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成功 √ 返回继续
音乐地址
下载链接
音乐ID
音乐歌词
音乐名称
音乐作者
当前位置:首页 >> 骇客武林 >> 骇客武林《为你,耶路撒冷》[MP3_LRC]
[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  [00:00.30]你好, [00:01.00]欢迎每天听本书, [00:02.80]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为你耶撒冷。 [00:06.38]这本书的中文版60万字, [00:08.31]我会用大约26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在以色列建国前后100多天的时间里, [00:14.61]耶路撒冷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政治、 [00:17.48]军事和社会事件, [00:19.74]通过犹太人、 [00:20.85]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多方视角展示上到政治领袖, [00:25.35]下到平民百姓的种种遭遇。 [00:28.16]为你呈现最为真实的历史细节, [00:30.87]让你无限接近圣城耶路撒冷。 [00:35.80]这本为你耶路撒冷由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莱拉克林斯和法国巴黎竞赛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合作, [00:44.27]是纪实文学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 [00:47.18]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呢, [00:48.62]就是它的详实和细腻。 [00:50.91]作者用60万字的篇幅讲述了100多天里发生的历史事件, [00:55.71]上下两本的大部头简直比得上全球通史的厚度, [00:59.73]这当中的细节还原度那是可想而知的。 [01:03.10]两位作者为了写这本书, [01:04.90]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01:06.32]采访了大量的历史亲历者, [01:08.51]又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献, [01:12.50]在这基础之上, [01:13.58]他们再花了3年写成本书, [01:16.13]绝对是慢工出细活, [01:18.35]所以呢, [01:18.98]本书的细腻程度也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啊, [01:22.46]书中出场的人物从国家***到普通的士兵, [01:26.42]从前线指挥官到平头百姓, [01:28.91]从犹太人到阿拉伯人, [01:30.98]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就不下百人。 [01:34.86]不同的视角互相穿插, [01:36.82]来回交错, [01:37.78]复杂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01:39.88]就是你读的时候稍不留神, [01:41.50]一分心就会跟不上作者的视角切换了, [01:44.40]就不知道谁是谁了。 [01:46.60]难怪有很多读者读了之后感叹呢, [01:49.28]本书简直就像侦探小说一样的烧脑, [01:52.58]这即使在纪实文学领域也绝对是不多见的。 [01:56.98]所以呢, [01:57.98]本书用一种清明上河图似的细腻描摹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02:03.92]并且通过他们的经历和遭遇, [02:06.05]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极富细节感的以色列建国史, [02:10.10]全景再现了70年前发生在耶路撒冷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02:16.28]作者通过这种对于历史事件的高度还原, [02:19.38]让读者在了解历史之余, [02:21.21]不由得更深入思索战争与和平, [02:24.27]有爱与仇恨、 [02:25.56]理想与现实这些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02:30.40]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新闻记者, [02:33.17]乍一听好像名气不大啊, [02:35.21]其实不然, [02:36.02]他们两个人曾经合著过另外一本纪实文学经典巴黎烧了吗? [02:40.94]这本书在纪实文学领域是不折不扣的代表之作, [02:44.54]地位呢, [02:45.13]就好像是外国文学领域的莎士比亚全集, [02:48.47]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的读者被翻译成了30多种语言。 [02:53.28]所以, [02:53.89]本书的两位作者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超级牛人、 [02:57.19]绝顶高手, [02:58.36]他们在本书中再次双剑合璧, [03:00.75]自然是不会让读者们失望的。 [03:03.24]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细节超级丰富, [03:06.40]结果也是错综复杂, [03:07.87]在这里呢, [03:08.61]我们从全书当中拎出了三条主要的脉络, [03:11.86]让各位听众对于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03:15.90]来看, [03:16.60]第一条是时间线, [03:18.94]开始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03:22.03]终止于双方第一次停火。 [03:24.50]全书的叙述聚焦于这虽然短暂却扣人心弦的100多天, [03:29.40]并以穿插闪回的方式勾勒出整个犹太复国式的盖帽。 [03:34.26]第二条是阵营线, [03:36.64]主要分为犹太方、 [03:38.14]阿拉伯方和英方三个阵营, [03:40.72]突出了犹太人为了建立国家而竭尽所能的坚韧作风, [03:45.04]阿拉伯人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 [03:47.28]最终因为内部不统一导致功亏一篑, [03:50.68]以及英国方面的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之感。 [03:54.60]第三条呢是人物线, [03:56.77]不仅涵盖了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古尔达梅厄、 [04:01.48]英国最后一任巴勒斯坦总督康宁汉爵士、 [04:05.08]阿拉伯领袖***艾敏等各方重要的政治人物, [04:08.83]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众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礼合, [04:13.18]这也是本书最具特色的部分。 [04:16.36]好了, [04:17.03]我们先来看第一条脉络, [04:18.53]那就是时间线。 [04:20.51]本书在时间上的叙述起始点是1947年的11月29号, [04:26.63]也就是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草地公园通过181号决议, [04:31.73]也就是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日子。 [04:35.00]为什么以这个日子为起点呢? [04:37.32]因为这可以说是之后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索。 [04:41.46]没有这个决议, [04:42.54]就没有本书中所叙述的种种冲突和博弈。 [04:46.60]那为什么分治决议会成为冲突的导火索呢? [04:50.98]因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于这个决议都不满意, [04:54.77]这个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 [05:00.62]而对于备受争议的耶路撒冷, [05:02.87]联合国也觉得不好分, [05:04.88]所以决定两个国家都不能对它拥有主权, [05:07.76]把它交给国际共管。 [05:09.88]这样一个努力实现双方平衡的决议, [05:12.65]结果却是两边都不讨好。 [05:15.47]先来说啊, [05:16.36]阿拉伯人对此不满意是非常的不满意, [05:19.16]原因也很简单, [05:20.35]他们从一开始就反对分治嘛。 [05:22.79]1000多年以来, [05:23.95]阿拉伯人一直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体民族, [05:27.08]当时占总人口的2/3以上, [05:29.27]拥有一半以上的土地。 [05:31.34]可是分治决议却把巴勒斯坦57%的土地划给了犹太人。 [05:36.54]这凭什么呀? [05:38.11]就因为***里说这块地方是犹太人的。 [05:41.22]就因为历史上犹太人的祖先在这里建立过国家吗? [05:45.20]啊, [05:45.74]打个比方, [05:46.56]就好像是有一幢老房子, [05:48.21]一家人已经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了, [05:51.24]结果有一天呢, [05:52.38]有一个人拿着1000多年以前的房契过来, [05:55.22]说这房子是他租上的, [05:57.45]要把现在的住户赶走, [05:59.15]他自己住。 [06:00.45]那你说这谁能愿意啊? [06:02.60]更何况, [06:03.42]在阿拉伯人看来, [06:04.59]犹太人流离失所遭受迫害, [06:07.20]那又不是阿拉伯人的错。 [06:09.60]欧洲人迫害了犹太人一波又一波, [06:12.10]现在良心发现了, [06:13.24]要帮犹太人建国了, [06:14.67]结果反倒要让阿拉伯人背锅让地方, [06:17.38]这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06:20.11]所以呢, [06:20.71]阿拉伯人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分支。 [06:24.22]而另一方呢? [06:25.48]看似是捡了便宜的犹太人, [06:28.19]其实他们也有点儿不满意, [06:30.44]因为虽然他们得到了建国所需要的承诺和土地, [06:33.80]但是代价是失去了耶路撒冷。 [06:37.04]耶路撒冷对犹太人意味着什么? [06:40.14]那是无可替代的圣城啊, [06:42.54]多少犹太人魂牵梦绕一辈子, [06:44.93]就是为了回到这个地方。 [06:46.88]好, [06:47.40]现在联合国却说了, [06:48.71]好吧, [06:49.17]我同意, [06:49.64]你见过, [06:50.21]但是有个条件, [06:51.48]耶路撒冷不给你。 [06:53.82]没有耶路撒冷的犹太国, [06:55.62]对于犹太人就好比是抽了魂一样, [06:58.57]叫他们怎么能不难受呢? [07:00.78]但是犹太人也知道, [07:02.38]如果他们不答应这个条件, [07:04.18]那么决议就没有办法通过, [07:06.79]他们的立国梦也就无从谈起了。 [07:09.64]所以说, [07:10.24]虽然心情沉重, [07:11.49]他们还是做出了让步, [07:13.08]接受了这个决议。 [07:14.74]毕竟嘛, [07:15.64]拥有了一个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是太重要了。 [07:18.89]所以呢, [07:19.52]相比于阿拉伯人的愤怒, [07:21.34]犹太人在决议通过之后啊, [07:23.32]虽然有不满, [07:24.26]但还是挺兴奋的, [07:25.88]当天就有不少人上街唱歌跳舞来庆祝, [07:29.30]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 [07:31.18]这些人实在是太天真了。 [07:33.86]接下来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条时间线的直叙了。 [07:37.29]作者记录了双方暗地里较劲争夺, [07:40.05]到公开爆发各种冲突, [07:42.00]再到战争正式爆发, [07:43.68]直到最后一次停战为止的各种事件。 [07:47.10]有的听众可能会想了, [07:48.84]我对于相关的历史背景也不是太了解, [07:51.52]什么犹太复国主义、 [07:53.11]犹太人遭迫害的历史, [07:55.12]不清楚的话, [07:55.98]光看这100多天的冲突, [07:57.76]能看得懂吗? [07:59.28]对此呢, [07:59.97]作者也考虑到了, [08:01.33]所以在叙述当中也用了插叙的方法, [08:04.12]对于一些历史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 [08:07.21]比如说英国为什么支持犹太人建国? [08:10.96]用作者的话说, [08:12.05]一半是同情犹太复国主义, [08:14.78]一半是因为犹太人在一战的时候对协约国一方的大力支持。 [08:20.10]大家都知道, [08:21.37]犹太人虽然没有国家, [08:23.04]但是非常的有钱, [08:25.03]在欧美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08:27.88]有很多银行家都是犹太人。 [08:30.22]比如说在中国因为货币战争这本书的流行而变得家喻户晓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08:36.01]在历史上极为有名的表明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态度的贝尔福宣言, [08:41.65]就是英国外务大臣贝尔福写给当时罗斯柴尔德勋爵的信件。 [08:46.87]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 [08:48.45]也有助于更好地看清当时的形势。 [08:51.86]时间线中还有一个节点很重要, [08:54.26]那就是1948年5月14号, [08:57.09]这是英国殖民当局撤离的前一天下午4点, [09:00.96]在特拉维夫博物馆内, [09:02.64]本古里安站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提出者赫茨尔的肖像下面, [09:07.43]宣布建国, [09:08.61]国名以色列。 [09:10.70]这位本古里安何许人也呢? [09:13.14]他是当时的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的***, [09:16.32]日后的以色列第一任***。 [09:18.63]因为他对以色列建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09:21.51]被后世公认为以色列建国之父。 [09:24.92]当时以色列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09:27.42]可以说是绝境, [09:29.22]耶路撒冷被重重围困, [09:30.90]阿拉伯联军大兵压境, [09:32.82]而以色列的武器装备还没有到位, [09:35.16]人们甚至连庆祝***的时间都没有, [09:37.67]就要走上战场了。 [09:39.40]建国宣言发布不过几个小时, [09:41.63]阿拉伯联军的飞机已经开始轰炸特拉维夫。 [09:45.38]这个时候的以色列有什么呢? [09:47.51]有的是对于重建家园无比坚定的信念。 [09:51.26]可以说, [09:51.77]正是依靠着这种信念, [09:53.17]让他们挺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09:56.04]那么, [09:56.67]本书的叙述终点为什么选在第一次双方停战的时候呢? [10:00.79]照理说仗还没有打完, [10:02.71]第一次中东战争真正结束是要到1949年的年初。 [10:07.06]这一方面的原因呢, [10:08.43]是作者巨细靡遗的写作方式导致了篇幅所限, [10:12.16]光是100多天就写了厚厚的两大本啊, [10:15.34]要是写到战争结束, [10:16.60]估计还得写出个三五本来, [10:18.46]作者吃不消, [10:19.42]读者也吃不消。 [10:20.95]另一方面呢, [10:21.94]我个人认为也微妙地反映了作者的立场。 [10:25.46]作者在书里持什么样的立场呢? [10:27.87]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公允的, [10:29.76]既不偏袒以色列, [10:31.02]也不偏袒阿拉伯。 [10:32.61]比如, [10:32.97]他既写了犹太人在戴尔亚新对阿拉伯村民的大屠杀, [10:36.87]也记录了阿拉伯人在伊西翁村对犹太人的报复杀戮。 [10:41.22]在这一点上, [10:42.09]交战双方都沾了无辜民众的血。 [10:45.38]但是从叙述终点的选择来看呢, [10:47.78]两位作者还是微微的偏向犹太人这边一点点, [10:51.69]为什么呢? [10:52.38]因为战争的第一阶段是犹太人防守, [10:54.78]阿拉伯人进攻, [10:56.19]犹太人被打得几乎要完蛋了, [10:58.62]而后面的阶段呢, [11:00.09]缓过气来的犹太人开始进攻了, [11:02.55]并利用阿拉伯人的彼此不和赢得了胜利, [11:05.84]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形势。 [11:08.02]作为旁观者, [11:09.38]读者一般会倾向于同情弱者, [11:11.63]至少在书中叙述的阶段, [11:13.37]犹太人是弱者。 [11:15.26]当然还有一个理由, [11:16.73]既然本书的书名叫为你, [11:18.53]耶路撒冷, [11:19.40]自然也是围绕着这座城市展开叙述的。 [11:22.28]而在战争的第一阶段, [11:23.65]经过双方的反复争夺, [11:25.51]地位十分重要的耶路撒冷老城的归属已经尘埃落定了, [11:30.11]他被约旦军队占领。 [11:31.70]在停战前的最后一刻, [11:33.20]以色列人还想组织反攻夺回老城, [11:36.02]可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11:38.66]所以呢, [11:39.21]写到这里为止, [11:40.25]于情于理都是可以接受的。 [11:43.18]好了, [11:43.94]说完第一条脉络时间线, [11:45.98]我们再来看本书的第二条叙述的脉络阵营线。 [11:50.02]在这场冲突当中, [11:51.46]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阵营, [11:53.42]以色列一方、 [11:54.47]阿拉伯国家一方, [11:55.79]以及作为巴勒斯坦地区原先统治者和双方调停者的英美一方。 [12:01.22]在本书的叙述当中, [12:02.87]对这三个阵营的表现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录和再现, [12:06.60]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12:08.88]先来说说以色列一方, [12:10.50]这也是作者叙述最为详尽的一个阵营。 [12:13.54]犹太人在战争初期的处境是最为不妙的, [12:16.73]虽说分治决议已经通过了, [12:18.65]但是这说白了只是一个空口承诺, [12:21.26]最多是给了以色列建国在法理上的正当性。 [12:24.56]而至于实质性的帮助呢, [12:26.23]那是基本没有的。 [12:27.88]更何况, [12:28.75]阿拉伯人根本不接受这个决议, [12:31.31]摆明了是要开战。 [12:33.24]而这个时候的以色列, [12:34.65]还犹如新生的婴儿, [12:35.97]非常的弱小。 [12:37.64]具体弱小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12:39.99]我们都知道打仗需要钱, [12:42.33]需要武器, [12:43.32]需要军队。 [12:44.46]可是以色列没钱没武器, [12:47.19]也没有正规军队, [12:48.78]只有一支叫做哈加纳的准军事组织, [12:52.01]一些零零散散的轻型武器, [12:54.00]还有几门自制的迫击炮, [12:56.22]用的炮弹呢, [12:57.03]也是自己加工的, [12:58.29]里面是炸药、 [12:59.55]钉子和金属屑, [13:01.47]连一门像样的大炮都没有啊。 [13:04.14]而阿拉伯联军那里呢? [13:05.79]可是有飞机、 [13:06.64]大炮、 [13:07.05]装甲车的, [13:08.05]你说这仗该怎么打呢? [13:10.60]买武器需要钱, [13:11.89]可是钱从哪儿来? [13:13.33]新生的国家没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13:15.55]所以只能靠筹款, [13:17.11]尤其是来自于美国的筹款, [13:19.27]因为美国有很多财大气粗的犹太家族。 [13:22.36]但是这件事儿到了1948年年初的时候碰到了麻烦, [13:26.90]美国人不太肯出钱了。 [13:29.34]怎么回事儿呢? [13:30.46]一方面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老是来要钱, [13:33.19]美国犹太人有点不胜其烦了, [13:35.47]而且当时以色列建国的前景不太乐观, [13:38.23]不少美国人觉得这钱啊, [13:40.33]花出去是打了水漂了。 [13:42.42]另一方面呢, [13:43.38]也是之前的筹款人个人魅力实在不够, [13:46.18]1947年底去美国筹了一次款, [13:48.55]结果基本上是空手而归。 [13:50.74]这下以色列****急了, [13:52.66]没钱买武器, [13:53.77]等阿拉伯军队的飞机、 [13:55.11]***压过来, [13:56.23]犹太人就真的只能被赶到海里喂鱼了。 [13:59.60]就在这个时候, [14:00.93]一位女性挺身而出, [14:03.05]******, [14:04.23]她就是日后成为以色列第4任***的古尔达梅厄夫人。 [14:09.14]这位梅厄夫人在了解到筹款的困难之后, [14:12.20]毅然接过了重担前往美国。 [14:14.64]到美国的时候, [14:15.65]他的口袋里只有10美元。 [14:18.36]可凭借着慷慨激昂的演说和义无反顾的气概, [14:21.84]他成功打动了美国的犹太人群体。 [14:24.91]离开美国的时候, [14:26.04]你猜他筹到了多少钱? [14:27.76]整整5000万美元。 [14:30.20]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14:32.40]是当时沙特阿拉伯全年石油收入的3倍。 [14:36.42]可以说, [14:36.95]没有这笔钱, [14:37.86]就没有日后的以色列。 [14:39.84]难怪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徽说, [14:42.51]多亏了一名犹太女子, [14:44.28]犹太国家才得以诞生。 [14:47.94]有了钱, [14:49.02]怎么买到武器也是难题。 [14:51.67]本古里安排到欧洲去的武器采购员, [14:54.12]一开始连军火商的门都找不到, [14:56.71]第一次自然是没经验嘛。 [14:58.63]后来呢, [14:59.28]好不容易找到一家, [15:00.51]对方还只和主权国家代表谈生意, [15:03.37]而那个时候, [15:04.11]以色列还得再过几个月才能正式建国呢。 [15:07.33]怎么办呢? [15:08.32]那名采购员灵机一动, [15:09.97]用了之前给犹太移民制造假签证的假国家证明, [15:13.60]总算是蒙混过关了, [15:15.34]为以色列买来了货真价实的武器。 [15:18.22]而讽刺的是, [15:19.46]与此同时, [15:20.17]阿拉伯人也在同一家军火商这里购买武器来武装军队。 [15:24.50]由此看来, [15:25.47]啊, [15:25.74]战争让军火商最开心这句话绝对是没错的。 [15:30.58]有了武器, [15:31.66]还要运回巴勒斯坦地区。 [15:33.77]当时以色列尚未建国, [15:35.39]英国统治者还在实施武器禁运, [15:37.88]直接运过去铁定会被扣押没收的。 [15:40.73]为了把武器运回国, [15:42.11]犹太人也是绞尽了脑汁。 [15:43.97]比如他们想出一个办法, [15:45.50]在船舱底部先装好枪支武器, [15:48.38]然后再在上面盖满大量的洋葱来瞒天过海。 [15:52.38]为什么要用洋葱呢? [15:54.25]我们都知道这洋葱味儿大呀, [15:56.62]所以检查的英国士兵也不会仔细的检查, [15:59.47]谁高兴弄得一身洋葱味儿呢? [16:01.90]那些制造武器的设备也是被禁止运输的。 [16:05.08]对此, [16:05.58]犹太人的办法是把这些设备拆成零件, [16:08.80]拆到螺栓、 [16:10.02]螺母这样的程度, [16:11.62]编好号, [16:12.58]再彻底打乱混合装箱, [16:14.71]冒充纺织机械零件运到巴勒斯坦, [16:17.38]最后再一件一件的组装起来。 [16:20.36]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16:23.34]犹太复国主义的是非对错暂且不论, [16:26.22]这些犹太人为了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的付出, [16:29.34]这种精神确实是值得钦佩的。 [16:33.24]犹太人齐心协力, [16:34.77]那阿拉伯人那边怎么样呢? [16:36.70]正好相反, [16:37.96]因为战争开始之前, [16:39.34]阿拉伯人是有很大优势的, [16:41.41]他们的****很嚣张啊, [16:43.18]说要把犹太人都赶到海里去, [16:46.06]这个虽然是有点儿夸大其词, [16:48.15]但是也不是没有依据的, [16:50.02]他们真的是有这个实力。 [16:52.02]可是到最后为什么没成呢? [16:54.74]归根到底, [16:55.47]一句话, [16:56.28]心不齐。 [16:57.78]阿拉伯联盟表面上团结强大, [16:59.86]实际上却是内斗不停, [17:01.93]各个****之间勾心斗角, [17:04.12]谁也不服气谁。 [17:05.82]阿拉伯****当中有几个是最值得关注的, [17:08.89]一个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穆夫提***、 [17:11.82]艾米侯赛尼。 [17:13.38]穆夫提是什么意思呢? [17:14.94]就是宗教领袖, [17:16.60]所以这个***艾米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里的威望是最高的。 [17:21.19]他的意图也很明确, [17:22.69]在巴勒斯坦建立由他这位穆夫提主导的政府, [17:26.04]巩固自己的权力。 [17:27.94]所以呢, [17:28.50]阿拉伯联盟最好不要直接出兵, [17:30.70]而是出钱招募士兵, [17:32.41]然后交给他来掌控。 [17:34.94]对于他的如意算盘, [17:36.90]麦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第一个反对。 [17:39.81]阿卜杜拉自己想做耶路撒冷王, [17:42.18]所以不能容忍***艾米大权独揽。 [17:45.38]其他国家的****呢? [17:46.86]心里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17:49.26]这样一群各怀鬼胎的人聚到一起, [17:51.75]想要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决定就很难了。 [17:55.22]有人想组建巴勒斯坦解放军, [17:57.24]有人想使绊子, [17:58.71]还有人不想把自己卷进去, [18:00.99]结果扯来扯去, [18:02.13]到了1947年年底的时候, [18:04.11]筹集军费的事情还是没有着落。 [18:06.87]所谓的军事合作, [18:08.18]就是大家各打各的。 [18:10.78]这样各自为战还****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双方第一次停火。 [18:15.86]其实虽然阿拉伯国家内耗严重啊, [18:18.23]但是毕竟还是占着优势的。 [18:20.45]当时是谁要求停火的呢? [18:22.61]是以色列方面。 [18:24.32]为什么呢? [18:25.23]因为撑不下去了呀, [18:26.75]基本上是山穷水尽了。 [18:29.10]至于阿拉伯方面, [18:30.33]耶路撒冷老城已经到手了, [18:32.48]其他的犹太人定居点呢, [18:34.04]也占领了不少, [18:35.09]按照常理, [18:35.81]应该是乘胜追击, [18:36.89]一鼓作气才对, [18:38.22]可是他们居然答应了停火。 [18:40.58]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18:42.09]还是那句话, [18:43.17]人心散了, [18:44.55]队伍不好带呀。 [18:46.52]联盟内部, [18:47.54]像叙利亚、 [18:48.35]黎巴嫩这样一开始就不想趟这趟浑水的国家趁机打起了退堂鼓, [18:53.28]而埃及呢, [18:54.21]觉得自己已经占了不少地方了, [18:56.10]可以见好就收了。 [18:57.72]所以尽管***艾敏坚决反对, [18:59.96]但最后双方还是停了。 [19:02.18]当时埃及军队距离耶路撒冷新城只有25英里, [19:06.60]只可惜重新开战后, [19:08.10]在重振旗鼓的犹太人面前, [19:10.37]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前进了。 [19:12.88]对此, [19:13.51]不得不说, [19:14.36]相比于犹太人, [19:15.61]阿拉伯人真的是缺乏那种志在必得的信念。 [19:20.00]书中还有第三个阵营, [19:21.74]就是原先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方英国。 [19:24.86]这本书给英国下的基调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19:29.18]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经风光不再了, [19:32.01]巴勒斯坦地区越来越激烈的矛盾冲突也让英国当局焦头烂额, [19:36.42]恨不得立马甩掉这个烂摊子。 [19:38.98]所以, [19:39.52]分治决议一通过, [19:40.88]英国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脚底抹油了。 [19:44.64]当然, [19:45.40]作为大帝国, [19:46.32]面子还是要的, [19:47.68]虽然心里巴不得早点走, [19:49.35]但是呢, [19:49.83]不能失了仪表, [19:51.01]走的时候弄个告别晚宴, [19:52.68]降个旗, [19:53.34]奏个国歌什么的, [19:54.55]还是有必要的。 [19:56.02]只是这样的结局对于英国来说, [19:58.03]实在是算不上体面, [19:59.68]甚至可以说, [20:00.49]这种局面其实是英国自己一手造成的。 [20:03.94]如果不是当初英国对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分别许下了彼此矛盾的承诺, [20:09.38]巴勒斯坦的局势也不至于如此。 [20:12.16]现在大战将起, [20:13.63]英国人留下一个烂摊子, [20:15.22]自己倒是全身而退了, [20:16.91]这实在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表现。 [20:20.80]本书的两位作者毕竟是欧美人, [20:23.11]字里行间还给英国人留了面子, [20:25.25]只是不轻不重地酸了他们一把。 [20:27.53]这要是换成犹太或者阿拉伯, [20:29.66]作者估计就要直接开骂了。 [20:33.32]好了, [20:33.98]以上是第二条叙述脉络, [20:36.02]阵营线, [20:37.38]那么接下来第三条脉络自然就是人物线了, [20:40.35]这也是本书最具特色的地方。 [20:42.69]为什么这么说呢? [20:44.28]以往的历史作品, [20:45.44]包括纪实作品, [20:46.74]在设计历史事件的时候啊, [20:48.66]有一种倾向就是更多把目光投在那些大人物的身上, [20:53.16]比如24史说的就是帝王将相, [20:56.28]这种写作角度好处就是比较有大局观。 [20:59.74]但是读的多了呢, [21:00.82]就会给读的人带来错觉, [21:02.60]好像历史就是给自己指点江山, [21:04.85]就是追求高高在上的那种感觉, [21:07.12]就没有真实感了。 [21:08.88]而在本书当中, [21:10.06]作者为了避免脱离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 [21:12.91]在叙述人物的时候, [21:14.35]不仅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大人物, [21:16.81]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摹一些在传统的历史书中微不足道、 [21:21.90]被忽略掉的小人物。 [21:24.78]书中的一些大人物我们前面也提到了, [21:27.64]比如以色列建国之父大卫本古里安、 [21:30.85]筹款挽救危局的古尔达梅厄, [21:33.46]阿拉伯宗教领袖***艾米, [21:35.77]英国的巴勒斯坦总督康宁翰爵士等等。 [21:39.25]他们的视角当然是很重要的, [21:41.35]对于整个历史事件的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1:45.18]但是, [21:45.60]这并不意味着小人物的视角就无足轻重。 [21:49.18]相反, [21:49.82]通过本书的叙述, [21:51.02]我们会发现, [21:52.07]通过回顾和审视这些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 [21:55.73]我们才能更深入的还原当时的历史真实, [21:58.91]对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22:03.88]比如说书中提到了发生在耶路撒冷的雅法门爆炸事件, [22:08.27]这是分治决议通过之后, [22:09.82]双方******制造的一系列恐怖袭击当中的一起。 [22:14.12]袭击者是犹太武装组织伊尔贡的成员, [22:17.31]被袭击的是一辆载满阿拉伯乘客的公交车。 [22:21.18]作者在这个事件当中选取了一位名叫哈梅赫马甲吉的阿拉伯人的视角, [22:27.10]当天正好是他和妻子的结婚纪念日, [22:29.98]下午拜访完亲戚之后, [22:31.63]急着赶回家的两人搭乘了一辆公共汽车, [22:34.99]可就在他们赶上车的瞬间, [22:37.24]汽车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22:39.58]哈梅赫的妻子当场身亡, [22:41.78]而在她的手上还戴着上午丈夫送给她的结婚纪念戒指。 [22:48.22]如果只用一种宏观大力史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件, [22:51.79]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冷冰冰的伤亡数字。 [22:55.40]你永远没有办法了解那些被裹挟的亲历者所经历的, [22:59.30]没有办法感受到那种失去至亲所带来的撕心裂肺的伤痛, [23:04.37]也没有办法真正体会战争和冲突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23:10.50]但是, [23:11.29]通过本书作者的叙述, [23:13.42]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这些。 [23:15.90]书中这样的场景和人物还有很多, [23:18.82]蜷缩在战壕里发抖的普通士兵, [23:21.52]遭遇大屠杀的阿拉伯村民, [23:23.80]因为耶路撒冷被围困而陷入饥荒的母亲和孩子, [23:27.76]以及被自己安装的炸弹炸瞎了双眼的男孩儿。 [23:31.44]因为战争而选择逃离, [23:33.15]却永远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园的难民。 [23:37.54]这是本书最为鲜活, [23:39.37]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23:41.48]当你翻开下一页的时候, [23:43.16]你永远不会知道有怎样的一个故事等待着你, [23:46.23]会给你带去怎样的震撼。 [23:48.58]在这些时候, [23:49.75]你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回到了70年前的耶路撒冷, [23:53.93]用和当事人一样的视角观看这座神圣之城中所发生的一幕幕悲喜剧。 [23:59.80]当然, [24:00.32]这也是本书最为烧脑的部分, [24:02.18]因为只要你稍微的分心, [24:04.07]可能就会迷失在众多的细节描述中, [24:06.59]找不到主线了。 [24:08.78]好了, [24:09.48]说到这儿为你耶路撒冷的重点内容就为你介绍的差不多了, [24:13.89]下面再来为你简单的梳理一下。 [24:16.60]本书的叙述虽然错综复杂, [24:18.80]但是可以大致分为三条主要脉络。 [24:21.76]第一条是时间线, [24:23.60]开始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24:26.87]终止于双方第一次。 [24:28.34]宛短短的100多天, [24:30.52]却是以色列建国史的缩影。 [24:32.90]第二条是镇宁县分为犹太方、 [24:36.00]阿拉伯方和英方三个阵营, [24:38.40]三方出于各自不同的信念和主张, [24:40.67]一同参与了这场扣人心弦的博弈。 [24:43.90]第三条是人物线, [24:46.10]不仅涵盖了各方主要的政治人物, [24:48.23]也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众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24:53.03]这也是本书最具特色的部分。 [24:55.82]好了, [24:56.57]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4:58.65]那么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25:02.88]我想最直观的还是那句老话, [25:05.53]不亲历战争, [25:06.60]就不会懂得和平的可贵。 [25:09.16]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 [25:10.84]并没有亲历过战争的岁月, [25:13.09]但是通过本书高度还原的叙述手法, [25:15.79]读者可以无限的接近那段充满动荡和纷争的历史时期, [25:20.35]对战争带来的伤痛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25:23.80]从而明白为什么说和平可贵。 [25:27.36]与此同时, [25:28.32]本书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25:30.34]为什么不同种族与信仰的人就不能友好的相处呢? [25:34.30]全人类的和平只是一个梦想吗? [25:37.44]本书作者只是尽量客观的还原事实, [25:40.48]并不会评价是非对错, [25:42.82]但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想, [25:45.85]这一切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25:50.32]在分治决议通过之前, [25:52.16]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可以和睦相处, [25:56.33]可是转眼之间, [25:57.62]双方就陷入了你死我活的厮杀之中。 [26:00.74]是犹太复国主义错了吗? [26:03.00]可是犹太人在全世界颠沛流离的千年受尽了排挤, [26:07.38]他们对一个家园的渴望又有什么错呢? [26:10.58]那是阿拉伯人错了吗? [26:12.78]可是谁又愿意离开自己世代生活的地方呢? [26:16.38]还是说错的是那些迫害犹太人, [26:18.94]如今又把责任推给别人的西方国家, [26:21.88]是两头许诺挑起矛盾的英国人。 [26:25.70]这一切并没有确切的答案, [26:28.11]但是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 [26:30.51]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26:33.90]好了, [26:34.78]以上就是这条音频的全部内容, [26:36.94]为你准备的笔记本文字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 [26:41.28]恭喜你, [26:42.34]又听完了一本书。 

LRC动态歌词下载

[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
[00:00.30]你好,
[00:01.00]欢迎每天听本书,
[00:02.80]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为你耶撒冷。
[00:06.38]这本书的中文版60万字,
[00:08.31]我会用大约26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在以色列建国前后100多天的时间里,
[00:14.61]耶路撒冷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政治、
[00:17.48]军事和社会事件,
[00:19.74]通过犹太人、
[00:20.85]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多方视角展示上到政治领袖,
[00:25.35]下到平民百姓的种种遭遇。
[00:28.16]为你呈现最为真实的历史细节,
[00:30.87]让你无限接近圣城耶路撒冷。
[00:35.80]这本为你耶路撒冷由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莱拉克林斯和法国巴黎竞赛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合作,
[00:44.27]是纪实文学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
[00:47.18]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呢,
[00:48.62]就是它的详实和细腻。
[00:50.91]作者用60万字的篇幅讲述了100多天里发生的历史事件,
[00:55.71]上下两本的大部头简直比得上全球通史的厚度,
[00:59.73]这当中的细节还原度那是可想而知的。
[01:03.10]两位作者为了写这本书,
[01:04.90]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01:06.32]采访了大量的历史亲历者,
[01:08.51]又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献,
[01:12.50]在这基础之上,
[01:13.58]他们再花了3年写成本书,
[01:16.13]绝对是慢工出细活,
[01:18.35]所以呢,
[01:18.98]本书的细腻程度也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啊,
[01:22.46]书中出场的人物从国家***到普通的士兵,
[01:26.42]从前线指挥官到平头百姓,
[01:28.91]从犹太人到阿拉伯人,
[01:30.98]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就不下百人。
[01:34.86]不同的视角互相穿插,
[01:36.82]来回交错,
[01:37.78]复杂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01:39.88]就是你读的时候稍不留神,
[01:41.50]一分心就会跟不上作者的视角切换了,
[01:44.40]就不知道谁是谁了。
[01:46.60]难怪有很多读者读了之后感叹呢,
[01:49.28]本书简直就像侦探小说一样的烧脑,
[01:52.58]这即使在纪实文学领域也绝对是不多见的。
[01:56.98]所以呢,
[01:57.98]本书用一种清明上河图似的细腻描摹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02:03.92]并且通过他们的经历和遭遇,
[02:06.05]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极富细节感的以色列建国史,
[02:10.10]全景再现了70年前发生在耶路撒冷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02:16.28]作者通过这种对于历史事件的高度还原,
[02:19.38]让读者在了解历史之余,
[02:21.21]不由得更深入思索战争与和平,
[02:24.27]有爱与仇恨、
[02:25.56]理想与现实这些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02:30.40]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新闻记者,
[02:33.17]乍一听好像名气不大啊,
[02:35.21]其实不然,
[02:36.02]他们两个人曾经合著过另外一本纪实文学经典巴黎烧了吗?
