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 [00:02.93]书法论 [00:03.63]从作者沈以墨播读诗情鉴气 [00:09.79]书法论一笔法 [00:15.03]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 [00:19.05]是人们在长期的写字中发现的 [00:23.69]由于人的手腕生理能够合理的动作和所用工具能够相适应的发挥作用 [00:31.31]两种条件相结合 [00:33.29]才自然的形成而在字体上生动的表现出来 [00:39.09]但是他不知道经过了几多岁月 [00:42.79]废去了几何人仔细传习的经历 [00:46.33]才被总结出来 [00:48.29]听之他就成为书家所公认的规律及所谓笔法 [00:54.91]这样的规律 [00:56.05]只有遵循着它去做 [00:58.21]数学才有成就和发展的可能 [01:02.15]我现在随便举几个习知的例子 [01:04.65]来说明一切规律的性能和其重要意义 [01:09.73]你拿人类的语言来说明 [01:12.78]大家都知道 [01:14.18]不是先有了人所制定好了的成套语法 [01:17.66]然后人们才开口学着说话 [01:21.46]恰恰相反 [01:23.12]语法是从人类语言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01:28.32]逐渐演变 [01:29.46]改进 [01:29.94]积累而成的 [01:31.79]它分明是存在于言语本身中 [01:36.11]由人们发现了 [01:37.87]抽溢出来 [01:39.35]灵活的依照着去应用 [01:41.71]自然而然的加工 [01:44.01]为人们所公认 [01:45.93]就称之为语法 [01:50.77]因为有了语法 [01:52.41]人们运用语言的技术获得了不断的进步 [01:56.31]能比前人更好的组织日益丰富的语汇来正确表达日益繁复的思想 [02:05.01]再就旧体诗中的律诗来看 [02:07.67]齐梁以来的诗人 [02:09.51]把古代诗中读起来平仄身字配合的最为协调的句子即是绿句 [02:17.03]如古诗中青青河畔草 [02:22.57]三平两仄 [02:25.24]识曲听其真 [02:28.04]三仄两平即印于心意 [02:33.32]两则两平一仄 [02:37.28]心声妙入神 [02:39.64]两平两则一瓶等句 [02:45.50]五言八句近体诗只采用这样四种平仄生字搭配而成的和谐律句 [02:53.44]七言准词后起的晶体诗区别于古体诗 [02:58.86]就着重于用合律的句子组成 [03:02.28]这一点应谓之律诗 [03:06.16]选择出来 [03:07.96]组织成当时的兴体师 [03:10.76]但还不能够像近体诗那样平仄相对 [03:14.12]通体协调 [03:16.26]就是这样 [03:17.70]从唐初四杰王勃 [03:20.10]杨九 卢照林 [03:21.96]骆宾丸 [03:23.86]宋之问 [03:25.58]沈淳期 [03:27.02]杜沈言 [03:27.94]朱仁一直到杜甫 [03:30.08]差不多经过了一个世纪 [03:31.96]才完成了进体师的组织形式工作 [03:36.50]其梁石只做到了本句合律 [03:39.74]下句和上句婉婉不粘 [03:43.02]四杰则每联做到了平仄相对了 [03:47.76]而下联与上联婉缓不蔫 [03:51.42]审宋以后 [03:53.02]才有通体平仄相对相蔫的律师 [03:57.47]所谓律师之律 [03:59.39]自有五言诗以来 [04:01.33]就在它的本身中自在的存在着 [04:05.19]经过了后人的发现 [04:06.73]采用 [04:07.55]奉为规矩 [04:08.95]因而旧体诗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 [04:13.56]依山所举的例子 [04:15.32]语言历史的成就和发展 [04:18.32]显而易见 [04:19.46]是依照着他各自的规律去做 [04:22.20]才得到了成绩 [04:24.28]其实宇宙的一切事物 [04:26.98]无论是自然的 [04:28.40]社会的 [04:29.30]或者是思维的 [04:30.82]都各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 [04:34.09]这是已经被现代科学实践证明的了 [04:38.23]规律既然是客观存在的 [04:40.87]那么人们就无法任意改变它 [04:43.79]只能认识它之后 [04:45.53]很好的掌握住它 [04:47.51]才能做好一切要做的事情 [04:50.03]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04:52.81]所以 [04:53.49]不懂得应用写字规律的人 [04:55.91]就无法写好字 [04:58.39]即便有些心得 [05:00.03]写字时偶然与法度暗合 [05:02.83]但还不能称之为书法家 [05:06.09]宋代钱若水曾经这样说过 [05:10.11]古之善书 [05:11.63]往往不知笔法 [05:14.01]的确有这样的事情 [05:17.71]要说明笔法 [05:19.09]必须首先说明写字所用的工具 [05:22.21]毛笔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05:24.69]这是不能忽略的 [05:26.59]毛笔的制作形式我们是熟悉的 [05:30.11]笔头中心一处长而尖的部分 [05:33.63]名为锋 [05:35.45]周围包裹着短一些的毛 [05:37.84]称为富毫毛笔 [05:40.77]这样制作是为使笔头中间便于含墨 [05:45.86]笔锋在点化中行动时 [05:48.48]墨水会随着它所行动的地方 [05:51.42]顺着头尖流注下去 [05:53.98]不会偏上偏下 [05:55.66]偏左偏右 [05:57.20]而是均匀盛开 [05:59.20]四面俱到 [06:01.06]这样形成的点化 [06:02.64]自然不会有上重下轻 [06:05.00]善轻下重 [06:06.60]左重右轻 [06:08.44]左轻右重等等偏向的毛病 [06:11.86]就做到了书家所一致主张的笔笔中锋 [06:17.56]比笔中锋 [06:18.88]点画自然无不圆满可观 [06:21.98]所以历代书法家的法书 [06:24.60]结构短长疏密 [06:26.62]笔画肥瘦方圆 [06:28.98]管往因人而异 [06:30.64]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比比中锋 [06:35.93]因此知道中锋乃是书法中的根本方法 [06:40.63]必须遵守的笔法 [06:43.35]环山谷曾经称道 [06:45.79]玩氏书法 [06:47.09]以为如锥画沙 [06:49.65]如印应泥 [06:51.98]盖言风残彼中 [06:54.28]意在彼前耳 [06:56.52]要知幼君二言 [06:59.36]群言之长也 [07:01.82]而言清城则以屋漏痕辟喻中风 [07:07.95]更为显明确切 [07:11.32]他们都是古今公认的书法家 [07:14.14]所说的都是经验之谈 [07:16.12]可以置信 [07:17.92]所以赵松学也这样说过 [07:21.74]书法以用笔为上 [07:24.08]而节字必须用功 [07:27.62]盖结字因实相传 [07:30.10]用笔千古不易 [07:32.98]但是每一点画都要把笔锋放在中间行动 [07:37.80]却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07:41.32]如果要这样做 [07:43.04]首先要练习执笔和韵腕 [07:47.89]笔头即使是用兔和鼠 [07:50.85]狼等类硬毛来做 [07:53.05]比起铅笔 [07:54.29]探笔来说 [07:55.79]总归是柔软的 [07:57.81]柔软的笔头使用时很不容易把握住它从头到尾 [08:04.13]使尖锋都在画中行而一丝不走 [08:07.89]那么就得想一想 [08:09.95]用什么方法来使用这样的工具 [08:12.77]才可以使笔锋随时随处都在点画当中呢 [08:17.67]在这里 [08:18.69]人们就利用手臂的生理作用 [08:21.93]用腕去把将要走出的线 [08:25.05]笔锋韵之 [08:27.67]使他回到这当中的地位 [08:30.73]所以向来书家都讲韵腕 [08:34.63]但是他讲韵腕是不够的 [08:37.74]因为先要使着管笔能听万的指挥 [08:42.46]才能每次把将要离开中线的笔锋不差毫厘的运回丹中去 [08:50.14]若果腕只够运它的 [08:52.42]而笔管却是没有被五指握住 [08:55.80]动摇而不稳定 [08:57.76]那就无法足贯的意 [09:00.70]腕要运它向上 [09:02.68]它或许偏向下 [09:05.10]要运它向左 [09:06.62]它或许偏向了右 [09:09.12]照这种情况来看 [09:10.74]就非要先讲执笔法不可 [09:13.94]执笔稳定了 [09:15.84]万运才能奏工 [09:18.72]外运能够做功 [09:20.40]才能达成比比中锋的目的 [09:23.62]那才不但真能懂得笔法 [09:26.28]而且可以在实际上运用笔法 [09:31.98]书家对于执笔法向来有种种不同的主张 [09:36.28]我只承认其中的一种是对的 [09:39.23]因为它是合理的 [09:41.54]那就是由二王传下来 [09:44.44]经唐朝陆西牲所阐明的液 [09:50.23]压 钩 格 [09:52.33]底五字法 [09:55.77]笔管是由五个手指把握住的 [09:58.83]每一个手指都各有它的用场 [10:02.05]前人用液 [10:03.61]压 钩 格 [10:05.25]底五个字分别说明它是很有意义的 [10:10.55]五个纸各自照着这五个字所含的意义去做 [10:15.27]才能把笔管捉稳 [10:17.47]才好去运用 [10:19.31]我现在来分别把这五个字的意义深缩一下 [10:25.18]叶子是说明大拇指的用法 [10:28.34]用大指肚子出力 [10:30.42]紧贴着笔管的内方 [10:32.96]好比吹笛子时用纸掖住鼻孔一样 [10:37.80]但是要斜而仰一点 [10:41.04]所以用这个字说明它 [10:45.35]鸭字是说明食指的用餐的压字有约束的意思 [10:51.13]用食指第一节斜而俯的出力 [10:54.53]贴住笔管外方 [10:56.39]和大指内外相当配合起来 [10:59.47]把笔管约束住 [11:01.19]这样一来 [11:02.33]笔管是已经捉稳了 [11:04.63]但还得利用其他三指来帮助他们完成纸笔任务 [11:10.60]钩子是说明中指的用禅的 [11:14.00]大指 [11:14.82]食指已经将笔管捉住了 [11:18.24]于是再用中指的第一 [11:20.76]第二两节弯曲如钩的钩着笔管外面 [11:27.00]隔子是说明无名指的用禅了 [11:30.26]隔取攒住的意思 [11:33.00]又有用接字的 [11:35.44]接是不但攒住了 [11:38.12]而且还用力向外推着的意思 [11:41.92]无名指用假肉之际紧贴着鼻管 [11:46.43]用力把中指勾向内的笔管挡住而向外推着 [11:53.35]底子是说明小指的用场的 [11:56.55]底取垫着 [11:57.89]托着的意思 [11:59.77]因为无名指力量小 [12:02.33]不能单独攒住和推着中指的钩 [12:06.41]还得要小指来衬托 [12:08.35]在它的下面去加一把劲儿才能够起作用 [12:14.64]五个纸就这样结合在一起 [12:17.66]笔管就被他们包裹的很紧 [12:20.66]除小纸是贴在无名指下面 [12:23.82]其余四个指都要实实在在的贴住鼻管 [12:28.65]以上所说 [12:29.99]是执笔的唯一方法 [12:32.29]能够照这样做到 [12:34.23]可以说是已经打下了写字的基础 [12:37.41]站稳了第一步 [12:41.43]执法讲过了 [12:42.71]再来讲万法环山谷学书论所说的腕随即左右 [12:51.07]就是说韵腕 [12:53.59]讲到韵腕 [12:54.95]就得来连带着讲拳臂所起的作用 [12:59.47]我们明白 [13:00.75]直是指手指的指丝 [13:03.84]运是手腕的直丝 [13:06.24]两者必须很好的互相结合起来 [13:09.30]才能完成用笔的任务 [13:11.96]照着五字法执笔 [13:14.08]手掌中心自然就会虚着 [13:17.20]这就做到了指实掌虚的规定 [13:22.21]掌不但要虚 [13:23.69]还得竖起来 [13:25.61]掌能竖起 [13:27.07]腕才能平 [13:28.99]腕平肘才能自然而然的悬起 [13:33.57]肘腕并起 [13:35.21]腕才能够灵活的运用 [13:39.08]手总比腕要悬的高一些 [13:42.64]腕却要离岸面一指高低就行 [13:46.80]甚至于再低一些也无妨 [13:50.48]但是不能将竖起来的手掌根部两个骨肩同时平着向岸面 [13:58.76]只需要将两个骨尖之一换来换去的交替着 [14:03.98]与暗面相贴近 [14:06.52]应之起笔不必过高过高了 [14:11.14]垂然费力 [14:13.04]鱼用笔不会增加多少好处 [14:15.78]或许因吃力而反有坏处 [14:19.80]这样用笔是合于手臂生理的条件的 [14:24.90]写字和打太极拳有相通的地方 [14:28.76]打拳时要松肩垂肘 [14:32.13]运底时要抬肘松肩 [14:35.67]若不松肩 [14:36.97]拳臂就会受到牵制 [14:39.19]不能灵活挽来 [14:41.33]提笔过高 [14:42.71]拳臂一定也要抬高 [14:46.10]臂肘抬高 [14:47.40]肩臂耸起 [14:48.92]环节紧接 [14:50.44]运用起来自然就不够灵活了 [14:54.72]前人把旋肘 [14:56.30]旋腕分开来讲 [14:58.20]主粘小字只需旋腕 [15:01.12]大字才用旋肘 [15:04.55]其实肘不悬起 [15:06.89]就等于不曾悬腕 [15:09.43]因为肘搁在岸上 [15:11.93]腕即使旋着 [15:13.51]也不能随即左右的灵活应用 [15:17.19]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15:20.92]只有主张以左手垫在右腕下面写字 [15:25.86]叫做整腕 [15:28.54]那妨碍就更大了 [15:30.32]不可采用以上所讲的执法腕法 [15:36.02]斜四五分以及五 [15:38.38]六寸大小的字是最适合的 [15:41.96]过大了的字就不可死守这个执笔法则 [15:46.92]即便用掌握住管来写也无不可 [15:51.82]前人晚晚说行笔 [15:53.74]这个行字用来形容比豪的动作是很妙的 [15:59.06]笔豪在点话中移动 [16:01.40]好比人在路上行走一样 [16:04.30]人行路时 [16:05.74]两脚必然一起一落 [16:08.37]笔毫在点画中移动 [16:10.69]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 [16:13.25]落就是将笔锋按到纸上去 [16:16.73]起就是将笔锋提开来 [16:20.23]这正是万的唯一工作 [16:23.09]但提和按必须随时随处结合着 [16:27.70]抬按便提 [16:29.34]抬提变按 [16:31.04]才会发生笔锋永远居中的作用 [16:34.62]正如行路 [16:36.00]脚才踏下便需抬起 [16:39.12]才抬起行又要踏下 [16:41.94]如此动作不得停止 [16:45.84]在这里就说明了一个道理 [16:48.50]笔画是不能平拖着过去的 [16:51.82]因为平拖着过去 [16:53.96]好像在沙盘上用竹块画字一样 [16:57.34]是没有粗细深浅的 [17:00.14]没有粗细深浅 [17:01.76]也就没有什么表情可言 [17:04.99]书法却是有许多样式和表情的 [17:09.93]李元璋说比桂圆有说比有八面环山谷 [17:16.89]呈欧阳绿根鄱阳贴 [17:20.45]用笔妙于祈祷 [17:23.28]这是题和案的妙用 [17:26.34]这正和作画要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的意义相同 [17:31.76]字必须能够写到不是平坦在纸上 [17:35.36]而呈现出飞动的神情 [17:37.72]才可以称为书法 [17:40.68]再说转换处 [17:43.42]更需要懂得提和按 [17:46.12]笔锋才能顺利的转换了 [17:48.46]再放到适当的中间去 [17:50.62]不至于扭起来 [17:53.51]风若果和富豪扭在一起 [17:56.27]便失掉了风的用场 [17:58.49]也就不能做到万豪其力 [18:01.27]平铺纸上 [18:03.33]那么毛笔的长处便无法发展出来 [18:07.72]不会利用它的长处 [18:09.64]那就不算是写字 [18:11.50]等于乱涂瞎磨罢了 [18:15.02]我国的文字产生以后 [18:17.40]曾经经过了几次大的字体的变革 [18:20.86]笔画结构逐步简单化 [18:24.55]甲骨文 [18:25.65]经文发展为小篆 [18:28.19]再发展为八分 [18:30.23]由此而立而瞻 [18:32.65]草而楷 [18:34.13]而行 [18:36.91]分立通行于汉代 [18:40.75]魏晋有钟尧 [18:42.71]王羲之之隶书 [18:44.67]各造奇集 [18:47.03]钟完正书和金楷一样 [18:50.83]不过解体略古拙些 [18:54.13]所以有人把楷书又叫做经隶 [18:59.60]唐朝韩方明说 [19:02.08]发法起于立字之时 [19:05.02]传于崔子谕立中丸至咏禅师 [19:11.02]我们现在日常习用的字乃是楷书 [19:15.64]因而学习书法的人 [19:17.80]首先必须讲明八法 [19:20.86]在这里可以明白一桩事情 [19:24.22]字的形体演变虽然一次比一次简化的多 [19:28.82]但是笔的用法却加繁了些 [19:32.85]楷书比之分立较为复杂 [19:36.67]比之篆书那就更觉复杂的多了 [19:40.79]字是由点化构成的 [19:43.19]八法就是八种点化的写法 [19:46.89]唐朝卢赵说 [19:49.64]永字八法乃点化儿 [19:52.50]这话很对 [19:54.24]前人因为构成字形八种点化大略具备于永字中 [19:59.98]便用它来代替了概括的说明 [20:04.28]而且使人容易记住 [20:07.06]其实字的笔法不止八种 [20:10.16]所以翰林金经曾经这样说过 [20:15.18]古人用笔之术 [20:17.42]多于咏字取法 [20:19.62]以其八法之势 [20:21.48]能通一切字也 [20:24.87]山谷已不甚赞同咏字八法之说 [20:28.79]古鱼题降本法帖云 [20:32.79]成学之人更用兰亭咏字 [20:36.97]以开字中眼目 [20:39.83]能使学家多居记成一种俗气 [20:45.16]但是自来论书法者 [20:47.70]手举永字八法 [20:50.12]经故从就习略记于此 [20:53.92]我以为八法只是八种笔试 [20:57.24]当与笔试篇中详知
LRC动态歌词下载
