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成功 √ 返回继续
音乐地址
下载链接
音乐ID
音乐歌词
音乐名称
音乐作者
当前位置:首页 >> 骇客武林 >> 骇客武林《《心理治疗之路》 良舟工作室解读2》[MP3_LRC]
[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  [00:01.16]你好, [00:01.80]欢迎每天听本书, [00:03.45]本期为你解读的是心理治疗之路。 [00:06.96]副标题是跟和和隼雄学习认识心灵。 [00:12.18]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00:15.40]都市人群的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快速上升。 [00:19.60]轻度的焦虑会让生活充满痛苦, [00:22.48]重度的抑郁症则会让很多患者走上自杀的道路。 [00:27.00]既然心理疾病有这么大的潜在危害, [00:30.13]那我们能不能提早预判呢? [00:32.66]这也是心理疾病最麻烦的地方, [00:35.19]因为他不像感冒那样会有明显的发烧、 [00:37.73]咳嗽等症状, [00:39.15]一般等到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可能出了问题的时候, [00:42.75]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00:45.28]另外, [00:46.07]即使是正常人, [00:47.30]也难免在工作生活中有一些情绪低落的时候, [00:50.90]我们很难判断这究竟是不是心理出了问题。 [00:55.54]而这种情况下, [00:56.90]我们是去看电影或者度假放松一下呢? [00:59.78]还是去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01:02.63]心理正常与疾病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 [01:05.94]这些问题我们可能都需要知道答案。 [01:09.46]懂一点心理治疗的常识, [01:11.69]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01:14.70]但是, [01:15.28]你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疑问, [01:17.20]没学过专业心理学知识的普通人, [01:19.78]能够及时认清自己的心理状况吗? [01:23.78]对于这个问题, [01:25.17]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的作者和和隼雄就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01:30.30]他认为, [01:31.06]专业的心理治疗当然很难, [01:33.34]但如果只是试图了解自己的心灵, [01:35.71]判断心灵的状态是否健康, [01:38.11]是否需要进一步就诊, [01:39.85]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 [01:42.08]因为了解自己的心灵正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 [01:46.66]我们不必变成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01:49.64]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01:52.10]就可以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01:56.16]和和隼雄是日本临床心理学的创始人, [01:59.80]也是日本第一位拿到荣格精神分析师资格证的人, [02:03.72]在整个日本心理学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02:08.02]在这本书里, [02:09.32]他从自己经手过的真实案例出发, [02:11.96]结合各种心理学专业理论, [02:14.48]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认识和治疗心理问题的过程。 [02:19.42]与西方的心理学著作相比, [02:21.89]日本心理学家的作品更贴近东方人的真实生活, [02:26.09]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很强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02:30.70]那接下来我们就跟着这位日本心理学大师来学习一下如何认识自己的心灵。 [02:38.20]这里面有3个重点问题。 [02:42.02]第一, [02:43.53]什么是心理治疗? [02:45.74]第二, [02:47.07]心理治疗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02:50.28]第三, [02:51.58]如何判断自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02:56.50]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 [02:58.91]什么是心理治疗。 [03:01.68]提到心理治疗, [03:03.07]一方面你可能觉得这大概就是心理医生和患者聊聊天, [03:07.36]严重的就同时吃点药, [03:09.40]过一阵子就能康复了。 [03:11.58]但是另一方面, [03:12.94]受到许多电影的影响, [03:14.62]你也可能会联想到这样的场景。 [03:17.24]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 [03:19.26]患者在心理治疗师的引导下, [03:21.63]慢慢回忆各种痛苦的往事, [03:24.18]甚至开始产生恐怖的幻觉, [03:26.46]十分可怕。 [03:28.44]但是我们要说的是, [03:30.49]这两种对心理治疗的理解其实都不准确。 [03:34.48]前一种想的太简单了, [03:36.59]好像心理治疗和一般生理疾病的治疗没有什么区别。 [03:40.68]后一种呢, [03:41.71]又把心理治疗想得太夸张了。 [03:44.48]那么, [03:45.36]真实的心理治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03:49.86]其实, [03:50.86]心理治疗经过上百年的发展, [03:53.26]它的行业内部已经分成了许多派别, [03:56.23]每一个派别对于心理治疗的内涵、 [03:58.51]目的和方法都有着不同的说法和做法。 [04:02.34]在这些派别中, [04:03.82]占主流的可以归纳为两种, [04:06.31]一种是因果性的心理治疗, [04:09.34]另一种是共识性的心理治疗。 [04:13.42]先说第一种。 [04:15.00]因果性的心理治疗。 [04:16.94]简单概括就是用原因和结果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心理治疗。 [04:22.80]这种思维方式很常见, [04:24.61]因为我们从小生活的外部世界是一个时空性很强的世界。 [04:29.24]就是我们常说的由立体空间加上时间维度组成的四维空间。 [04:34.66]这一个思维空间投射到我们的思维网络当中, [04:38.24]由于时间是一往无前的, [04:40.46]就很自然的让我们形成了一种因果性的思维方式。 [04:44.76]我们会习惯性的认为, [04:46.75]发生在前面的是因, [04:48.55]发生在后面的是果。 [04:51.20]这种思维方式用在治疗身体疾病上, [04:54.30]就形成了俗话说的头疼医头, [04:57.15]脚疼医脚的治疗方式。 [04:59.64]比如你发烧了去找医生, [05:01.84]医生就会先检查你的症状, [05:03.82]找出你为什么发烧, [05:05.56]是肠胃炎引起的呢, [05:06.99]还是感冒引起的。 [05:08.74]这是寻找病因。 [05:10.84]在找出病因后, [05:12.23]医生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 [05:14.57]把发病原因给去除掉。 [05:17.76]但是如果用这个方法去治疗心理问题, [05:21.04]也许就会变成这样的情况。 [05:23.40]比如你持续失眠, [05:25.00]精神恍惚, [05:26.11]然后你去找心理咨询师, [05:28.03]医生先是问了你很多问题, [05:30.19]通过这些询问, [05:31.45]这个心理咨询师必须找到一个导致你失眠的原因。 [05:35.70]比如, [05:36.10]他判断你之所以会失眠, [05:38.17]是因为单位的工作压力太大。 [05:40.72]那么针对你的发病原因, [05:42.83]医生会建议你换一份工作, [05:44.78]或者去和领导请假休息一段时间。 [05:48.06]可能已经发现了, [05:50.23]这样的治疗建议基本没什么用。 [05:53.06]归根结底, [05:54.24]人的内心活动绝不是那么简单, [05:56.96]绝对的因果关系。 [05:59.84]因果性的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是个基本法则, [06:04.14]但是到了人的精神世界, [06:06.57]这个法则就有点儿站不住脚了。 [06:09.34]本书的作者和和隼雄就认为, [06:12.17]人的精神世界是没法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去理解的, [06:16.76]如果坚持用因果性思维方式治疗心理疾病, [06:20.15]一定会出大问题。 [06:22.62]在经过长期研究之后, [06:24.58]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方式, [06:27.67]叫做共识性心理治疗。 [06:30.60]共同的, [06:31.27]共时间的事。 [06:33.76]这种治疗方式的特点就在于放弃了对因果的执着, [06:38.18]努力去尊重和感知患者内心非因果性的世界。 [06:44.16]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共识性。 [06:48.66]举个简单的例子。 [06:50.54]比如说你看见太阳升起来了, [06:53.28]心情突然间变好了。 [06:55.40]如果用因果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现象, [06:58.95]就是你因为太阳升起来而心情变好。 [07:03.68]然而, [07:04.49]这种说法其实是不符合事实的, [07:06.93]他描述的是一种机械的、 [07:08.85]外在的因果关系, [07:10.47]而不是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 [07:13.26]事情的真实情况是, [07:15.22]你并不知道你的心情和太阳的升起有什么关系, [07:18.76]只不过这一刻, [07:20.02]随着太阳的升起, [07:21.46]你的心情也在慢慢变好。 [07:23.76]两者是同时发生的, [07:25.84]谁也不是因, [07:26.86]谁也不是果。 [07:28.36]而事情之所以会这样发生的更深层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 [07:33.35]也许根本不存在。 [07:36.98]当心理治疗师用这样共识性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患者内心的时候, [07:41.61]因为他不再坚持因果性, [07:43.92]所以他对患者本人的言行有着更多的尊重。 [07:48.04]他不会去刻意寻找病人发病的原因, [07:51.02]因为这个原因很可能不存在, [07:53.39]或者很复杂。 [07:55.16]而如果按照因果性的思维方式去治疗, [07:58.41]那么治疗师就会执着在寻找原因上, [08:01.35]很可能会让患者的情况越来越糟。 [08:05.72]在呵呵隼雄看来, [08:07.47]用因果性的思维方式看待心理治疗, [08:10.20]是一种过时的观点。 [08:12.24]只有把人的精神和物质区别开来对待, [08:15.82]用一种共识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心理治疗, [08:19.39]才是咨询师正确的选择。 [08:21.96]在共识性的心理治疗中, [08:23.98]咨询师会尽量理解患者, [08:26.41]把治疗目的由解决发病原因变成引导病人回到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面去。 [08:33.34]换句话说, [08:34.61]患者之所以会精神不正常, [08:36.59]是因为他的意识偏离了原本的人生道路。 [08:40.40]只要他能够回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08:43.03]心理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08:46.12]所以, [08:46.84]要是有天你去找心理咨询师的话, [08:49.22]千万不要以为咨询师不怎么说话就是对你不负责任。 [08:53.24]其实咨询师是在努力理解你, [08:56.37]努力走进你的内心世界。 [08:58.76]他只有走进你的内心世界, [09:00.99]和你形成一种平行前进的状态, [09:03.90]才能够把你引导回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面去。 [09:08.28]好了, [09:09.40]上面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个重点内容。 [09:12.38]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分两派, [09:14.82]一种是因果性治疗方法, [09:17.40]着力在寻找问题的原因。 [09:19.90]另一种呢, [09:21.02]是共识性治疗方法, [09:23.15]着力在走进病人内心, [09:25.19]引导对方找回自己的人生道路。 [09:28.48]作者认为, [09:29.60]共识性治疗方法才是真正能够帮到患者的治疗方法。 [09:35.60]然而, [09:36.53]不刻意寻找病因, [09:38.16]这与我们一般对症下药的治病逻辑很不一样。 [09:41.96]你也许会觉得这一种共识性的心理治疗方案很不靠谱。 [09:46.66]它究竟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09:49.26]这也就收到了我们本期要分享的第二个重点内容。 [09:53.10]心理治疗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09:57.62]历史发展到近代, [09:59.43]自然科学成果丰硕, [10:01.11]而且他的成绩有目共睹。 [10:03.72]这让人们产生了一种观念, [10:05.59]那就是自然科学才是科学, [10:08.08]而人文学科就是一些咬文嚼字的东西, [10:11.35]一般追求言之成理, [10:13.84]常常就是你说你有理, [10:15.61]我说我有理, [10:16.66]到哪儿都没个定论。 [10:18.48]甚至有人觉得人文学科压根儿就不能算是科学, [10:22.90]因为人们区别一门学科是不是科学的标准, [10:25.96]往往就是看它的结论有没有普遍性, [10:28.69]是不是客观的。 [10:30.80]比如说一个杯子放在面前, [10:33.12]我觉得可以用来喝水, [10:34.59]你觉得可以用来插花, [10:36.21]这都是非常主观的, [10:37.65]与我们各自的兴趣爱好、 [10:39.20]人生经历等等关联在一起, [10:41.01]这就不具有普遍性。 [10:43.40]那什么具有普遍性呢? [10:46.00]哎, [10:46.58]我们拿来一个电子秤, [10:48.08]把杯子放上去, [10:49.70]测出杯子的重量。 [10:51.74]这个重量可以独立于任何人而存在结论也适用于任何人。 [10:58.18]这就是普遍性, [10:59.72]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11:02.30]就现在来看, [11:03.69]具备这种普遍性的结论就是科学。 [11:06.93]而我们说的那些插花、 [11:08.45]喝水之类的, [11:09.42]离开具体情境和具体的人, [11:11.43]这个答案就不确定了, [11:12.80]这就不是科学。 [11:14.72]从这种科学管理发展出来的心理治疗方法, [11:18.24]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因果性心理治疗, [11:21.51]一种试图排除主观性的治疗方法。 [11:25.54]但是这样真的对吗? [11:28.32]我们前面已经解释了因果性心理治疗这种治疗方式的缺陷就是忽略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11:37.92]不管是我们进行心理治疗时, [11:40.39]还是正常状态下, [11:42.01]我们的内心都不可能与周围人和周遭的世界彻底隔离而存在。 [11:47.90]心理治疗的患者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 [11:50.91]怎么可能脱离主观性呢? [11:53.54]而当你反思自己的内心, [11:55.56]就更没有办法跳出主观性, [11:57.42]保持彻底的客观了。 [11:59.44]因为主观性本身就是内心的重要特质。 [12:04.00]试图摆脱主观兴趣, [12:05.54]研究内心, [12:06.38]那就等于是不要杯子, [12:08.41]却想要测量杯子的重量。 [12:11.26]追求科学性的行为, [12:13.07]实际上是一种脱离科学的努力。 [12:16.28]所以说, [12:17.13]想要展开心理治疗, [12:18.54]一定要尊重主观性, [12:21.03]这才是人内心的科学性。 [12:24.36]那么, [12:25.03]心理治疗的科学性究竟怎么在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12:29.26]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方法, [12:32.72]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中看到真正专业的心理治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12:39.84]首先第一个步骤。 [12:41.80]在你去做心理治疗的初期阶段, [12:44.27]咨询师的首要任务是下判断。 [12:48.06]判断你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心理疾病, [12:50.86]心理状况是否真的出了问题, [12:53.38]如果是的话, [12:54.40]他要分辨出是普通的心理问题还是更严重的抑郁症。 [12:59.26]在这个过程中, [13:00.56]咨询师要判断的对象除了你本人, [13:03.23]还有你的家属、 [13:04.36]朋友等与你相关的人。 [13:06.54]因为有时候你可能出现了心理疾病的症状, [13:09.79]但是问题并不是出在了你自己身上, [13:12.46]而是出在了你的家人身上。 [13:15.68]比如书中举了一个中学生的案例, [13:18.69]这个中学生出现了自闭症的症状, [13:21.18]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13:22.74]拒绝去上学。 [13:24.40]通过治疗师的了解, [13:25.88]发现这个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13:29.39]要求太过严厉, [13:30.86]给这个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13:34.18]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 [13:36.80]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孩子产生了逃避心理, [13:40.27]出现了自闭症, [13:41.45]治疗师其实并不确定。 [13:43.46]因为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压力, [13:45.42]然而孩子并没有出现自闭症的案例也很多。 [13:49.24]只不过, [13:50.02]从治疗师的角度来看, [13:51.68]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对缓解孩子的病情肯定是有帮助的。 [13:57.06]于是, [13:58.06]这位治疗师调整了治疗的策略, [14:00.64]花费了许多精力去和孩子的父母做沟通, [14:04.09]希望他们能对自己的孩子更宽容一些。 [14:07.30]而结果表明, [14:08.60]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14:11.82]然而, [14:12.63]你要说父母的高压就是这个中学生患上自闭症的原因吗? [14:17.32]还真的未必。 [14:19.36]在经过了初期的接触, [14:21.13]对你的心理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后, [14:24.02]心理咨询师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14:26.99]理解你的痛苦。 [14:29.40]只有理解你的痛苦是什么, [14:31.57]咨询师才能够进行引导。 [14:33.85]为了做到这一点, [14:35.14]心理咨询师最常用的一招就是退一步思考问题。 [14:39.74]从聊天时候的语言表面深入到你的内心深处去理解你。 [14:45.28]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 [14:47.48]有一个孩子患上了患丑症, [14:49.82]也就是躯体变形障碍, [14:52.16]他明明长得很正常, [14:53.75]却总觉得身体有缺陷, [14:55.58]觉得自己的鼻子是畸形的, [14:57.41]所以没办法出门见人。 [14:59.90]这时候, [15:00.81]心理咨询师不会直截了当的去问他为什么这样想, [15:04.62]而是退一步来看待这个自我认知。 [15:08.20]他会思索, [15:09.74]当这个孩子在表达自己面容畸形的时候, [15:12.74]内心深处究竟是怎样一种思维逻辑, [15:16.19]是不是有可能是一种控诉的转移? [15:20.28]什么意思呢? [15:21.67]就是说, [15:22.54]当你的家人总是无视这个孩子的感受, [15:25.45]但这个孩子又没有办法直接表达出来, [15:28.24]于是他只好通过控诉别人看不到自己畸形来间接的表达对家人的控诉。 [15:35.84]当一个心理咨询师能够深入的理解你的痛苦, [15:39.45]那说明他已经走进了你的内心世界, [15:42.39]你们之间的沟通障碍已经逐渐消除。 [15:45.98]接下来就是第三步。 [15:48.42]心理咨询师会利用他强大的心灵来慢慢影响你, [15:53.17]把你引渡回健康的心理状态中。 [15:57.70]这就像一个父亲教小孩子学习自行车一样, [16:01.40]大人在后边扶着小孩子, [16:03.29]和小孩子共同走过了一段人生的道路。 [16:06.54]走着走着, [16:07.78]小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独立, [16:09.97]就算没有人扶着他, [16:11.50]他也能把自行车骑得很好了。 [16:14.02]根据本书作者经手的案例显示, [16:16.73]心理咨询师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 [16:19.19]最终做的一件事就是在陪伴患者一段时期以后, [16:23.39]让患者的内心留下咨询师的印象。 [16:27.08]而这个咨询师的印象具备了强大的心灵能量和引导力量, [16:32.07]能够代替咨询师对患者产生同样的引导意义。 [16:36.62]当患者心中留存下这样一个强大的心灵形象的时候, [16:41.28]也就意味着心理治疗结束了。 [16:45.34]在作者看来, [16:46.88]心理治疗说穿了就是心理咨询师让自己成为患者的一个陪伴者, [16:52.73]通过不断的提醒、 [16:54.20]协助, [16:54.86]唤醒患者自身的乐观和积极, [16:57.53]帮助他重新回到健康的人生轨道。 [17:01.16]但是, [17:02.16]心理治疗之所以经常被人质疑, [17:04.55]也在这里。 [17:05.86]没有哪一个自然科学的数据或者测量仪器可以准确标记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17:12.32]一切只能依靠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 [17:16.82]所以, [17:17.88]作者在书中也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 [17:21.60]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万能的, [17:24.36]患者不能指望去看心理咨询师, [17:26.55]像去超市买白菜一样, [17:28.32]只要一交钱, [17:29.31]病就自己治好了。 [17:31.32]而心理治疗师也绝不能像做生意一样来者不拒。 [17:35.86]毕竟, [17:36.53]在对抗一些严重的心理疾病时, [17:38.87]心理咨询师面对的往往都是生死攸关的话题, [17:42.83]一个不注意就会导致患者走向极端的道路。 [17:46.96]每个咨询师能够解决的心理问题的范围是有限的, [17:50.75]这也是为什么在与患者接触的第一个阶段, [17:53.96]咨询师不但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17:56.90]也要判断自己有没有能力治疗这名患者。 [18:01.24]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没有把握, [18:03.59]那他就应该果断放弃, [18:05.45]把患者转交给其他的咨询师。 [18:08.66]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慎重对待每一个患者, [18:13.14]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喊停。 [18:17.36]好了, [18:18.06]上面就是为你讲述的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 [18:21.28]心理咨询师所做的治疗, [18:23.09]其实就是了解你的情况, [18:25.07]走进你的内心深处, [18:26.87]接着用他强大的心灵力量把你从病态的心理状态中拉出来, [18:32.06]引渡回原本健康的生活轨迹。 [18:35.56]然而, [18:36.50]没有人希望真的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了, [18:39.49]才去看心理医生, [18:41.30]最好能见微知著, [18:43.04]防患于未然, [18:44.21]能尽早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 [18:46.78]这也就是我在第三部分想要分享的内容, [18:49.82]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18:55.00]每一个人对自己都有一定的了解, [18:57.80]这个了解或者深入或者浅薄, [19:00.02]程度不一。 [19:01.52]作者认为, [19:02.67]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点心理治疗的基础法门, [19:06.66]尤其是掌握一点深层心理学。 [19:09.74]深层心理学看上去挺神秘, [19:11.97]其实说起来很简单。 [19:13.92]和和隼雄把它总结为一个词, [19:16.36]叫做我的心理学。 [19:19.40]他觉得, [19:20.22]不管是荣格还是弗洛伊德, [19:22.20]他们的心理学理论本质上都是从解剖自己的心理活动开始的。 [19:27.34]他们研究的不是其他人, [19:29.36]正是自己。 [19:30.80]这说明一件事儿, [19:31.97]那就是心理学家和心理理论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19:36.90]而每一个人想要真正了解自己, [19:39.82]就必须依靠自己对内心的探索, [19:42.64]而不是心理医生或者人生导师。 [19:46.20]那么, [19:47.02]难道心理治疗只要我们自己学习就可以了吗? [19:50.60]显然也不是。 [19:52.18]弗洛伊德有弗利斯做助手, [19:54.38]荣格有托尼沃尔夫在身边, [19:57.02]想要保持一定的客观性进行自我分析, [20:00.38]就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在精神上做支撑, [20:03.41]同时又能理解你的人。 [20:05.54]有时候一些知心的朋友可以起到这个效果, [20:09.15]但如果你真的遇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惑, [20:11.94]那就必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来帮忙了。 [20:15.16]这时候这个心理治疗师其实就是起到了给你的精神做支撑的作用。 [20:22.04]问题只在于, [20:23.49]究竟什么时候找朋友, [20:25.35]什么时候必须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呢? [20:28.78]这个界限要怎么判断呢? [20:31.96]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 [20:35.09]就是把自己的意识和集体意识做一个比较。 [20:39.42]当你发现自己的意识和集体意识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偏差的时候, [20:44.74]这就表示你很可能需要去看一下心理咨询师了。 [20:49.36]什么叫集体意识? [20:51.32]所谓的集体意识, [20:52.64]就是指相同文化、 [20:54.32]教育、 [20:54.83]宗教等背景下的人的一种群体认知习惯。 [20:58.54]说白了, [20:59.36]也就是大家对一个东西的共同看法。 [21:02.26]比如说, [21:02.99]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 [21:05.72]叫做挺拔的白杨树。 [21:08.72]挺拔的白杨树在大多数人眼里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 [21:14.04]我们能够从白杨树的身上领会到坚强正直的力量。 [21:18.14]但是, [21:18.87]如果白杨树在你的眼里象征着很多悲观情绪, [21:22.68]甚至你一看到白杨树就想起死亡魔鬼这样截然相反的意思, [21:28.29]那这个时候你看待白杨树的结果和大众产生了严重偏差, [21:33.06]也就是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产生了严重偏差。 [21:38.48]当你的意识在认识事物内涵的时候, [21:41.16]总是和集体意识产生严重的偏差, [21:43.83]那就说明你很可能患上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 [21:48.74]拿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躯体变形障碍来说, [21:51.84]得了躯体变形障碍的人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非常丑陋, [21:55.70]甚至是畸形。 [21:57.52]这种症状从根本上来说, [21:59.75]就是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产生了严重偏差的结果。 [22:04.22]当所有人都觉得你的长相没有问题, [22:06.93]而你眼里的自己却丑陋不堪的时候, [22:09.78]也就代表着你的意识出现了问题。 [22:14.16]再举个例子来说, [22:15.82]很多人失恋以后可能伤心难过一阵子就缓过来了, [22:19.72]大家也会觉得月有阴晴圆缺, [22:22.30]人有悲欢离合, [22:23.83]失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22:26.02]类似这种看待失恋的意识, [22:28.13]就属于一种比较正常的集体意识。 [22:31.22]而如果你在经历失恋以后, [22:33.12]马上把失恋看成世界末日, [22:35.34]甚至开始做出极端的行为, [22:37.59]这种个人意识就是不正常的, [22:40.02]严重的话就需要心理咨询师的介入了。 [22:43.94]所以说, [22:45.00]如何区分心情低落和心理疾病, [22:48.12]你可以从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关系上寻找答案。 [22:53.42]虽然我们前两部分介绍了心理治疗的基本步骤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展开工作的思维法门。 [23:00.48]但我们自己毕竟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 [23:04.78]前面的这些知识对我们更好的认识内心世界很有帮助, [23:09.11]但要是真的遇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23:11.72]一定要去寻找专家。 [23:14.20]作者和和隼雄在书的开篇也特别做了提醒, [23:18.14]尽量不要擅自对自己实施心理治疗, [23:21.50]因为心理治疗是一个绝对不能纯粹依靠知识来完成的职业。 [23:26.54]不仅如此, [23:27.75]机械的照搬书面知识去治疗心理疾病, [23:30.90]对患者的危害可能更深。 [23:33.48]这是心理治疗这个职业的特殊性。 [23:37.86]好了, [23:38.68]说到这儿, [23:39.49]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 [23:43.18]我们最后再来回顾一下其中的3个要点。 [23:47.14]首先我们解释了到底什么是心理治疗。 [23:51.26]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分两派, [23:53.55]一种是因果性治疗方法, [23:55.86]着力在寻找生病的原因。 [23:58.46]另一种是共识性治疗方法。 [24:01.20]着力在走进病人内心。 [24:03.84]作者认为, [24:04.99]共识性心理治疗能引导患者找回自己的人生道路, [24:09.25]这才是真正能够帮到患者的治疗方法。 [24:12.94]然后我们展开讲解了一下, [24:15.26]心理治疗与自然科学不太一样, [24:18.14]想要展开心理治疗, [24:19.55]一定要尊重人内心的主观性, [24:22.04]这才是心理治疗的科学性所在。 [24:24.76]而作为患者的陪伴和引导者, [24:27.32]心理咨询师会先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 [24:30.74]而后尝试走入患者的内心, [24:33.20]去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 [24:35.39]最终将引导患者回到原本的人生道路上。 [24:40.36]最后我们讲解了如何去认识自己的内心, [24:43.79]判断是否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24:47.24]我们了解了一个简单的小技巧, [24:49.59]就是比较自己的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 [24:53.34]当你发现自己的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之间存在严重偏差的时候, [24:58.33]就需要去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了。 [25:02.50]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是和和隼雄退休后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时写下的。 [25:08.62]和和隼雄是荣格学派的心理咨询师, [25:11.99]所以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荣格的影响。 [25:15.88]然而, [25:16.76]正如和和隼雄所说的, [25:19.01]选择一个心理治疗的学派, [25:21.05]不是因为它正确, [25:22.76]而是因为它适合自己。 [25:25.26]同样的, [25:26.32]对于一般读者而言, [25:27.88]要了解心理治疗, [25:29.47]选择这一本书或者是那一本书, [25:31.81]也不必去想这一本是不是更正确。 [25:34.98]而是应该考虑哪一本确实能帮助到自己。 [25:39.46]在认识自己的心灵这件事儿上, [25:41.78]书本也只是一面镜子, [25:44.15]它能够鉴定我们自己做出的判断。 [25:47.10]如果这些判断我们认为是比较贴切的、 [25:49.63]有益的, [25:50.38]我们就可以更多的选择他来帮助自己。 [25:53.66]那希望本期跟你分享的这本书对你有所启发。 [25:58.46]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 [26:00.75]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 [26:04.71]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LRC动态歌词下载

[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
[00:01.16]你好,
[00:01.80]欢迎每天听本书,
[00:03.45]本期为你解读的是心理治疗之路。
[00:06.96]副标题是跟和和隼雄学习认识心灵。
[00:12.18]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00:15.40]都市人群的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快速上升。
[00:19.60]轻度的焦虑会让生活充满痛苦,
[00:22.48]重度的抑郁症则会让很多患者走上自杀的道路。
[00:27.00]既然心理疾病有这么大的潜在危害,
[00:30.13]那我们能不能提早预判呢?
[00:32.66]这也是心理疾病最麻烦的地方,
[00:35.19]因为他不像感冒那样会有明显的发烧、
[00:37.73]咳嗽等症状,
[00:39.15]一般等到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可能出了问题的时候,
[00:42.75]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00:45.28]另外,
[00:46.07]即使是正常人,
[00:47.30]也难免在工作生活中有一些情绪低落的时候,
[00:50.90]我们很难判断这究竟是不是心理出了问题。
[00:55.54]而这种情况下,
[00:56.90]我们是去看电影或者度假放松一下呢?
[00:59.78]还是去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01:02.63]心理正常与疾病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
[01:05.94]这些问题我们可能都需要知道答案。
[01:09.46]懂一点心理治疗的常识,
[01:11.69]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01:14.70]但是,
[01:15.28]你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疑问,
[01:17.20]没学过专业心理学知识的普通人,
[01:19.78]能够及时认清自己的心理状况吗?
[01:23.78]对于这个问题,
[01:25.17]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的作者和和隼雄就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01:30.30]他认为,
[01:31.06]专业的心理治疗当然很难,
[01:33.34]但如果只是试图了解自己的心灵,
[01:35.71]判断心灵的状态是否健康,
[01:38.11]是否需要进一步就诊,
[01:39.85]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
[01:42.08]因为了解自己的心灵正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
[01:46.66]我们不必变成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01:49.64]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01:52.10]就可以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01:56.16]和和隼雄是日本临床心理学的创始人,
[01:59.80]也是日本第一位拿到荣格精神分析师资格证的人,
[02:03.72]在整个日本心理学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02:08.02]在这本书里,
[02:09.32]他从自己经手过的真实案例出发,
[02:11.96]结合各种心理学专业理论,
[02:14.48]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认识和治疗心理问题的过程。
[02:19.42]与西方的心理学著作相比,
[02:21.89]日本心理学家的作品更贴近东方人的真实生活,
[02:26.09]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很强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02:30.70]那接下来我们就跟着这位日本心理学大师来学习一下如何认识自己的心灵。
[02:38.20]这里面有3个重点问题。
[02:42.02]第一,
[02:43.53]什么是心理治疗?
[02:45.74]第二,
[02:47.07]心理治疗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02:50.28]第三,
[02:51.58]如何判断自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02:56.50]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
[02:58.91]什么是心理治疗。
[03:01.68]提到心理治疗,
[03:03.07]一方面你可能觉得这大概就是心理医生和患者聊聊天,
[03:07.36]严重的就同时吃点药,
[03:09.40]过一阵子就能康复了。
[03:11.58]但是另一方面,
[03:12.94]受到许多电影的影响,
[03:14.62]你也可能会联想到这样的场景。
[03:17.24]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
[03:19.26]患者在心理治疗师的引导下,
[03:21.63]慢慢回忆各种痛苦的往事,
[03:24.18]甚至开始产生恐怖的幻觉,
[03:26.46]十分可怕。
[03:28.44]但是我们要说的是,
[03:30.49]这两种对心理治疗的理解其实都不准确。
[03:34.48]前一种想的太简单了,
[03:36.59]好像心理治疗和一般生理疾病的治疗没有什么区别。
[03:40.68]后一种呢,
[03:41.71]又把心理治疗想得太夸张了。
[03:44.48]那么,
[03:45.36]真实的心理治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03:49.86]其实,
[03:50.86]心理治疗经过上百年的发展,
[03:53.26]它的行业内部已经分成了许多派别,
[03:56.23]每一个派别对于心理治疗的内涵、
[03:58.51]目的和方法都有着不同的说法和做法。
[04:02.34]在这些派别中,
[04:03.82]占主流的可以归纳为两种,
[04:06.31]一种是因果性的心理治疗,
