [19:26.25]世人根本不会知道他们的踪迹, [19:28.87]这才是真正的隐居。 [19:31.14]但是现实中更多的人是因为事与愿违, [19:35.02]所以需要通过隐居来明智。 [19:37.96]整个社会逐渐开始崇拜隐士, [19:40.79]追捧隐士, [19:42.05]隐居就慢慢变成了一种文化资本, [19:44.84]可以用来换取名利。 [19:47.30]这种隐居叫冲隐充呢, [19:50.36]是冒充的充。 [19:52.58]在陶渊明的时代, [19:54.21]冲饮啊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19:57.81]人们标榜隐居, [19:59.37]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20:01.80]到了李白的年代, [20:03.28]甚至成了所谓的终南捷径。 [20:06.84]冲饮之风蔓延, [20:08.38]自然会有人开始反思, [20:10.27]隐逸是不是根本就是一种悖论呢? [20:13.78]有的传记作者就曾经自我怀疑过, [20:16.88]他说, [20:17.66]给影视写传记不是自相矛盾吗? [20:20.81]影视怎么会有传记呢? [20:23.10]理解了这个背景, [20:24.46]我们或许就能理解一点陶渊明的良苦用心了。 [20:28.36]田小菲认为啊, [20:29.93]陶渊明写诗文展现隐居的行为, [20:33.11]隐者的内心, [20:34.37]其实就是为了跟那些冲饮的隐士划清界限。 [20:38.54]这就像是他给自己的隐居生活拍了一部纪录片。 [20:42.88]他想证明, [20:43.82]如果一个影视想要避免被人误解, [20:46.85]他又没办法彻底抹掉自己的痕迹, [20:49.76]那他不如干脆把隐居生活彻底的展现出来, [20:53.36]不如干脆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 [20:56.51]让人看的清清楚楚, [20:58.22]明明白白。 [20:59.62]这个行为的潜台词就是所谓冲饮, [21:03.17]不就是说这帮人言行不一吗? [21:06.02]那我只要是言行一致, [21:07.67]就算是被看到了, [21:08.98]又有什么关系呢? [21:10.90]田小菲说, [21:12.17]陶渊明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21:15.47]他是第一个反反复复解释和辩护他归隐的决定, [21:19.97]事无巨细的展现他隐居生活的人。 [21:23.02]他要活成一个隐士, [21:24.71]还要写出这种生活, [21:26.69]更要让现实中的隐居和文字中的隐士另外一致, [21:31.10]这样呢, [21:31.72]他就能证明自己不是冒充隐士, [21:35.00]他也就能用这种方式把归隐的悖论化解掉。 [21:39.08]实际上, [21:40.11]我们在他的诗文中可以找到一些零星的证据, [21:43.38]说明陶渊明是有这样的自觉的。 [21:46.30]他写过一句话, [21:47.78]意思是今天要是我不说出来的话, [21:51.26]以后的人可能就真的不知道这种事存在了。 [21:55.50]从这句话里, [21:56.64]您应该能够感受到他对自己真实的心意, [21:59.53]被历史淹没的担忧。 [22:01.82]再进一步说, [22:03.42]陶渊明的良苦用心, [22:04.98]必须要后人帮他来完成。 [22:07.66]只有当他的形象跟五柳先生合二为一的时候, [22:11.81]隐的悖论才能真正化解。 [22:14.60]就算宫立的假冒隐居在后来也一直都有, [22:18.36]但是因为陶渊明的存在, [22:20.31]隐居的意义始终没有被颠覆。 [22:23.54]隐逸这个文化也就延续了下来, [22:26.09]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 [22:28.96]今天啊, [22:30.11]隐逸已经内化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 [22:34.12]一方面, [22:35.00]我们可以坦然的相信隐逸这种我们永远没办法证明的东西, [22:39.74]在金庸小说里, [22:41.09]那些最顶尖的高手都有隐士高人的意味, [22:45.23]像风轻扬、 [22:46.22]独孤求败、 [22:47.08]扫地僧等等。 [22:48.44]如果进入小说的情境中, [22:50.67]我们一般不会怀疑他们的存在, [22:52.92]也不会质疑他们的真诚。 [22:55.38]而另一方面呢, [22:57.01]陶渊明的诗文给我们勾画出了一种人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隐句。 [23:02.60]普通人当然很难真的断绝尘缘, [23:05.22]但是我们都明白, [23:06.57]心远地自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3:09.90]所以我们在格子间里也一样可以感受到内心的自由。 [23:15.30]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一种高度自觉的文化, [23:18.73]天然带有一种自我审视的视角。 [23:21.76]我们可以自然的相信自相矛盾的东西, [23:24.56]而不至于陷入自我否定。 [23:26.94]我们明白, [23:27.54]那个纯粹天真的陶渊明是文学化的结果, [23:31.06]我们也可以真诚的相信, [23:32.77]这个文学化的形象就是真实的陶渊明。 [23:37.24]好, [23:38.24]陈记录这本书讲完了。 [23:40.34]陶渊明的诗和他这个人, [23:42.69]其实是在漫长的时间里筛选出来的一种可能性。 [23:46.72]这个可能性最终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神话。 [23:51.05]塑造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 [23:56.26]作者, [23:56.83]田小菲, [23:57.47]还有你, [23:58.14]我只是加入局中的当代玩家而已。 [24:02.68]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 [24:04.91]你还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看全文和脑图, [24:08.90]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LRC动态歌词下载

[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
[00:00.08]你好,
[00:00.84]欢迎每天听本书,
[00:02.34]本期为你解读的书叫陈记录。
[00:05.36]这本书要讲的是东晋末年的大诗人陶渊明,
[00:09.18]为什么书名要叫陈积录呢?
[00:11.92]陈机啊,
[00:12.89]就是落满了灰的桌子。
[00:15.40]在古代文学圈,
[00:16.63]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比喻,
[00:18.50]意思就是编辑校对古书这个工作,
[00:21.47]经常得在不同版本的文字中选一个正确的,
[00:25.04]这样必然会出现很多被淘汰的文字,
[00:28.46]这些被淘汰的字就像桌子上的落灰一样。
[00:32.16]这就是沉积的寓意。
[00:34.78]作者田小菲用这个比喻,
[00:36.95]是因为真实的陶渊明早就淹没在不同版本的诗文之中了。
[00:42.30]就像桃花源,
[00:43.75]你听说了,
[00:44.80]去找了,
[00:45.70]但是最终会发现,
[00:47.08]其实根本就找不到。
[00:49.46]在这本书里,
[00:50.64]作者不是要带你寻找真实的陶渊明,
[00:53.55]而是要带你从关于陶渊明的资料中寻找更有价值的东西。
[00:58.90]他发现啊,
[01:00.14]古人是通过有意识的塑造,
[01:02.51]让陶渊明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01:04.82]越来越生动,
[01:06.02]越来越完美。
[01:07.68]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
[01:09.82]最终成了中国文化一个完美的定格。
[01:13.50]千年来,
[01:14.59]陶渊明的形象已经扎根在中国文化的最底层,
[01:18.52]讲过他的人太多了,
[01:20.04]而关于他的资料又特别少,
[01:22.21]想要提出新看法真的很难。
[01:25.00]不过,
[01:25.51]田小飞这本陈记录仍然值得你去了解,
[01:28.85]因为他发现了一条解释陶渊明形象的捷径。
[01:32.58]他用那些在编教过程中淘汰了的文字,
[01:36.07]勾勒出了陶渊明的另一种可能,
[01:38.71]有光就有影,
[01:40.48]他是在用影的存在证明光的力量。
[01:44.46]田晓飞***从北大毕业,
[01:47.61]后来去美国求学,
[01:49.15]现在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教中国文学。
[01:52.76]他研究中国文学,
[01:54.02]经常能够独辟蹊径,
[01:55.80]用新思路去解决老问题,
[01:57.96]提出有启发的观点。
[01:59.94]下面呢,
[02:00.76]我们就顺着他的新思路,
[02:02.56]分三个部分来讲讲这本书。
[02:05.64]第一,
[02:06.76]在古代的史书中,
[02:08.52]陶渊明的形象从一开始就是虚构大于真实的。
[02:13.14]第二,
[02:14.26]后来的人通过编辑校正,
[02:16.24]完善了他的形象,
[02:17.52]把他塑造成了文化典范。
[02:20.12]第三,
[02:21.30]这个文化典范源自魏晋时期的影视文化。
[02:25.24]陶渊明用诗文把隐居描绘的画面感十足,
[02:28.91]让每个人都能感知,
[02:30.38]成为一种对人生的浪漫想象。
[02:34.86]如果问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02:37.33]你心里大概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形象。
[02:40.50]一个气定神闲的中老年男子站在青山绿水之间,
[02:45.04]手握一支菊花。
[02:46.90]就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上那些几乎看不清楚的小人,
[02:50.93]跟环境融为一体。
[02:53.56]但这个形象就像时尚杂志的封面,
[02:56.48]是修图修出来的。
[02:58.28]那真实的陶渊明是什么样的呢?