[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00:02.93]书法论
[00:03.63]从作者沈以墨播读诗情鉴气
[00:09.79]书法论一笔法
[00:15.03]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
[00:19.05]是人们在长期的写字中发现的
[00:23.69]由于人的手腕生理能够合理的动作和所用工具能够相适应的发挥作用
[00:31.31]两种条件相结合
[00:33.29]才自然的形成而在字体上生动的表现出来
[00:39.09]但是他不知道经过了几多岁月
[00:42.79]废去了几何人仔细传习的经历
[00:46.33]才被总结出来
[00:48.29]听之他就成为书家所公认的规律及所谓笔法
[00:54.91]这样的规律
[00:56.05]只有遵循着它去做
[00:58.21]数学才有成就和发展的可能
[01:02.15]我现在随便举几个习知的例子
[01:04.65]来说明一切规律的性能和其重要意义
[01:09.73]你拿人类的语言来说明
[01:12.78]大家都知道
[01:14.18]不是先有了人所制定好了的成套语法
[01:17.66]然后人们才开口学着说话
[01:21.46]恰恰相反
[01:23.12]语法是从人类语言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01:28.32]逐渐演变
[01:29.46]改进
[01:29.94]积累而成的
[01:31.79]它分明是存在于言语本身中
[01:36.11]由人们发现了
[01:37.87]抽溢出来
[01:39.35]灵活的依照着去应用
[01:41.71]自然而然的加工
[01:44.01]为人们所公认
[01:45.93]就称之为语法
[01:50.77]因为有了语法
[01:52.41]人们运用语言的技术获得了不断的进步
[01:56.31]能比前人更好的组织日益丰富的语汇来正确表达日益繁复的思想
[02:05.01]再就旧体诗中的律诗来看
[02:07.67]齐梁以来的诗人
[02:09.51]把古代诗中读起来平仄身字配合的最为协调的句子即是绿句
[02:17.03]如古诗中青青河畔草
[02:22.57]三平两仄
[02:25.24]识曲听其真
[02:28.04]三仄两平即印于心意
[02:33.32]两则两平一仄
[02:37.28]心声妙入神
[02:39.64]两平两则一瓶等句
[02:45.50]五言八句近体诗只采用这样四种平仄生字搭配而成的和谐律句
[02:53.44]七言准词后起的晶体诗区别于古体诗
[02:58.86]就着重于用合律的句子组成
[03:02.28]这一点应谓之律诗
[03:06.16]选择出来
[03:07.96]组织成当时的兴体师
[03:10.76]但还不能够像近体诗那样平仄相对
[03:14.12]通体协调
[03:16.26]就是这样
[03:17.70]从唐初四杰王勃
[03:20.10]杨九 卢照林
[03:21.96]骆宾丸
[03:23.86]宋之问
[03:25.58]沈淳期
[03:27.02]杜沈言
[03:27.94]朱仁一直到杜甫
[03:30.08]差不多经过了一个世纪
[03:31.96]才完成了进体师的组织形式工作
[03:36.50]其梁石只做到了本句合律
[03:39.74]下句和上句婉婉不粘
[03:43.02]四杰则每联做到了平仄相对了
[03:47.76]而下联与上联婉缓不蔫
[03:51.42]审宋以后
[03:53.02]才有通体平仄相对相蔫的律师
[03:57.47]所谓律师之律
[03:59.39]自有五言诗以来
[04:01.33]就在它的本身中自在的存在着
[04:05.19]经过了后人的发现
[04:06.73]采用
[04:07.55]奉为规矩
[04:08.95]因而旧体诗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
[04:13.56]依山所举的例子
[04:15.32]语言历史的成就和发展
[04:18.32]显而易见
[04:19.46]是依照着他各自的规律去做
[04:22.20]才得到了成绩
[04:24.28]其实宇宙的一切事物
[04:26.98]无论是自然的
[04:28.40]社会的
[04:29.30]或者是思维的
[04:30.82]都各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
[04:34.09]这是已经被现代科学实践证明的了
[04:38.23]规律既然是客观存在的
[04:40.87]那么人们就无法任意改变它
[04:43.79]只能认识它之后
[04:45.53]很好的掌握住它
[04:47.51]才能做好一切要做的事情
[04:50.03]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04:52.81]所以
[04:53.49]不懂得应用写字规律的人