[02:40.94]这本书在纪实文学领域是不折不扣的代表之作,
[02:44.54]地位呢,
[02:45.13]就好像是外国文学领域的莎士比亚全集,
[02:48.47]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的读者被翻译成了30多种语言。
[02:53.28]所以,
[02:53.89]本书的两位作者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超级牛人、
[02:57.19]绝顶高手,
[02:58.36]他们在本书中再次双剑合璧,
[03:00.75]自然是不会让读者们失望的。
[03:03.24]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细节超级丰富,
[03:06.40]结果也是错综复杂,
[03:07.87]在这里呢,
[03:08.61]我们从全书当中拎出了三条主要的脉络,
[03:11.86]让各位听众对于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03:15.90]来看,
[03:16.60]第一条是时间线,
[03:18.94]开始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03:22.03]终止于双方第一次停火。
[03:24.50]全书的叙述聚焦于这虽然短暂却扣人心弦的100多天,
[03:29.40]并以穿插闪回的方式勾勒出整个犹太复国式的盖帽。
[03:34.26]第二条是阵营线,
[03:36.64]主要分为犹太方、
[03:38.14]阿拉伯方和英方三个阵营,
[03:40.72]突出了犹太人为了建立国家而竭尽所能的坚韧作风,
[03:45.04]阿拉伯人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
[03:47.28]最终因为内部不统一导致功亏一篑,
[03:50.68]以及英国方面的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之感。
[03:54.60]第三条呢是人物线,
[03:56.77]不仅涵盖了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古尔达梅厄、
[04:01.48]英国最后一任巴勒斯坦总督康宁汉爵士、
[04:05.08]阿拉伯领袖***艾敏等各方重要的政治人物,
[04:08.83]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众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礼合,
[04:13.18]这也是本书最具特色的部分。
[04:16.36]好了,
[04:17.03]我们先来看第一条脉络,
[04:18.53]那就是时间线。
[04:20.51]本书在时间上的叙述起始点是1947年的11月29号,
[04:26.63]也就是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草地公园通过181号决议,
[04:31.73]也就是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日子。
[04:35.00]为什么以这个日子为起点呢?
[04:37.32]因为这可以说是之后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索。
[04:41.46]没有这个决议,
[04:42.54]就没有本书中所叙述的种种冲突和博弈。
[04:46.60]那为什么分治决议会成为冲突的导火索呢?
[04:50.98]因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于这个决议都不满意,
[04:54.77]这个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
[05:00.62]而对于备受争议的耶路撒冷,
[05:02.87]联合国也觉得不好分,
[05:04.88]所以决定两个国家都不能对它拥有主权,
[05:07.76]把它交给国际共管。
[05:09.88]这样一个努力实现双方平衡的决议,
[05:12.65]结果却是两边都不讨好。
[05:15.47]先来说啊,
[05:16.36]阿拉伯人对此不满意是非常的不满意,
[05:19.16]原因也很简单,
[05:20.35]他们从一开始就反对分治嘛。
[05:22.79]1000多年以来,
[05:23.95]阿拉伯人一直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体民族,
[05:27.08]当时占总人口的2/3以上,
[05:29.27]拥有一半以上的土地。
[05:31.34]可是分治决议却把巴勒斯坦57%的土地划给了犹太人。
[05:36.54]这凭什么呀?
[05:38.11]就因为***里说这块地方是犹太人的。
[05:41.22]就因为历史上犹太人的祖先在这里建立过国家吗?
[05:45.20]啊,
[05:45.74]打个比方,
[05:46.56]就好像是有一幢老房子,
[05:48.21]一家人已经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了,
[05:51.24]结果有一天呢,
[05:52.38]有一个人拿着1000多年以前的房契过来,
[05:55.22]说这房子是他租上的,
[05:57.45]要把现在的住户赶走,
[05:59.15]他自己住。
[06:00.45]那你说这谁能愿意啊?
[06:02.60]更何况,
[06:03.42]在阿拉伯人看来,
[06:04.59]犹太人流离失所遭受迫害,
[06:07.20]那又不是阿拉伯人的错。
[06:09.60]欧洲人迫害了犹太人一波又一波,
[06:12.10]现在良心发现了,
[06:13.24]要帮犹太人建国了,
[06:14.67]结果反倒要让阿拉伯人背锅让地方,
[06:17.38]这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06:20.11]所以呢,
[06:20.71]阿拉伯人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分支。
[06:24.22]而另一方呢?
[06:25.48]看似是捡了便宜的犹太人,
[06:28.19]其实他们也有点儿不满意,
[06:30.44]因为虽然他们得到了建国所需要的承诺和土地,
[06:33.80]但是代价是失去了耶路撒冷。
[06:37.04]耶路撒冷对犹太人意味着什么?
[06:40.14]那是无可替代的圣城啊,
[06:42.54]多少犹太人魂牵梦绕一辈子,
[06:44.93]就是为了回到这个地方。
[06:46.88]好,
[06:47.40]现在联合国却说了,
[06:48.71]好吧,
[06:49.17]我同意,
[06:49.64]你见过,
[06:50.21]但是有个条件,
[06:51.48]耶路撒冷不给你。
[06:53.82]没有耶路撒冷的犹太国,
[06:55.62]对于犹太人就好比是抽了魂一样,
[06:58.57]叫他们怎么能不难受呢?
[07:00.78]但是犹太人也知道,
[07:02.38]如果他们不答应这个条件,
[07:04.18]那么决议就没有办法通过,
[07:06.79]他们的立国梦也就无从谈起了。
[07:09.64]所以说,
[07:10.24]虽然心情沉重,
[07:11.49]他们还是做出了让步,
[07:13.08]接受了这个决议。
[07:14.74]毕竟嘛,
[07:15.64]拥有了一个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是太重要了。
[07:18.89]所以呢,
[07:19.52]相比于阿拉伯人的愤怒,
[07:21.34]犹太人在决议通过之后啊,
[07:23.32]虽然有不满,
[07:24.26]但还是挺兴奋的,
[07:25.88]当天就有不少人上街唱歌跳舞来庆祝,
[07:29.30]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
[07:31.18]这些人实在是太天真了。
[07:33.86]接下来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条时间线的直叙了。
[07:37.29]作者记录了双方暗地里较劲争夺,
[07:40.05]到公开爆发各种冲突,
[07:42.00]再到战争正式爆发,
[07:43.68]直到最后一次停战为止的各种事件。
[07:47.10]有的听众可能会想了,
[07:48.84]我对于相关的历史背景也不是太了解,
[07:51.52]什么犹太复国主义、
[07:53.11]犹太人遭迫害的历史,
[07:55.12]不清楚的话,
[07:55.98]光看这100多天的冲突,
[07:57.76]能看得懂吗?