[04:09.34]另一种是共识性的心理治疗。
[04:13.42]先说第一种。
[04:15.00]因果性的心理治疗。
[04:16.94]简单概括就是用原因和结果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心理治疗。
[04:22.80]这种思维方式很常见,
[04:24.61]因为我们从小生活的外部世界是一个时空性很强的世界。
[04:29.24]就是我们常说的由立体空间加上时间维度组成的四维空间。
[04:34.66]这一个思维空间投射到我们的思维网络当中,
[04:38.24]由于时间是一往无前的,
[04:40.46]就很自然的让我们形成了一种因果性的思维方式。
[04:44.76]我们会习惯性的认为,
[04:46.75]发生在前面的是因,
[04:48.55]发生在后面的是果。
[04:51.20]这种思维方式用在治疗身体疾病上,
[04:54.30]就形成了俗话说的头疼医头,
[04:57.15]脚疼医脚的治疗方式。
[04:59.64]比如你发烧了去找医生,
[05:01.84]医生就会先检查你的症状,
[05:03.82]找出你为什么发烧,
[05:05.56]是肠胃炎引起的呢,
[05:06.99]还是感冒引起的。
[05:08.74]这是寻找病因。
[05:10.84]在找出病因后,
[05:12.23]医生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
[05:14.57]把发病原因给去除掉。
[05:17.76]但是如果用这个方法去治疗心理问题,
[05:21.04]也许就会变成这样的情况。
[05:23.40]比如你持续失眠,
[05:25.00]精神恍惚,
[05:26.11]然后你去找心理咨询师,
[05:28.03]医生先是问了你很多问题,
[05:30.19]通过这些询问,
[05:31.45]这个心理咨询师必须找到一个导致你失眠的原因。
[05:35.70]比如,
[05:36.10]他判断你之所以会失眠,
[05:38.17]是因为单位的工作压力太大。
[05:40.72]那么针对你的发病原因,
[05:42.83]医生会建议你换一份工作,
[05:44.78]或者去和领导请假休息一段时间。
[05:48.06]可能已经发现了,
[05:50.23]这样的治疗建议基本没什么用。
[05:53.06]归根结底,
[05:54.24]人的内心活动绝不是那么简单,
[05:56.96]绝对的因果关系。
[05:59.84]因果性的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是个基本法则,
[06:04.14]但是到了人的精神世界,
[06:06.57]这个法则就有点儿站不住脚了。
[06:09.34]本书的作者和和隼雄就认为,
[06:12.17]人的精神世界是没法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去理解的,
[06:16.76]如果坚持用因果性思维方式治疗心理疾病,
[06:20.15]一定会出大问题。
[06:22.62]在经过长期研究之后,
[06:24.58]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方式,
[06:27.67]叫做共识性心理治疗。
[06:30.60]共同的,
[06:31.27]共时间的事。
[06:33.76]这种治疗方式的特点就在于放弃了对因果的执着,
[06:38.18]努力去尊重和感知患者内心非因果性的世界。
[06:44.16]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共识性。
[06:48.66]举个简单的例子。
[06:50.54]比如说你看见太阳升起来了,
[06:53.28]心情突然间变好了。
[06:55.40]如果用因果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现象,
[06:58.95]就是你因为太阳升起来而心情变好。
[07:03.68]然而,
[07:04.49]这种说法其实是不符合事实的,
[07:06.93]他描述的是一种机械的、
[07:08.85]外在的因果关系,
[07:10.47]而不是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
[07:13.26]事情的真实情况是,
[07:15.22]你并不知道你的心情和太阳的升起有什么关系,
[07:18.76]只不过这一刻,
[07:20.02]随着太阳的升起,
[07:21.46]你的心情也在慢慢变好。
[07:23.76]两者是同时发生的,
[07:25.84]谁也不是因,
[07:26.86]谁也不是果。
[07:28.36]而事情之所以会这样发生的更深层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
[07:33.35]也许根本不存在。
[07:36.98]当心理治疗师用这样共识性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患者内心的时候,
[07:41.61]因为他不再坚持因果性,
[07:43.92]所以他对患者本人的言行有着更多的尊重。
[07:48.04]他不会去刻意寻找病人发病的原因,
[07:51.02]因为这个原因很可能不存在,
[07:53.39]或者很复杂。
[07:55.16]而如果按照因果性的思维方式去治疗,
[07:58.41]那么治疗师就会执着在寻找原因上,
[08:01.35]很可能会让患者的情况越来越糟。
[08:05.72]在呵呵隼雄看来,
[08:07.47]用因果性的思维方式看待心理治疗,
[08:10.20]是一种过时的观点。
[08:12.24]只有把人的精神和物质区别开来对待,
[08:15.82]用一种共识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心理治疗,
[08:19.39]才是咨询师正确的选择。
[08:21.96]在共识性的心理治疗中,
[08:23.98]咨询师会尽量理解患者,
[08:26.41]把治疗目的由解决发病原因变成引导病人回到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面去。
[08:33.34]换句话说,
[08:34.61]患者之所以会精神不正常,
[08:36.59]是因为他的意识偏离了原本的人生道路。
[08:40.40]只要他能够回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08:43.03]心理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08:46.12]所以,
[08:46.84]要是有天你去找心理咨询师的话,
[08:49.22]千万不要以为咨询师不怎么说话就是对你不负责任。
[08:53.24]其实咨询师是在努力理解你,
[08:56.37]努力走进你的内心世界。
[08:58.76]他只有走进你的内心世界,
[09:00.99]和你形成一种平行前进的状态,
[09:03.90]才能够把你引导回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面去。
[09:08.28]好了,
[09:09.40]上面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个重点内容。
[09:12.38]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分两派,
[09:14.82]一种是因果性治疗方法,
[09:17.40]着力在寻找问题的原因。
[09:19.90]另一种呢,
[09:21.02]是共识性治疗方法,
[09:23.15]着力在走进病人内心,
[09:25.19]引导对方找回自己的人生道路。
[09:28.48]作者认为,
[09:29.60]共识性治疗方法才是真正能够帮到患者的治疗方法。
[09:35.60]然而,
[09:36.53]不刻意寻找病因,
[09:38.16]这与我们一般对症下药的治病逻辑很不一样。
[09:41.96]你也许会觉得这一种共识性的心理治疗方案很不靠谱。
[09:46.66]它究竟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09:49.26]这也就收到了我们本期要分享的第二个重点内容。
[09:53.10]心理治疗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09:57.62]历史发展到近代,
[09:59.43]自然科学成果丰硕,
[10:01.11]而且他的成绩有目共睹。
[10:03.72]这让人们产生了一种观念,
[10:05.59]那就是自然科学才是科学,
[10:08.08]而人文学科就是一些咬文嚼字的东西,
[10:11.35]一般追求言之成理,
[10:13.84]常常就是你说你有理,
[10:15.61]我说我有理,
[10:16.66]到哪儿都没个定论。
[10:18.48]甚至有人觉得人文学科压根儿就不能算是科学,
[10:22.90]因为人们区别一门学科是不是科学的标准,
[10:25.96]往往就是看它的结论有没有普遍性,
[10:28.69]是不是客观的。
[10:30.80]比如说一个杯子放在面前,
[10:33.12]我觉得可以用来喝水,
[10:34.59]你觉得可以用来插花,
[10:36.21]这都是非常主观的,
[10:37.65]与我们各自的兴趣爱好、
[10:39.20]人生经历等等关联在一起,
[10:41.01]这就不具有普遍性。
[10:43.40]那什么具有普遍性呢?