[04:55.91]就无法写好字
[04:58.39]即便有些心得
[05:00.03]写字时偶然与法度暗合
[05:02.83]但还不能称之为书法家
[05:06.09]宋代钱若水曾经这样说过
[05:10.11]古之善书
[05:11.63]往往不知笔法
[05:14.01]的确有这样的事情
[05:17.71]要说明笔法
[05:19.09]必须首先说明写字所用的工具
[05:22.21]毛笔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05:24.69]这是不能忽略的
[05:26.59]毛笔的制作形式我们是熟悉的
[05:30.11]笔头中心一处长而尖的部分
[05:33.63]名为锋
[05:35.45]周围包裹着短一些的毛
[05:37.84]称为富毫毛笔
[05:40.77]这样制作是为使笔头中间便于含墨
[05:45.86]笔锋在点化中行动时
[05:48.48]墨水会随着它所行动的地方
[05:51.42]顺着头尖流注下去
[05:53.98]不会偏上偏下
[05:55.66]偏左偏右
[05:57.20]而是均匀盛开
[05:59.20]四面俱到
[06:01.06]这样形成的点化
[06:02.64]自然不会有上重下轻
[06:05.00]善轻下重
[06:06.60]左重右轻
[06:08.44]左轻右重等等偏向的毛病
[06:11.86]就做到了书家所一致主张的笔笔中锋
[06:17.56]比笔中锋
[06:18.88]点画自然无不圆满可观
[06:21.98]所以历代书法家的法书
[06:24.60]结构短长疏密
[06:26.62]笔画肥瘦方圆
[06:28.98]管往因人而异
[06:30.64]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比比中锋
[06:35.93]因此知道中锋乃是书法中的根本方法
[06:40.63]必须遵守的笔法
[06:43.35]环山谷曾经称道
[06:45.79]玩氏书法
[06:47.09]以为如锥画沙
[06:49.65]如印应泥
[06:51.98]盖言风残彼中
[06:54.28]意在彼前耳
[06:56.52]要知幼君二言
[06:59.36]群言之长也
[07:01.82]而言清城则以屋漏痕辟喻中风
[07:07.95]更为显明确切
[07:11.32]他们都是古今公认的书法家
[07:14.14]所说的都是经验之谈
[07:16.12]可以置信
[07:17.92]所以赵松学也这样说过
[07:21.74]书法以用笔为上
[07:24.08]而节字必须用功
[07:27.62]盖结字因实相传
[07:30.10]用笔千古不易
[07:32.98]但是每一点画都要把笔锋放在中间行动
[07:37.80]却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07:41.32]如果要这样做
[07:43.04]首先要练习执笔和韵腕
[07:47.89]笔头即使是用兔和鼠
[07:50.85]狼等类硬毛来做
[07:53.05]比起铅笔
[07:54.29]探笔来说
[07:55.79]总归是柔软的
[07:57.81]柔软的笔头使用时很不容易把握住它从头到尾
[08:04.13]使尖锋都在画中行而一丝不走
[08:07.89]那么就得想一想
[08:09.95]用什么方法来使用这样的工具
[08:12.77]才可以使笔锋随时随处都在点画当中呢
[08:17.67]在这里
[08:18.69]人们就利用手臂的生理作用
[08:21.93]用腕去把将要走出的线
[08:25.05]笔锋韵之
[08:27.67]使他回到这当中的地位
[08:30.73]所以向来书家都讲韵腕
[08:34.63]但是他讲韵腕是不够的
[08:37.74]因为先要使着管笔能听万的指挥
[08:42.46]才能每次把将要离开中线的笔锋不差毫厘的运回丹中去
[08:50.14]若果腕只够运它的
[08:52.42]而笔管却是没有被五指握住
[08:55.80]动摇而不稳定
[08:57.76]那就无法足贯的意
[09:00.70]腕要运它向上
[09:02.68]它或许偏向下
[09:05.10]要运它向左
[09:06.62]它或许偏向了右
[09:09.12]照这种情况来看
[09:10.74]就非要先讲执笔法不可
[09:13.94]执笔稳定了
[09:15.84]万运才能奏工
[09:18.72]外运能够做功
[09:20.40]才能达成比比中锋的目的
[09:23.62]那才不但真能懂得笔法
[09:26.28]而且可以在实际上运用笔法
[09:31.98]书家对于执笔法向来有种种不同的主张
[09:36.28]我只承认其中的一种是对的
[09:39.23]因为它是合理的
[09:41.54]那就是由二王传下来
[09:44.44]经唐朝陆西牲所阐明的液
[09:50.23]压 钩 格
[09:52.33]底五字法
[09:55.77]笔管是由五个手指把握住的