[03:00.72]没人知道。
[03:02.16]他的生平事迹流传的很少,
[03:04.54]他死后才过了50年,
[03:06.22]人们甚至都搞不清楚他的名字到底是什么了。
[03:09.68]有人说他自渊明,
[03:11.64]还有人说他自原谅。
[03:14.22]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03:15.88]因为如果从世俗成就来衡量,
[03:18.40]陶渊明只是个小人物,
[03:20.38]他在家族里的名望不高,
[03:22.06]官做的也不大,
[03:23.10]没有太多事迹可讲。
[03:25.08]即使是陶渊明的那些官方传记,
[03:27.88]其实也有一些问题。
[03:30.06]我们都知道,
[03:31.24]陶渊明是以隐士和诗人的身份留在历史上的。
[03:35.54]在官方史书上,
[03:36.87]陶渊明的传记有4个版本。
[03:39.48]这四个版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03:41.80]就是开篇勾勒陶渊明的基本形象,
[03:44.44]用的素材都是来自于陶渊明自己写的文章五柳先生传。
[03:49.76]这篇文章描绘了一个典型的隐士,
[03:52.98]它无踪无迹,
[03:54.09]无名无姓,
[03:55.14]因为房子旁边有5棵柳树,
[03:57.30]所以就叫五柳先生。
[04:00.08]这些专记的作者都觉得五柳先生传就是陶渊明的自传。
[04:05.22]不过这么说其实不太合适,
[04:07.99]因为陶渊明自己一上来就说了,
[04:10.27]五柳先生是个传说,
[04:12.10]我们不知道他是谁。
[04:14.32]你也完全可以把五柳先生传当小说来看。
[04:18.04]陶渊明用旁观的视角描绘了五柳先生。
[04:21.74]他先说五柳先生这个人喜欢看书,
[04:24.53]喜欢写文章。
[04:26.00]他好读书,
[04:27.20]不求甚解,
[04:28.35]没有会意,
[04:29.46]便欣然忘食。
[04:31.68]这句话你肯定不陌生,
[04:33.52]好多读书人都喜欢拿这句话来自诳。
[04:36.98]速写画完,
[04:38.19]陶渊明又写了一个生动的细节。
[04:41.00]她说,
[04:41.70]亲朋好友都知道五柳先生好喝酒,
[04:44.37]又买不起,
[04:45.24]就会请他去家里喝酒,
[04:47.25]他喝爽了起身就走,
[04:49.35]根本不在乎人情世故。
[04:52.12]这个人一点儿都不在乎得失***,
[04:55.07]就这样度过一生。
[04:56.86]结尾,
[04:57.77]陶渊明还借别人之口夸了一下五柳先生。
[05:01.58]他是这么说的。
[05:03.12]如果说有人安贫乐道,
[05:05.52]不慕名利,
[05:06.61]说的就是五柳先生,
[05:08.89]真不知道他是生活在哪个美好时代的人。
[05:13.20]陶渊明这么写,
[05:14.59]其实是在跟他的读者玩文字游戏。
[05:17.62]他一上来就宣称五柳先生是虚构的,
[05:21.20]但是呢,
[05:21.95]他的写法又很像世说新语那种笔记小说。
[05:26.24]当时的人一般可都是把这种笔记当真事儿看的。
[05:30.60]而且他一方面用旁观的视角来观察五柳先生。
[05:35.28]五柳先生安贫乐道,
[05:36.76]有点像孔子夸赞的颜回,
[05:39.16]他好饮放荡,
[05:40.54]又有点像竹林七贤,
[05:42.73]他们都是当时文人的理想人格。
[05:45.52]但是另一方面呢,
[05:47.03]他又好像能进入五柳先生的内心世界,
[05:50.42]他知道五柳先生喜欢什么,
[05:52.52]明白他怎么看待人生。
[05:55.22]这样的写法会造成一种效果,
[05:57.78]你会觉得五柳先生是他也不是他,
[06:01.83]就像桃花源,
[06:03.18]存在也不存在。
[06:05.08]如果说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世界,
[06:08.45]那五柳先生就是他心中理想的自我。
[06:12.66]然而,
[06:13.23]当时的人们似乎对五柳先生转信以为真了。
[06:17.38]从晋朝开始,
[06:18.92]传记作者在给陶渊明写传的时候,
[06:21.68]都说五柳先生传就是陶渊明在写他自己。
[06:25.72]于是,
[06:26.42]他们在写陶渊明生平的时候,
[06:28.37]也会根据是不是符合五柳先生这个人设来筛选故事。
[06:33.52]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故事。
[06:36.90]很多学者都指出过他是虚构的。
[06:39.94]在魏晋时期,
[06:41.21]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
[06:43.22]世说新语里就记载了好几个类似的故事。
[06:47.27]最合理的解释是,
[06:48.92]传记作者是因为这个故事特别符合五柳先生的人设,
[06:53.21]能更好地解释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回家,
[06:56.99]才把他安在了陶渊明身上。
[06:59.74]那陶渊明到底为什么辞官呢?