[07:59.28]对此呢,
[07:59.97]作者也考虑到了,
[08:01.33]所以在叙述当中也用了插叙的方法,
[08:04.12]对于一些历史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
[08:07.21]比如说英国为什么支持犹太人建国?
[08:10.96]用作者的话说,
[08:12.05]一半是同情犹太复国主义,
[08:14.78]一半是因为犹太人在一战的时候对协约国一方的大力支持。
[08:20.10]大家都知道,
[08:21.37]犹太人虽然没有国家,
[08:23.04]但是非常的有钱,
[08:25.03]在欧美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08:27.88]有很多银行家都是犹太人。
[08:30.22]比如说在中国因为货币战争这本书的流行而变得家喻户晓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08:36.01]在历史上极为有名的表明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态度的贝尔福宣言,
[08:41.65]就是英国外务大臣贝尔福写给当时罗斯柴尔德勋爵的信件。
[08:46.87]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
[08:48.45]也有助于更好地看清当时的形势。
[08:51.86]时间线中还有一个节点很重要,
[08:54.26]那就是1948年5月14号,
[08:57.09]这是英国殖民当局撤离的前一天下午4点,
[09:00.96]在特拉维夫博物馆内,
[09:02.64]本古里安站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提出者赫茨尔的肖像下面,
[09:07.43]宣布建国,
[09:08.61]国名以色列。
[09:10.70]这位本古里安何许人也呢?
[09:13.14]他是当时的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的***,
[09:16.32]日后的以色列第一任***。
[09:18.63]因为他对以色列建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09:21.51]被后世公认为以色列建国之父。
[09:24.92]当时以色列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09:27.42]可以说是绝境,
[09:29.22]耶路撒冷被重重围困,
[09:30.90]阿拉伯联军大兵压境,
[09:32.82]而以色列的武器装备还没有到位,
[09:35.16]人们甚至连庆祝***的时间都没有,
[09:37.67]就要走上战场了。
[09:39.40]建国宣言发布不过几个小时,
[09:41.63]阿拉伯联军的飞机已经开始轰炸特拉维夫。
[09:45.38]这个时候的以色列有什么呢?
[09:47.51]有的是对于重建家园无比坚定的信念。
[09:51.26]可以说,
[09:51.77]正是依靠着这种信念,
[09:53.17]让他们挺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09:56.04]那么,
[09:56.67]本书的叙述终点为什么选在第一次双方停战的时候呢?
[10:00.79]照理说仗还没有打完,
[10:02.71]第一次中东战争真正结束是要到1949年的年初。
[10:07.06]这一方面的原因呢,
[10:08.43]是作者巨细靡遗的写作方式导致了篇幅所限,
[10:12.16]光是100多天就写了厚厚的两大本啊,
[10:15.34]要是写到战争结束,
[10:16.60]估计还得写出个三五本来,
[10:18.46]作者吃不消,
[10:19.42]读者也吃不消。
[10:20.95]另一方面呢,
[10:21.94]我个人认为也微妙地反映了作者的立场。
[10:25.46]作者在书里持什么样的立场呢?
[10:27.87]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公允的,
[10:29.76]既不偏袒以色列,
[10:31.02]也不偏袒阿拉伯。
[10:32.61]比如,
[10:32.97]他既写了犹太人在戴尔亚新对阿拉伯村民的大屠杀,
[10:36.87]也记录了阿拉伯人在伊西翁村对犹太人的报复杀戮。
[10:41.22]在这一点上,
[10:42.09]交战双方都沾了无辜民众的血。
[10:45.38]但是从叙述终点的选择来看呢,
[10:47.78]两位作者还是微微的偏向犹太人这边一点点,
[10:51.69]为什么呢?
[10:52.38]因为战争的第一阶段是犹太人防守,
[10:54.78]阿拉伯人进攻,
[10:56.19]犹太人被打得几乎要完蛋了,
[10:58.62]而后面的阶段呢,
[11:00.09]缓过气来的犹太人开始进攻了,
[11:02.55]并利用阿拉伯人的彼此不和赢得了胜利,
[11:05.84]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形势。
[11:08.02]作为旁观者,
[11:09.38]读者一般会倾向于同情弱者,
[11:11.63]至少在书中叙述的阶段,
[11:13.37]犹太人是弱者。
[11:15.26]当然还有一个理由,
[11:16.73]既然本书的书名叫为你,
[11:18.53]耶路撒冷,
[11:19.40]自然也是围绕着这座城市展开叙述的。
[11:22.28]而在战争的第一阶段,
[11:23.65]经过双方的反复争夺,
[11:25.51]地位十分重要的耶路撒冷老城的归属已经尘埃落定了,
[11:30.11]他被约旦军队占领。
[11:31.70]在停战前的最后一刻,
[11:33.20]以色列人还想组织反攻夺回老城,
[11:36.02]可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11:38.66]所以呢,
[11:39.21]写到这里为止,
[11:40.25]于情于理都是可以接受的。
[11:43.18]好了,
[11:43.94]说完第一条脉络时间线,
[11:45.98]我们再来看本书的第二条叙述的脉络阵营线。
[11:50.02]在这场冲突当中,
[11:51.46]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阵营,
[11:53.42]以色列一方、
[11:54.47]阿拉伯国家一方,
[11:55.79]以及作为巴勒斯坦地区原先统治者和双方调停者的英美一方。
[12:01.22]在本书的叙述当中,
[12:02.87]对这三个阵营的表现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录和再现,
[12:06.60]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12:08.88]先来说说以色列一方,
[12:10.50]这也是作者叙述最为详尽的一个阵营。
[12:13.54]犹太人在战争初期的处境是最为不妙的,
[12:16.73]虽说分治决议已经通过了,
[12:18.65]但是这说白了只是一个空口承诺,
[12:21.26]最多是给了以色列建国在法理上的正当性。
[12:24.56]而至于实质性的帮助呢,
[12:26.23]那是基本没有的。
[12:27.88]更何况,
[12:28.75]阿拉伯人根本不接受这个决议,
[12:31.31]摆明了是要开战。
[12:33.24]而这个时候的以色列,
[12:34.65]还犹如新生的婴儿,
[12:35.97]非常的弱小。
[12:37.64]具体弱小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12:39.99]我们都知道打仗需要钱,
[12:42.33]需要武器,
[12:43.32]需要军队。
[12:44.46]可是以色列没钱没武器,
[12:47.19]也没有正规军队,
[12:48.78]只有一支叫做哈加纳的准军事组织,
[12:52.01]一些零零散散的轻型武器,
[12:54.00]还有几门自制的迫击炮,
[12:56.22]用的炮弹呢,
[12:57.03]也是自己加工的,
[12:58.29]里面是炸药、
[12:59.55]钉子和金属屑,
[13:01.47]连一门像样的大炮都没有啊。
[13:04.14]而阿拉伯联军那里呢?
[13:05.79]可是有飞机、
[13:06.64]大炮、
[13:07.05]装甲车的,
[13:08.05]你说这仗该怎么打呢?
[13:10.60]买武器需要钱,
[13:11.89]可是钱从哪儿来?
[13:13.33]新生的国家没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13:15.55]所以只能靠筹款,
[13:17.11]尤其是来自于美国的筹款,
[13:19.27]因为美国有很多财大气粗的犹太家族。
[13:22.36]但是这件事儿到了1948年年初的时候碰到了麻烦,
[13:26.90]美国人不太肯出钱了。
[13:29.34]怎么回事儿呢?