[09:58.83]每一个手指都各有它的用场
[10:02.05]前人用液
[10:03.61]压 钩 格
[10:05.25]底五个字分别说明它是很有意义的
[10:10.55]五个纸各自照着这五个字所含的意义去做
[10:15.27]才能把笔管捉稳
[10:17.47]才好去运用
[10:19.31]我现在来分别把这五个字的意义深缩一下
[10:25.18]叶子是说明大拇指的用法
[10:28.34]用大指肚子出力
[10:30.42]紧贴着笔管的内方
[10:32.96]好比吹笛子时用纸掖住鼻孔一样
[10:37.80]但是要斜而仰一点
[10:41.04]所以用这个字说明它
[10:45.35]鸭字是说明食指的用餐的压字有约束的意思
[10:51.13]用食指第一节斜而俯的出力
[10:54.53]贴住笔管外方
[10:56.39]和大指内外相当配合起来
[10:59.47]把笔管约束住
[11:01.19]这样一来
[11:02.33]笔管是已经捉稳了
[11:04.63]但还得利用其他三指来帮助他们完成纸笔任务
[11:10.60]钩子是说明中指的用禅的
[11:14.00]大指
[11:14.82]食指已经将笔管捉住了
[11:18.24]于是再用中指的第一
[11:20.76]第二两节弯曲如钩的钩着笔管外面
[11:27.00]隔子是说明无名指的用禅了
[11:30.26]隔取攒住的意思
[11:33.00]又有用接字的
[11:35.44]接是不但攒住了
[11:38.12]而且还用力向外推着的意思
[11:41.92]无名指用假肉之际紧贴着鼻管
[11:46.43]用力把中指勾向内的笔管挡住而向外推着
[11:53.35]底子是说明小指的用场的
[11:56.55]底取垫着
[11:57.89]托着的意思
[11:59.77]因为无名指力量小
[12:02.33]不能单独攒住和推着中指的钩
[12:06.41]还得要小指来衬托
[12:08.35]在它的下面去加一把劲儿才能够起作用
[12:14.64]五个纸就这样结合在一起
[12:17.66]笔管就被他们包裹的很紧
[12:20.66]除小纸是贴在无名指下面
[12:23.82]其余四个指都要实实在在的贴住鼻管
[12:28.65]以上所说
[12:29.99]是执笔的唯一方法
[12:32.29]能够照这样做到
[12:34.23]可以说是已经打下了写字的基础
[12:37.41]站稳了第一步
[12:41.43]执法讲过了
[12:42.71]再来讲万法环山谷学书论所说的腕随即左右
[12:51.07]就是说韵腕
[12:53.59]讲到韵腕
[12:54.95]就得来连带着讲拳臂所起的作用
[12:59.47]我们明白
[13:00.75]直是指手指的指丝
[13:03.84]运是手腕的直丝
[13:06.24]两者必须很好的互相结合起来
[13:09.30]才能完成用笔的任务
[13:11.96]照着五字法执笔
[13:14.08]手掌中心自然就会虚着
[13:17.20]这就做到了指实掌虚的规定
[13:22.21]掌不但要虚
[13:23.69]还得竖起来
[13:25.61]掌能竖起
[13:27.07]腕才能平
[13:28.99]腕平肘才能自然而然的悬起
[13:33.57]肘腕并起
[13:35.21]腕才能够灵活的运用
[13:39.08]手总比腕要悬的高一些
[13:42.64]腕却要离岸面一指高低就行
[13:46.80]甚至于再低一些也无妨
[13:50.48]但是不能将竖起来的手掌根部两个骨肩同时平着向岸面
[13:58.76]只需要将两个骨尖之一换来换去的交替着
[14:03.98]与暗面相贴近
[14:06.52]应之起笔不必过高过高了
[14:11.14]垂然费力
[14:13.04]鱼用笔不会增加多少好处
[14:15.78]或许因吃力而反有坏处
[14:19.80]这样用笔是合于手臂生理的条件的
[14:24.90]写字和打太极拳有相通的地方
[14:28.76]打拳时要松肩垂肘
[14:32.13]运底时要抬肘松肩
[14:35.67]若不松肩
[14:36.97]拳臂就会受到牵制
[14:39.19]不能灵活挽来
[14:41.33]提笔过高
[14:42.71]拳臂一定也要抬高
[14:46.10]臂肘抬高
[14:47.40]肩臂耸起
[14:48.92]环节紧接
[14:50.44]运用起来自然就不够灵活了
[14:54.72]前人把旋肘
[14:56.30]旋腕分开来讲
[14:58.20]主粘小字只需旋腕
[15:01.12]大字才用旋肘
[15:04.55]其实肘不悬起
[15:06.89]就等于不曾悬腕
[15:09.43]因为肘搁在岸上
[15:11.93]腕即使旋着
[15:13.51]也不能随即左右的灵活应用
[15:17.19]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15:20.92]只有主张以左手垫在右腕下面写字
[15:25.86]叫做整腕
[15:28.54]那妨碍就更大了
[15:30.32]不可采用以上所讲的执法腕法