[07:02.86]他自己在归去来西词里的解释是因为家人去世了。
[07:07.98]这个解释是不是太没有戏剧性了?
[07:10.66]于是呢,
[07:11.47]传记的作者很有默契的集体忽略了这个细节,
[07:15.64]选择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故事来解释他隐居的原因。
[07:21.90]我们甚至可以说,
[07:23.59]史书里那个所谓的真实的陶渊明,
[07:26.50]只是五柳先生传的家常版。
[07:29.42]其实,
[07:29.97]历史上有不少人质疑过史书上陶渊明传的真实性,
[07:33.93]比如近代学者陈寅恪,
[07:35.79]他就曾经提醒我们,
[07:37.62]真实的陶渊明没有那么简单,
[07:40.14]她也有不满足的一面,
[07:41.75]也有不淡定的一面,
[07:43.23]也有矛盾,
[07:44.25]也很纠结。
[07:45.98]但是后世的人们似乎还是更愿意接受五柳先生版的简单化的、
[07:51.77]理想化的陶渊明。
[07:53.70]这只是因为人们看不到学者看到的真相吗?
[07:57.43]显然不全是这样。
[07:59.58]如果细读五柳先生传,
[08:01.57]就算没有学者细微独特的洞察,
[08:04.21]你也还是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
[08:07.50]就说一点吧,
[08:08.86]文章里有好多个不字。
[08:11.50]这种否定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呢?
[08:14.54]说不要富贵难忘贫贱,
[08:16.85]其实都是忘不了要说服自己罢了。
[08:20.66]这话是朱熹说的,
[08:22.35]这种心态,
[08:23.25]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体会。
[08:26.66]陶渊明让我们以为五柳先生可能是他,
[08:30.57]或者说他希望五柳先生可以是他。
[08:34.24]他的这种理想,
[08:35.47]通过后人为他写的传记实现了。
[08:38.72]这么看来,
[08:39.66]你甚至可以说,
[08:41.07]陶渊明的影视形象就是他自己一手打造的。
[08:46.24]陶渊明成功的让当时的人们相信他就是五柳先生,
[08:50.63]而传记作者又进一步把这变成了一个筛选机制,
[08:54.83]据此筛选了跟他有关的故事,
[08:57.20]为他写了传记。
[08:58.76]后代的文人又按照这个筛选机制修订了他的诗文。
[09:03.52]陶渊明的形象跟五柳先生的形象其实是在不断重合,
[09:07.91]直到完全合体。
[09:09.82]接下来的第二部分,
[09:11.15]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过程。
[09:14.80]陶渊明是东晋人,
[09:17.09]那个时候啊,
[09:17.96]印刷术还没有发明出来,
[09:20.24]文字想要流传就得靠抄写。
[09:23.30]相比印刷,
[09:24.66]抄写其实挺不靠谱的,
[09:26.94]首先抄错就很难避免呀,
[09:29.82]而且呢,
[09:30.57]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抄写者可能会擅自修改他在抄写的作品。
[09:36.88]这种事儿我们今天可能觉得很难理解,
[09:40.22]但是在手抄本流行的时代,
[09:42.44]其实是很正常的。
[09:44.34]抄书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字是之前的人抄错了,
[09:48.85]甚至有可能觉得是原作者写的不好,
[09:51.84]随手就给改了。
[09:53.46]所以说啊,
[09:54.73]在出版印刷普及之前的手抄本时代,
[09:58.00]作品的面目是特别模糊的。
[10:00.84]在流传过程中,
[10:02.17]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奇遇,
[10:04.21]发生各种变化。
[10:06.78]到了宋代印刷术开始普及的时候,
[10:09.97]有人打算整理出版陶渊明诗集,
[10:12.64]就发现陶诗的版本特别多,
[10:15.32]特别乱。