[13:30.46]一方面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老是来要钱,
[13:33.19]美国犹太人有点不胜其烦了,
[13:35.47]而且当时以色列建国的前景不太乐观,
[13:38.23]不少美国人觉得这钱啊,
[13:40.33]花出去是打了水漂了。
[13:42.42]另一方面呢,
[13:43.38]也是之前的筹款人个人魅力实在不够,
[13:46.18]1947年底去美国筹了一次款,
[13:48.55]结果基本上是空手而归。
[13:50.74]这下以色列****急了,
[13:52.66]没钱买武器,
[13:53.77]等阿拉伯军队的飞机、
[13:55.11]***压过来,
[13:56.23]犹太人就真的只能被赶到海里喂鱼了。
[13:59.60]就在这个时候,
[14:00.93]一位女性挺身而出,
[14:03.05]******,
[14:04.23]她就是日后成为以色列第4任***的古尔达梅厄夫人。
[14:09.14]这位梅厄夫人在了解到筹款的困难之后,
[14:12.20]毅然接过了重担前往美国。
[14:14.64]到美国的时候,
[14:15.65]他的口袋里只有10美元。
[14:18.36]可凭借着慷慨激昂的演说和义无反顾的气概,
[14:21.84]他成功打动了美国的犹太人群体。
[14:24.91]离开美国的时候,
[14:26.04]你猜他筹到了多少钱?
[14:27.76]整整5000万美元。
[14:30.20]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14:32.40]是当时沙特阿拉伯全年石油收入的3倍。
[14:36.42]可以说,
[14:36.95]没有这笔钱,
[14:37.86]就没有日后的以色列。
[14:39.84]难怪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徽说,
[14:42.51]多亏了一名犹太女子,
[14:44.28]犹太国家才得以诞生。
[14:47.94]有了钱,
[14:49.02]怎么买到武器也是难题。
[14:51.67]本古里安排到欧洲去的武器采购员,
[14:54.12]一开始连军火商的门都找不到,
[14:56.71]第一次自然是没经验嘛。
[14:58.63]后来呢,
[14:59.28]好不容易找到一家,
[15:00.51]对方还只和主权国家代表谈生意,
[15:03.37]而那个时候,
[15:04.11]以色列还得再过几个月才能正式建国呢。
[15:07.33]怎么办呢?
[15:08.32]那名采购员灵机一动,
[15:09.97]用了之前给犹太移民制造假签证的假国家证明,
[15:13.60]总算是蒙混过关了,
[15:15.34]为以色列买来了货真价实的武器。
[15:18.22]而讽刺的是,
[15:19.46]与此同时,
[15:20.17]阿拉伯人也在同一家军火商这里购买武器来武装军队。
[15:24.50]由此看来,
[15:25.47]啊,
[15:25.74]战争让军火商最开心这句话绝对是没错的。
[15:30.58]有了武器,
[15:31.66]还要运回巴勒斯坦地区。
[15:33.77]当时以色列尚未建国,
[15:35.39]英国统治者还在实施武器禁运,
[15:37.88]直接运过去铁定会被扣押没收的。
[15:40.73]为了把武器运回国,
[15:42.11]犹太人也是绞尽了脑汁。
[15:43.97]比如他们想出一个办法,
[15:45.50]在船舱底部先装好枪支武器,
[15:48.38]然后再在上面盖满大量的洋葱来瞒天过海。
[15:52.38]为什么要用洋葱呢?
[15:54.25]我们都知道这洋葱味儿大呀,
[15:56.62]所以检查的英国士兵也不会仔细的检查,
[15:59.47]谁高兴弄得一身洋葱味儿呢?
[16:01.90]那些制造武器的设备也是被禁止运输的。
[16:05.08]对此,
[16:05.58]犹太人的办法是把这些设备拆成零件,
[16:08.80]拆到螺栓、
[16:10.02]螺母这样的程度,
[16:11.62]编好号,
[16:12.58]再彻底打乱混合装箱,
[16:14.71]冒充纺织机械零件运到巴勒斯坦,
[16:17.38]最后再一件一件的组装起来。
[16:20.36]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16:23.34]犹太复国主义的是非对错暂且不论,
[16:26.22]这些犹太人为了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的付出,
[16:29.34]这种精神确实是值得钦佩的。
[16:33.24]犹太人齐心协力,
[16:34.77]那阿拉伯人那边怎么样呢?
[16:36.70]正好相反,
[16:37.96]因为战争开始之前,
[16:39.34]阿拉伯人是有很大优势的,
[16:41.41]他们的****很嚣张啊,
[16:43.18]说要把犹太人都赶到海里去,
[16:46.06]这个虽然是有点儿夸大其词,
[16:48.15]但是也不是没有依据的,
[16:50.02]他们真的是有这个实力。
[16:52.02]可是到最后为什么没成呢?
[16:54.74]归根到底,
[16:55.47]一句话,
[16:56.28]心不齐。
[16:57.78]阿拉伯联盟表面上团结强大,
[16:59.86]实际上却是内斗不停,
[17:01.93]各个****之间勾心斗角,
[17:04.12]谁也不服气谁。
[17:05.82]阿拉伯****当中有几个是最值得关注的,
[17:08.89]一个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穆夫提***、
[17:11.82]艾米侯赛尼。
[17:13.38]穆夫提是什么意思呢?
[17:14.94]就是宗教领袖,
[17:16.60]所以这个***艾米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里的威望是最高的。
[17:21.19]他的意图也很明确,
[17:22.69]在巴勒斯坦建立由他这位穆夫提主导的政府,
[17:26.04]巩固自己的权力。
[17:27.94]所以呢,
[17:28.50]阿拉伯联盟最好不要直接出兵,
[17:30.70]而是出钱招募士兵,
[17:32.41]然后交给他来掌控。
[17:34.94]对于他的如意算盘,
[17:36.90]麦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第一个反对。
[17:39.81]阿卜杜拉自己想做耶路撒冷王,
[17:42.18]所以不能容忍***艾米大权独揽。
[17:45.38]其他国家的****呢?
[17:46.86]心里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17:49.26]这样一群各怀鬼胎的人聚到一起,
[17:51.75]想要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决定就很难了。
[17:55.22]有人想组建巴勒斯坦解放军,
[17:57.24]有人想使绊子,
[17:58.71]还有人不想把自己卷进去,
[18:00.99]结果扯来扯去,
[18:02.13]到了1947年年底的时候,
[18:04.11]筹集军费的事情还是没有着落。
[18:06.87]所谓的军事合作,
[18:08.18]就是大家各打各的。
[18:10.78]这样各自为战还****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双方第一次停火。
[18:15.86]其实虽然阿拉伯国家内耗严重啊,
[18:18.23]但是毕竟还是占着优势的。
[18:20.45]当时是谁要求停火的呢?
[18:22.61]是以色列方面。
[18:24.32]为什么呢?
[18:25.23]因为撑不下去了呀,
[18:26.75]基本上是山穷水尽了。
[18:29.10]至于阿拉伯方面,
[18:30.33]耶路撒冷老城已经到手了,
[18:32.48]其他的犹太人定居点呢,
[18:34.04]也占领了不少,
[18:35.09]按照常理,
[18:35.81]应该是乘胜追击,
[18:36.89]一鼓作气才对,
[18:38.22]可是他们居然答应了停火。
[18:40.58]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18:42.09]还是那句话,
[18:43.17]人心散了,
[18:44.55]队伍不好带呀。
[18:46.52]联盟内部,
[18:47.54]像叙利亚、
[18:48.35]黎巴嫩这样一开始就不想趟这趟浑水的国家趁机打起了退堂鼓,
[18:53.28]而埃及呢,
[18:54.21]觉得自己已经占了不少地方了,
[18:56.10]可以见好就收了。
[18:57.72]所以尽管***艾敏坚决反对,
[18:59.96]但最后双方还是停了。
[19:02.18]当时埃及军队距离耶路撒冷新城只有25英里,
[19:06.60]只可惜重新开战后,
[19:08.10]在重振旗鼓的犹太人面前,
[19:10.37]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前进了。
[19:12.88]对此,
[19:13.51]不得不说,
[19:14.36]相比于犹太人,
[19:15.61]阿拉伯人真的是缺乏那种志在必得的信念。
[19:20.00]书中还有第三个阵营,
[19:21.74]就是原先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方英国。
[19:24.86]这本书给英国下的基调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19:29.18]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经风光不再了,
[19:32.01]巴勒斯坦地区越来越激烈的矛盾冲突也让英国当局焦头烂额,
[19:36.42]恨不得立马甩掉这个烂摊子。
[19:38.98]所以,
[19:39.52]分治决议一通过,
[19:40.88]英国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脚底抹油了。
[19:44.64]当然,
[19:45.40]作为大帝国,
[19:46.32]面子还是要的,
[19:47.68]虽然心里巴不得早点走,
[19:49.35]但是呢,
[19:49.83]不能失了仪表,
[19:51.01]走的时候弄个告别晚宴,
[19:52.68]降个旗,
[19:53.34]奏个国歌什么的,
[19:54.55]还是有必要的。
[19:56.02]只是这样的结局对于英国来说,
[19:58.03]实在是算不上体面,
[19:59.68]甚至可以说,
[20:00.49]这种局面其实是英国自己一手造成的。
[20:03.94]如果不是当初英国对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分别许下了彼此矛盾的承诺,
[20:09.38]巴勒斯坦的局势也不至于如此。
[20:12.16]现在大战将起,
[20:13.63]英国人留下一个烂摊子,
[20:15.22]自己倒是全身而退了,
[20:16.91]这实在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表现。
[20:20.80]本书的两位作者毕竟是欧美人,
[20:23.11]字里行间还给英国人留了面子,
[20:25.25]只是不轻不重地酸了他们一把。
[20:27.53]这要是换成犹太或者阿拉伯,
[20:29.66]作者估计就要直接开骂了。
[20:33.32]好了,
[20:33.98]以上是第二条叙述脉络,
[20:36.02]阵营线,
[20:37.38]那么接下来第三条脉络自然就是人物线了,
[20:40.35]这也是本书最具特色的地方。
[20:42.69]为什么这么说呢?