[10:46.00]哎,
[10:46.58]我们拿来一个电子秤,
[10:48.08]把杯子放上去,
[10:49.70]测出杯子的重量。
[10:51.74]这个重量可以独立于任何人而存在结论也适用于任何人。
[10:58.18]这就是普遍性,
[10:59.72]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11:02.30]就现在来看,
[11:03.69]具备这种普遍性的结论就是科学。
[11:06.93]而我们说的那些插花、
[11:08.45]喝水之类的,
[11:09.42]离开具体情境和具体的人,
[11:11.43]这个答案就不确定了,
[11:12.80]这就不是科学。
[11:14.72]从这种科学管理发展出来的心理治疗方法,
[11:18.24]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因果性心理治疗,
[11:21.51]一种试图排除主观性的治疗方法。
[11:25.54]但是这样真的对吗?
[11:28.32]我们前面已经解释了因果性心理治疗这种治疗方式的缺陷就是忽略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11:37.92]不管是我们进行心理治疗时,
[11:40.39]还是正常状态下,
[11:42.01]我们的内心都不可能与周围人和周遭的世界彻底隔离而存在。
[11:47.90]心理治疗的患者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
[11:50.91]怎么可能脱离主观性呢?
[11:53.54]而当你反思自己的内心,
[11:55.56]就更没有办法跳出主观性,
[11:57.42]保持彻底的客观了。
[11:59.44]因为主观性本身就是内心的重要特质。
[12:04.00]试图摆脱主观兴趣,
[12:05.54]研究内心,
[12:06.38]那就等于是不要杯子,
[12:08.41]却想要测量杯子的重量。
[12:11.26]追求科学性的行为,
[12:13.07]实际上是一种脱离科学的努力。
[12:16.28]所以说,
[12:17.13]想要展开心理治疗,
[12:18.54]一定要尊重主观性,
[12:21.03]这才是人内心的科学性。
[12:24.36]那么,
[12:25.03]心理治疗的科学性究竟怎么在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12:29.26]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方法,
[12:32.72]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中看到真正专业的心理治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12:39.84]首先第一个步骤。
[12:41.80]在你去做心理治疗的初期阶段,
[12:44.27]咨询师的首要任务是下判断。
[12:48.06]判断你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心理疾病,
[12:50.86]心理状况是否真的出了问题,
[12:53.38]如果是的话,
[12:54.40]他要分辨出是普通的心理问题还是更严重的抑郁症。
[12:59.26]在这个过程中,
[13:00.56]咨询师要判断的对象除了你本人,
[13:03.23]还有你的家属、
[13:04.36]朋友等与你相关的人。
[13:06.54]因为有时候你可能出现了心理疾病的症状,
[13:09.79]但是问题并不是出在了你自己身上,
[13:12.46]而是出在了你的家人身上。
[13:15.68]比如书中举了一个中学生的案例,
[13:18.69]这个中学生出现了自闭症的症状,
[13:21.18]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13:22.74]拒绝去上学。
[13:24.40]通过治疗师的了解,
[13:25.88]发现这个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13:29.39]要求太过严厉,
[13:30.86]给这个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13:34.18]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
[13:36.80]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孩子产生了逃避心理,
[13:40.27]出现了自闭症,
[13:41.45]治疗师其实并不确定。
[13:43.46]因为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压力,
[13:45.42]然而孩子并没有出现自闭症的案例也很多。
[13:49.24]只不过,
[13:50.02]从治疗师的角度来看,
[13:51.68]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对缓解孩子的病情肯定是有帮助的。
[13:57.06]于是,
[13:58.06]这位治疗师调整了治疗的策略,
[14:00.64]花费了许多精力去和孩子的父母做沟通,
[14:04.09]希望他们能对自己的孩子更宽容一些。
[14:07.30]而结果表明,
[14:08.60]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14:11.82]然而,
[14:12.63]你要说父母的高压就是这个中学生患上自闭症的原因吗?
[14:17.32]还真的未必。
[14:19.36]在经过了初期的接触,
[14:21.13]对你的心理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后,
[14:24.02]心理咨询师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14:26.99]理解你的痛苦。
[14:29.40]只有理解你的痛苦是什么,
[14:31.57]咨询师才能够进行引导。
[14:33.85]为了做到这一点,
[14:35.14]心理咨询师最常用的一招就是退一步思考问题。
[14:39.74]从聊天时候的语言表面深入到你的内心深处去理解你。
[14:45.28]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
[14:47.48]有一个孩子患上了患丑症,
[14:49.82]也就是躯体变形障碍,
[14:52.16]他明明长得很正常,
[14:53.75]却总觉得身体有缺陷,
[14:55.58]觉得自己的鼻子是畸形的,
[14:57.41]所以没办法出门见人。
[14:59.90]这时候,
[15:00.81]心理咨询师不会直截了当的去问他为什么这样想,
[15:04.62]而是退一步来看待这个自我认知。
[15:08.20]他会思索,
[15:09.74]当这个孩子在表达自己面容畸形的时候,
[15:12.74]内心深处究竟是怎样一种思维逻辑,
[15:16.19]是不是有可能是一种控诉的转移?
[15:20.28]什么意思呢?