[10:16.52]但是想要出版底本必须得是唯一的,
[10:19.86]而且是固定的呀。
[10:21.58]这样编校人员就得比较各个版本,
[10:24.92]选一个合适的确定下来,
[10:27.05]这就叫做教刊。
[10:29.30]教可不只是查****,
[10:31.59]而是一个很难很考验功底的技术活。
[10:35.34]今天出版社在出版古籍的时候,
[10:37.78]都会组织专家团队来干这个活儿,
[10:40.42]因为你必须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10:43.30]说明为什么选这个版本里的这个字。
[10:47.36]但是宋代陶渊明诗集教刊的标准跟今天可不太一样,
[10:51.81]他的教刊过程今天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加工再创作的过程。
[10:58.04]我们举一个例子来体会一下。
[11:00.52]陶渊明有一句诗,
[11:02.15]今天的版本是,
[11:03.65]白日掩荆扉,
[11:05.60]虚室绝尘晓。
[11:08.00]就是说白天的时候关上门,
[11:10.71]坐在屋里,
[11:11.85]房间很安静,
[11:13.14]你会觉得这种安静把尘世的喧嚣都隔绝在外了。
[11:18.14]我想你应该也有过类似的感受。
[11:21.26]周末的时候,
[11:22.20]一个人在家,
[11:23.52]手边一杯茶,
[11:24.75]一本书,
[11:25.53]不看朋友圈,
[11:26.52]也不想工作的事儿,
[11:27.99]就好好享受这段属于自己的时光。
[11:31.66]诗句里的虚室就是安静的房间,
[11:35.39]虚呢,
[11:35.83]是空虚的虚室是室内的室。
[11:38.86]这个词一下子就把你带到了诗的意境里。
[11:42.90]那如果把这个词换了,
[11:44.83]换成对酒呢?
[11:46.80]画风是不是一下子就变了?
[11:48.88]你想想啊,
[11:49.90]本来安静的房间,
[11:51.28]因为酒的出现,
[11:52.81]好像状态就变得微妙了。
[11:55.22]这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11:58.38]你会觉得要靠喝酒才能断掉种种杂念,
[12:02.97]杂念的力量是不是反而显得更加强大了呢?
[12:06.82]这样,
[12:07.79]整句话,
[12:08.57]甚至整首诗的意境也就都跟着改变了。
[12:12.72]你应该感觉到了吧?
[12:14.53]古代编校者跟作品的关系和我们现代人理解的很不一样。
[12:19.70]他们的身份介于读者和作者之间,
[12:23.16]尤其是当他们参与编教像诗歌这样的作品时,
[12:27.24]改动一个词,
[12:28.56]全篇意思可能就都跟着改变了,
[12:31.38]这些参与者的影响就不容忽视了。
[12:34.70]对他们来说,
[12:36.09]其他各种版本的陶渊明就像杂草,
[12:39.39]不仅影响了诗歌内涵的稳定性,
[12:41.91]更影响了陶渊明形象的内在一致性。
[12:45.44]而人们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渴望稳定和一致,
[12:49.86]即使稳定和一致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12:53.12]所以,
[12:53.70]编叫陶渊明的诗歌,
[12:55.32]实际上是给宋代的文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12:58.95]让他们可以参与到陶诗的创作中。
[13:02.32]据作者统计,
[13:03.71]在宋代最初的陶诗版本中,
[13:06.20]这种需要校正的不同版本大约有740个,
[13:10.25]而到了宋末,
[13:11.51]流传比较广的一个版本就只有6出了。
[13:14.90]版本数量的减少跟陶渊明形象的完善几乎是同步的。
[13:20.38]在这个过程中,
[13:21.74]有一个特别著名的例子,
[13:23.39]可以让你体会到通过编校再创作,
[13:26.26]影响到底有多大。
[13:27.96]这个例子我们在语文课上都学过。
[13:31.42]在采菊东篱下,
[13:33.35]悠然现南山这句诗里,
[13:35.54]一定要用献字,
[13:36.91]不能用望字。