[20:44.28]以往的历史作品,
[20:45.44]包括纪实作品,
[20:46.74]在设计历史事件的时候啊,
[20:48.66]有一种倾向就是更多把目光投在那些大人物的身上,
[20:53.16]比如24史说的就是帝王将相,
[20:56.28]这种写作角度好处就是比较有大局观。
[20:59.74]但是读的多了呢,
[21:00.82]就会给读的人带来错觉,
[21:02.60]好像历史就是给自己指点江山,
[21:04.85]就是追求高高在上的那种感觉,
[21:07.12]就没有真实感了。
[21:08.88]而在本书当中,
[21:10.06]作者为了避免脱离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
[21:12.91]在叙述人物的时候,
[21:14.35]不仅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大人物,
[21:16.81]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摹一些在传统的历史书中微不足道、
[21:21.90]被忽略掉的小人物。
[21:24.78]书中的一些大人物我们前面也提到了,
[21:27.64]比如以色列建国之父大卫本古里安、
[21:30.85]筹款挽救危局的古尔达梅厄,
[21:33.46]阿拉伯宗教领袖***艾米,
[21:35.77]英国的巴勒斯坦总督康宁翰爵士等等。
[21:39.25]他们的视角当然是很重要的,
[21:41.35]对于整个历史事件的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1:45.18]但是,
[21:45.60]这并不意味着小人物的视角就无足轻重。
[21:49.18]相反,
[21:49.82]通过本书的叙述,
[21:51.02]我们会发现,
[21:52.07]通过回顾和审视这些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
[21:55.73]我们才能更深入的还原当时的历史真实,
[21:58.91]对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22:03.88]比如说书中提到了发生在耶路撒冷的雅法门爆炸事件,
[22:08.27]这是分治决议通过之后,
[22:09.82]双方******制造的一系列恐怖袭击当中的一起。
[22:14.12]袭击者是犹太武装组织伊尔贡的成员,
[22:17.31]被袭击的是一辆载满阿拉伯乘客的公交车。
[22:21.18]作者在这个事件当中选取了一位名叫哈梅赫马甲吉的阿拉伯人的视角,
[22:27.10]当天正好是他和妻子的结婚纪念日,
[22:29.98]下午拜访完亲戚之后,
[22:31.63]急着赶回家的两人搭乘了一辆公共汽车,
[22:34.99]可就在他们赶上车的瞬间,
[22:37.24]汽车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22:39.58]哈梅赫的妻子当场身亡,
[22:41.78]而在她的手上还戴着上午丈夫送给她的结婚纪念戒指。
[22:48.22]如果只用一种宏观大力史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件,
[22:51.79]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冷冰冰的伤亡数字。
[22:55.40]你永远没有办法了解那些被裹挟的亲历者所经历的,
[22:59.30]没有办法感受到那种失去至亲所带来的撕心裂肺的伤痛,
[23:04.37]也没有办法真正体会战争和冲突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23:10.50]但是,
[23:11.29]通过本书作者的叙述,
[23:13.42]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这些。
[23:15.90]书中这样的场景和人物还有很多,
[23:18.82]蜷缩在战壕里发抖的普通士兵,
[23:21.52]遭遇大屠杀的阿拉伯村民,
[23:23.80]因为耶路撒冷被围困而陷入饥荒的母亲和孩子,
[23:27.76]以及被自己安装的炸弹炸瞎了双眼的男孩儿。
[23:31.44]因为战争而选择逃离,
[23:33.15]却永远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园的难民。
[23:37.54]这是本书最为鲜活,
[23:39.37]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23:41.48]当你翻开下一页的时候,
[23:43.16]你永远不会知道有怎样的一个故事等待着你,
[23:46.23]会给你带去怎样的震撼。
[23:48.58]在这些时候,
[23:49.75]你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回到了70年前的耶路撒冷,
[23:53.93]用和当事人一样的视角观看这座神圣之城中所发生的一幕幕悲喜剧。
[23:59.80]当然,
[24:00.32]这也是本书最为烧脑的部分,
[24:02.18]因为只要你稍微的分心,
[24:04.07]可能就会迷失在众多的细节描述中,
[24:06.59]找不到主线了。
[24:08.78]好了,
[24:09.48]说到这儿为你耶路撒冷的重点内容就为你介绍的差不多了,
[24:13.89]下面再来为你简单的梳理一下。
[24:16.60]本书的叙述虽然错综复杂,
[24:18.80]但是可以大致分为三条主要脉络。
[24:21.76]第一条是时间线,
[24:23.60]开始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24:26.87]终止于双方第一次。
[24:28.34]宛短短的100多天,
[24:30.52]却是以色列建国史的缩影。
[24:32.90]第二条是镇宁县分为犹太方、
[24:36.00]阿拉伯方和英方三个阵营,
[24:38.40]三方出于各自不同的信念和主张,
[24:40.67]一同参与了这场扣人心弦的博弈。
[24:43.90]第三条是人物线,
[24:46.10]不仅涵盖了各方主要的政治人物,
[24:48.23]也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众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24:53.03]这也是本书最具特色的部分。
[24:55.82]好了,
[24:56.57]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4:58.65]那么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25:02.88]我想最直观的还是那句老话,
[25:05.53]不亲历战争,
[25:06.60]就不会懂得和平的可贵。
[25:09.16]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
[25:10.84]并没有亲历过战争的岁月,
[25:13.09]但是通过本书高度还原的叙述手法,
[25:15.79]读者可以无限的接近那段充满动荡和纷争的历史时期,
[25:20.35]对战争带来的伤痛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25:23.80]从而明白为什么说和平可贵。
[25:27.36]与此同时,
[25:28.32]本书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25:30.34]为什么不同种族与信仰的人就不能友好的相处呢?
[25:34.30]全人类的和平只是一个梦想吗?
[25:37.44]本书作者只是尽量客观的还原事实,
[25:40.48]并不会评价是非对错,
[25:42.82]但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想,
[25:45.85]这一切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25:50.32]在分治决议通过之前,
[25:52.16]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可以和睦相处,
[25:56.33]可是转眼之间,
[25:57.62]双方就陷入了你死我活的厮杀之中。
[26:00.74]是犹太复国主义错了吗?
[26:03.00]可是犹太人在全世界颠沛流离的千年受尽了排挤,
[26:07.38]他们对一个家园的渴望又有什么错呢?
[26:10.58]那是阿拉伯人错了吗?
[26:12.78]可是谁又愿意离开自己世代生活的地方呢?
[26:16.38]还是说错的是那些迫害犹太人,
[26:18.94]如今又把责任推给别人的西方国家,
[26:21.88]是两头许诺挑起矛盾的英国人。
[26:25.70]这一切并没有确切的答案,
[26:28.11]但是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
[26:30.51]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26:33.90]好了,
[26:34.78]以上就是这条音频的全部内容,
[26:36.94]为你准备的笔记本文字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
[26:41.28]恭喜你,
[26:42.34]又听完了一本书。

更新时间:2022-06-16 所属语言: 所属歌手:骇客武林 所属专辑:每天读一本好书

温馨提示: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版权均属于各音乐门户,如果无意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我们

推荐音乐

最新歌单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自若本站收录的无意侵犯了DJ或DJ所属公司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方式来信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删除!90听吧 

90听吧-免费MP3下载|流行DJ舞曲|抖音热门歌曲|网络热门歌曲|酷狗音乐排行 联系邮箱tamg23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