[15:36.02]斜四五分以及五
[15:38.38]六寸大小的字是最适合的
[15:41.96]过大了的字就不可死守这个执笔法则
[15:46.92]即便用掌握住管来写也无不可
[15:51.82]前人晚晚说行笔
[15:53.74]这个行字用来形容比豪的动作是很妙的
[15:59.06]笔豪在点话中移动
[16:01.40]好比人在路上行走一样
[16:04.30]人行路时
[16:05.74]两脚必然一起一落
[16:08.37]笔毫在点画中移动
[16:10.69]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
[16:13.25]落就是将笔锋按到纸上去
[16:16.73]起就是将笔锋提开来
[16:20.23]这正是万的唯一工作
[16:23.09]但提和按必须随时随处结合着
[16:27.70]抬按便提
[16:29.34]抬提变按
[16:31.04]才会发生笔锋永远居中的作用
[16:34.62]正如行路
[16:36.00]脚才踏下便需抬起
[16:39.12]才抬起行又要踏下
[16:41.94]如此动作不得停止
[16:45.84]在这里就说明了一个道理
[16:48.50]笔画是不能平拖着过去的
[16:51.82]因为平拖着过去
[16:53.96]好像在沙盘上用竹块画字一样
[16:57.34]是没有粗细深浅的
[17:00.14]没有粗细深浅
[17:01.76]也就没有什么表情可言
[17:04.99]书法却是有许多样式和表情的
[17:09.93]李元璋说比桂圆有说比有八面环山谷
[17:16.89]呈欧阳绿根鄱阳贴
[17:20.45]用笔妙于祈祷
[17:23.28]这是题和案的妙用
[17:26.34]这正和作画要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的意义相同
[17:31.76]字必须能够写到不是平坦在纸上
[17:35.36]而呈现出飞动的神情
[17:37.72]才可以称为书法
[17:40.68]再说转换处
[17:43.42]更需要懂得提和按
[17:46.12]笔锋才能顺利的转换了
[17:48.46]再放到适当的中间去
[17:50.62]不至于扭起来
[17:53.51]风若果和富豪扭在一起
[17:56.27]便失掉了风的用场
[17:58.49]也就不能做到万豪其力
[18:01.27]平铺纸上
[18:03.33]那么毛笔的长处便无法发展出来
[18:07.72]不会利用它的长处
[18:09.64]那就不算是写字
[18:11.50]等于乱涂瞎磨罢了
[18:15.02]我国的文字产生以后
[18:17.40]曾经经过了几次大的字体的变革
[18:20.86]笔画结构逐步简单化
[18:24.55]甲骨文
[18:25.65]经文发展为小篆
[18:28.19]再发展为八分
[18:30.23]由此而立而瞻
[18:32.65]草而楷
[18:34.13]而行
[18:36.91]分立通行于汉代
[18:40.75]魏晋有钟尧
[18:42.71]王羲之之隶书
[18:44.67]各造奇集
[18:47.03]钟完正书和金楷一样
[18:50.83]不过解体略古拙些
[18:54.13]所以有人把楷书又叫做经隶
[18:59.60]唐朝韩方明说
[19:02.08]发法起于立字之时
[19:05.02]传于崔子谕立中丸至咏禅师
[19:11.02]我们现在日常习用的字乃是楷书
[19:15.64]因而学习书法的人
[19:17.80]首先必须讲明八法
[19:20.86]在这里可以明白一桩事情
[19:24.22]字的形体演变虽然一次比一次简化的多
[19:28.82]但是笔的用法却加繁了些
[19:32.85]楷书比之分立较为复杂
[19:36.67]比之篆书那就更觉复杂的多了
[19:40.79]字是由点化构成的
[19:43.19]八法就是八种点化的写法
[19:46.89]唐朝卢赵说
[19:49.64]永字八法乃点化儿
[19:52.50]这话很对
[19:54.24]前人因为构成字形八种点化大略具备于永字中
[19:59.98]便用它来代替了概括的说明
[20:04.28]而且使人容易记住
[20:07.06]其实字的笔法不止八种
[20:10.16]所以翰林金经曾经这样说过
[20:15.18]古人用笔之术
[20:17.42]多于咏字取法
[20:19.62]以其八法之势
[20:21.48]能通一切字也
[20:24.87]山谷已不甚赞同咏字八法之说
[20:28.79]古鱼题降本法帖云
[20:32.79]成学之人更用兰亭咏字
[20:36.97]以开字中眼目
[20:39.83]能使学家多居记成一种俗气
[20:45.16]但是自来论书法者
[20:47.70]手举永字八法
[20:50.12]经故从就习略记于此
[20:53.92]我以为八法只是八种笔试
[20:57.24]当与笔试篇中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