[13:38.44]而且这个县还是个通假字,
[13:41.36]虽然写成看见的见字,
[13:43.73]但是呢,
[13:44.35]一定要读成出现的现。
[13:47.18]这个问题啊,
[13:48.24]是苏氏第一个提出来的,
[13:50.43]苏氏给出的标准答案是,
[13:52.26]因为采菊南山出现了。
[13:55.58]这是外界环境和主观意愿意外的相会。
[13:59.64]南山的出现是无心的,
[14:01.56]是偶然的,
[14:02.56]这才是这句诗的妙处。
[14:04.72]他还不忘批评一下望南山,
[14:07.49]说其他那些版本用望字,
[14:09.65]整首诗都降了个档次。
[14:12.24]那些随便乱改大诗人原文的人,
[14:15.13]实在是可恶。
[14:17.38]我们今天当然不是要讨论语文考试的答案,
[14:20.78]而是要试着理解一下苏轼为什么要这么说,
[14:24.74]这个选择背后更深层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14:28.50]他不只关系到对陶渊明的崇拜,
[14:31.09]也不只是文学上练字的问题。
[14:34.00]我们说春风又绿,
[14:36.13]江南岸里的绿字用得好,
[14:38.42]这跟诗是谁写的没什么关系,
[14:41.33]但是县的选择却跟陶渊明的人设有很大关系。
[14:46.62]一字之别,
[14:48.01]差距不在诗文本身,
[14:50.02]而在于诗人的境界。
[14:52.26]只有陶渊明已经设定好的五柳先生这样的理想人格,
[14:56.83]才有可能跟南山不期而遇。
[14:59.98]南山诗人诗句都浑然天成,
[15:03.44]不受世俗污染。
[15:05.96]苏氏强烈的批评望南山,
[15:08.43]说明他知道望南山的版本才是常见的。
[15:12.48]但是他说现才符合陶渊明本意,
[15:16.21]这个观点立刻就被广泛接受了。
[15:19.40]跟他同时代的文人,
[15:21.03]后代的文人不断的重复着这个选择,
[15:24.00]让他成了一个经典的案例流传下去,
[15:26.88]一直流传到今天的语文课本中,
[15:29.47]成了表达诗歌意境和诗人意境的一个绝妙的论据。
[15:34.80]然而,
[15:35.40]这个绝妙的论据,
[15:36.79]今天看起来,
[15:38.02]其实从一开始啊,
[15:39.46]就是一场骗局。
[15:42.06]在苏氏提出来之前,
[15:43.87]根本不存在陷南山的版本。
[15:47.48]没错,
[15:48.69]苏轼是有意为之的,
[15:50.88]而那些重复他观点的人也不是不知道。
[15:53.94]这种借教刊书籍的名义表达某种自己的观点,
[15:57.78]在古代并不少见。
[15:59.44]这是古人不方便直接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
[16:02.69]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
[16:05.50]聪明如苏轼,
[16:07.07]他发现了这是一个说明自己文学主张和生命哲学的好机会。
[16:12.28]他很清楚,
[16:13.52]悠然现南山这句话,
[16:15.44]如果从他自己口中说出来,
[16:17.62]论力度、
[16:18.46]论效果,
[16:19.34]都远远比不上借陶渊明、
[16:21.71]借五柳先生之口说出来。
[16:24.12]而且一定要有一个错误的版本来对照。
[16:28.16]有对照才有差距,
[16:30.21]有差距现字的意义才会如此丰富。
[16:34.76]就这样,
[16:35.94]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
[16:37.59]依照陶渊明自己构建的理想人格为蓝本,
[16:40.95]逐步修正了他的诗文。
[16:43.18]陶渊明和五柳先生的形象彻底重合在一起了。
[16:47.28]从此,
[16:48.31]这个形象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一个历史中真实的人物,
[16:52.93]成为了中国文化中诗意隐居的象征。
[16:57.96]你可能会觉得,
[16:59.29]说了半天这些故纸堆里的事儿,
[17:01.42]不还是在说陶渊明的形象是后人塑造的,
[17:05.02]是传记作者、
[17:06.34]宋代文人相继塑造的结果吗?
[17:09.32]这么说当然没错。
[17:11.48]不过啊,
[17:12.27]我们复盘这场文学游戏的意义,
[17:14.79]是因为这场游戏其实另有目的,
[17:18.18]他的目的就藏在这个过程中。
[17:21.72]通过这样一种筛选机制,
[17:23.95]陶渊明的形象呈现出了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
[17:27.82]那就是隐逸。
[17:29.88]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筛选机制,
[17:31.99]不经历这样的筛选过程,
[17:34.06]我们对隐义的理解就达不到现在的深度和广度。
[17:38.74]所以下面这一部分呢,
[17:40.21]我来帮你梳理一下陶渊明和尹毅之间的关系。
[17:45.10]在开始讲之前,
[17:46.58]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
[17:48.62]陶渊明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吗?
[17:53.26]他的文章,
[17:54.26]他的诗歌,
[17:55.07]他的传记,
[17:55.94]似乎完美地展现了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
[17:59.64]但是,
[18:00.04]这里面似乎有一个根本的矛盾,
[18:02.53]那就是他是一个喜欢写作的隐士,
[18:05.89]而真正的隐士是不应该被人看到的。
[18:09.80]远的不说,
[18:11.19]陶家就还有一个比陶渊明更纯粹更极端的隐士,
[18:15.54]就是他的叔父陶旦。
[18:18.16]传说陶旦一生未婚,
[18:20.75]住在山里养鹿为伴。
[18:23.28]如果有人来看他,
[18:24.42]他就要躲起来。
[18:26.02]除此之外呢,
[18:26.95]我们就对他一无所知了。
[18:29.18]这才是一个隐士该有的样子。
[18:32.38]而陶渊明呢?
[18:33.68]你会觉得他的形象特别具体,
[18:35.95]特别鲜活。
[18:37.31]看他的诗文,
[18:38.27]就像读一个老朋友的来信,
[18:40.40]你知道他归隐的动机,
[18:42.17]知道他归隐的地点,
[18:43.70]了解他的兴趣爱好、
[18:45.08]生活志向。
[18:46.38]你能感受他在自然山水间怡然自得,
[18:49.75]你能体会他宁可因为饿肚子乞讨也不愿意做官的安贫乐道,
[18:55.12]你当然也会对他在精神上的快乐自足产生共鸣。
[19:00.06]陶渊明难道不知道真正的隐士不该被人看到吗?
[19:05.48]他肯定知道,
[19:07.14]因为在他生活的东晋时期,
[19:09.26]已经有不少人反思过归隐的这种悖论了。
[19:13.50]归隐这件事,
[19:14.98]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一种有特定功利目的的人生选择。
[19:20.16]过去人们会觉得隐居的人一般是因为回避乱世,
[19:24.64]就像桃花源里的人,
[19:26.25]世人根本不会知道他们的踪迹,
[19:28.87]这才是真正的隐居。
[19:31.14]但是现实中更多的人是因为事与愿违,
[19:35.02]所以需要通过隐居来明智。
[19:37.96]整个社会逐渐开始崇拜隐士,
[19:40.79]追捧隐士,
[19:42.05]隐居就慢慢变成了一种文化资本,
[19:44.84]可以用来换取名利。
[19:47.30]这种隐居叫冲隐充呢,
[19:50.36]是冒充的充。
[19:52.58]在陶渊明的时代,
[19:54.21]冲饮啊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19:57.81]人们标榜隐居,
[19:59.37]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20:01.80]到了李白的年代,
[20:03.28]甚至成了所谓的终南捷径。
[20:06.84]冲饮之风蔓延,
[20:08.38]自然会有人开始反思,
[20:10.27]隐逸是不是根本就是一种悖论呢?
[20:13.78]有的传记作者就曾经自我怀疑过,
[20:16.88]他说,
[20:17.66]给影视写传记不是自相矛盾吗?
[20:20.81]影视怎么会有传记呢?
[20:23.10]理解了这个背景,
[20:24.46]我们或许就能理解一点陶渊明的良苦用心了。
[20:28.36]田小菲认为啊,
[20:29.93]陶渊明写诗文展现隐居的行为,
[20:33.11]隐者的内心,
[20:34.37]其实就是为了跟那些冲饮的隐士划清界限。
[20:38.54]这就像是他给自己的隐居生活拍了一部纪录片。
[20:42.88]他想证明,
[20:43.82]如果一个影视想要避免被人误解,
[20:46.85]他又没办法彻底抹掉自己的痕迹,
[20:49.76]那他不如干脆把隐居生活彻底的展现出来,
[20:53.36]不如干脆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
[20:56.51]让人看的清清楚楚,
[20:58.22]明明白白。
[20:59.62]这个行为的潜台词就是所谓冲饮,
[21:03.17]不就是说这帮人言行不一吗?
[21:06.02]那我只要是言行一致,
[21:07.67]就算是被看到了,
[21:08.98]又有什么关系呢?
[21:10.90]田小菲说,
[21:12.17]陶渊明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21:15.47]他是第一个反反复复解释和辩护他归隐的决定,
[21:19.97]事无巨细的展现他隐居生活的人。
[21:23.02]他要活成一个隐士,
[21:24.71]还要写出这种生活,
[21:26.69]更要让现实中的隐居和文字中的隐士另外一致,
[21:31.10]这样呢,
[21:31.72]他就能证明自己不是冒充隐士,
[21:35.00]他也就能用这种方式把归隐的悖论化解掉。
[21:39.08]实际上,
[21:40.11]我们在他的诗文中可以找到一些零星的证据,
[21:43.38]说明陶渊明是有这样的自觉的。
[21:46.30]他写过一句话,
[21:47.78]意思是今天要是我不说出来的话,
[21:51.26]以后的人可能就真的不知道这种事存在了。
[21:55.50]从这句话里,
[21:56.64]您应该能够感受到他对自己真实的心意,
[21:59.53]被历史淹没的担忧。
[22:01.82]再进一步说,
[22:03.42]陶渊明的良苦用心,
[22:04.98]必须要后人帮他来完成。
[22:07.66]只有当他的形象跟五柳先生合二为一的时候,
[22:11.81]隐的悖论才能真正化解。
[22:14.60]就算宫立的假冒隐居在后来也一直都有,
[22:18.36]但是因为陶渊明的存在,
[22:20.31]隐居的意义始终没有被颠覆。
[22:23.54]隐逸这个文化也就延续了下来,
[22:26.09]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
[22:28.96]今天啊,
[22:30.11]隐逸已经内化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
[22:34.12]一方面,
[22:35.00]我们可以坦然的相信隐逸这种我们永远没办法证明的东西,
[22:39.74]在金庸小说里,
[22:41.09]那些最顶尖的高手都有隐士高人的意味,
[22:45.23]像风轻扬、
[22:46.22]独孤求败、
[22:47.08]扫地僧等等。
[22:48.44]如果进入小说的情境中,
[22:50.67]我们一般不会怀疑他们的存在,
[22:52.92]也不会质疑他们的真诚。
[22:55.38]而另一方面呢,
[22:57.01]陶渊明的诗文给我们勾画出了一种人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隐句。
[23:02.60]普通人当然很难真的断绝尘缘,
[23:05.22]但是我们都明白,
[23:06.57]心远地自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3:09.90]所以我们在格子间里也一样可以感受到内心的自由。
[23:15.30]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一种高度自觉的文化,
[23:18.73]天然带有一种自我审视的视角。
[23:21.76]我们可以自然的相信自相矛盾的东西,
[23:24.56]而不至于陷入自我否定。
[23:26.94]我们明白,
[23:27.54]那个纯粹天真的陶渊明是文学化的结果,
[23:31.06]我们也可以真诚的相信,
[23:32.77]这个文学化的形象就是真实的陶渊明。
[23:37.24]好,
[23:38.24]陈记录这本书讲完了。
[23:40.34]陶渊明的诗和他这个人,
[23:42.69]其实是在漫长的时间里筛选出来的一种可能性。
[23:46.72]这个可能性最终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神话。
[23:51.05]塑造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
[23:56.26]作者,
[23:56.83]田小菲,
[23:57.47]还有你,
[23:58.14]我只是加入局中的当代玩家而已。
[24:02.68]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
[24:04.91]你还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看全文和脑图,
[24:08.90]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更新时间:2022-06-16 所属语言: 所属歌手:骇客武林 所属专辑:每天读一本好书

温馨提示: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版权均属于各音乐门户,如果无意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我们

推荐音乐

最新歌单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自若本站收录的无意侵犯了DJ或DJ所属公司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方式来信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删除!90听吧 

90听吧-免费MP3下载|流行DJ舞曲|抖音热门歌曲|网络热门歌曲|酷狗音乐排行 联系邮箱tamg23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