[15:21.67]就是说,
[15:22.54]当你的家人总是无视这个孩子的感受,
[15:25.45]但这个孩子又没有办法直接表达出来,
[15:28.24]于是他只好通过控诉别人看不到自己畸形来间接的表达对家人的控诉。
[15:35.84]当一个心理咨询师能够深入的理解你的痛苦,
[15:39.45]那说明他已经走进了你的内心世界,
[15:42.39]你们之间的沟通障碍已经逐渐消除。
[15:45.98]接下来就是第三步。
[15:48.42]心理咨询师会利用他强大的心灵来慢慢影响你,
[15:53.17]把你引渡回健康的心理状态中。
[15:57.70]这就像一个父亲教小孩子学习自行车一样,
[16:01.40]大人在后边扶着小孩子,
[16:03.29]和小孩子共同走过了一段人生的道路。
[16:06.54]走着走着,
[16:07.78]小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独立,
[16:09.97]就算没有人扶着他,
[16:11.50]他也能把自行车骑得很好了。
[16:14.02]根据本书作者经手的案例显示,
[16:16.73]心理咨询师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
[16:19.19]最终做的一件事就是在陪伴患者一段时期以后,
[16:23.39]让患者的内心留下咨询师的印象。
[16:27.08]而这个咨询师的印象具备了强大的心灵能量和引导力量,
[16:32.07]能够代替咨询师对患者产生同样的引导意义。
[16:36.62]当患者心中留存下这样一个强大的心灵形象的时候,
[16:41.28]也就意味着心理治疗结束了。
[16:45.34]在作者看来,
[16:46.88]心理治疗说穿了就是心理咨询师让自己成为患者的一个陪伴者,
[16:52.73]通过不断的提醒、
[16:54.20]协助,
[16:54.86]唤醒患者自身的乐观和积极,
[16:57.53]帮助他重新回到健康的人生轨道。
[17:01.16]但是,
[17:02.16]心理治疗之所以经常被人质疑,
[17:04.55]也在这里。
[17:05.86]没有哪一个自然科学的数据或者测量仪器可以准确标记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17:12.32]一切只能依靠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
[17:16.82]所以,
[17:17.88]作者在书中也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
[17:21.60]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万能的,
[17:24.36]患者不能指望去看心理咨询师,
[17:26.55]像去超市买白菜一样,
[17:28.32]只要一交钱,
[17:29.31]病就自己治好了。
[17:31.32]而心理治疗师也绝不能像做生意一样来者不拒。
[17:35.86]毕竟,
[17:36.53]在对抗一些严重的心理疾病时,
[17:38.87]心理咨询师面对的往往都是生死攸关的话题,
[17:42.83]一个不注意就会导致患者走向极端的道路。
[17:46.96]每个咨询师能够解决的心理问题的范围是有限的,
[17:50.75]这也是为什么在与患者接触的第一个阶段,
[17:53.96]咨询师不但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17:56.90]也要判断自己有没有能力治疗这名患者。
[18:01.24]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没有把握,
[18:03.59]那他就应该果断放弃,
[18:05.45]把患者转交给其他的咨询师。
[18:08.66]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慎重对待每一个患者,
[18:13.14]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喊停。
[18:17.36]好了,
[18:18.06]上面就是为你讲述的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
[18:21.28]心理咨询师所做的治疗,
[18:23.09]其实就是了解你的情况,
[18:25.07]走进你的内心深处,
[18:26.87]接着用他强大的心灵力量把你从病态的心理状态中拉出来,
[18:32.06]引渡回原本健康的生活轨迹。
[18:35.56]然而,
[18:36.50]没有人希望真的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了,
[18:39.49]才去看心理医生,
[18:41.30]最好能见微知著,
[18:43.04]防患于未然,
[18:44.21]能尽早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
[18:46.78]这也就是我在第三部分想要分享的内容,
[18:49.82]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18:55.00]每一个人对自己都有一定的了解,
[18:57.80]这个了解或者深入或者浅薄,
[19:00.02]程度不一。
[19:01.52]作者认为,
[19:02.67]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点心理治疗的基础法门,
[19:06.66]尤其是掌握一点深层心理学。
[19:09.74]深层心理学看上去挺神秘,
[19:11.97]其实说起来很简单。
[19:13.92]和和隼雄把它总结为一个词,
[19:16.36]叫做我的心理学。
[19:19.40]他觉得,
[19:20.22]不管是荣格还是弗洛伊德,
[19:22.20]他们的心理学理论本质上都是从解剖自己的心理活动开始的。
[19:27.34]他们研究的不是其他人,
[19:29.36]正是自己。
[19:30.80]这说明一件事儿,
[19:31.97]那就是心理学家和心理理论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19:36.90]而每一个人想要真正了解自己,
[19:39.82]就必须依靠自己对内心的探索,
[19:42.64]而不是心理医生或者人生导师。
[19:46.20]那么,
[19:47.02]难道心理治疗只要我们自己学习就可以了吗?
[19:50.60]显然也不是。
[19:52.18]弗洛伊德有弗利斯做助手,
[19:54.38]荣格有托尼沃尔夫在身边,
[19:57.02]想要保持一定的客观性进行自我分析,
[20:00.38]就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在精神上做支撑,
[20:03.41]同时又能理解你的人。
[20:05.54]有时候一些知心的朋友可以起到这个效果,
[20:09.15]但如果你真的遇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惑,
[20:11.94]那就必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来帮忙了。
[20:15.16]这时候这个心理治疗师其实就是起到了给你的精神做支撑的作用。
[20:22.04]问题只在于,
[20:23.49]究竟什么时候找朋友,
[20:25.35]什么时候必须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呢?
[20:28.78]这个界限要怎么判断呢?
[20:31.96]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
[20:35.09]就是把自己的意识和集体意识做一个比较。
[20:39.42]当你发现自己的意识和集体意识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偏差的时候,
[20:44.74]这就表示你很可能需要去看一下心理咨询师了。
[20:49.36]什么叫集体意识?
[20:51.32]所谓的集体意识,
[20:52.64]就是指相同文化、
[20:54.32]教育、
[20:54.83]宗教等背景下的人的一种群体认知习惯。
[20:58.54]说白了,
[20:59.36]也就是大家对一个东西的共同看法。
[21:02.26]比如说,
[21:02.99]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
[21:05.72]叫做挺拔的白杨树。
[21:08.72]挺拔的白杨树在大多数人眼里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
[21:14.04]我们能够从白杨树的身上领会到坚强正直的力量。
[21:18.14]但是,
[21:18.87]如果白杨树在你的眼里象征着很多悲观情绪,
[21:22.68]甚至你一看到白杨树就想起死亡魔鬼这样截然相反的意思,
[21:28.29]那这个时候你看待白杨树的结果和大众产生了严重偏差,
[21:33.06]也就是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产生了严重偏差。
[21:38.48]当你的意识在认识事物内涵的时候,
[21:41.16]总是和集体意识产生严重的偏差,
[21:43.83]那就说明你很可能患上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
[21:48.74]拿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躯体变形障碍来说,
[21:51.84]得了躯体变形障碍的人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非常丑陋,
[21:55.70]甚至是畸形。
[21:57.52]这种症状从根本上来说,
[21:59.75]就是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产生了严重偏差的结果。
[22:04.22]当所有人都觉得你的长相没有问题,
[22:06.93]而你眼里的自己却丑陋不堪的时候,
[22:09.78]也就代表着你的意识出现了问题。
[22:14.16]再举个例子来说,
[22:15.82]很多人失恋以后可能伤心难过一阵子就缓过来了,
[22:19.72]大家也会觉得月有阴晴圆缺,
[22:22.30]人有悲欢离合,
[22:23.83]失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22:26.02]类似这种看待失恋的意识,
[22:28.13]就属于一种比较正常的集体意识。
[22:31.22]而如果你在经历失恋以后,
[22:33.12]马上把失恋看成世界末日,
[22:35.34]甚至开始做出极端的行为,
[22:37.59]这种个人意识就是不正常的,
[22:40.02]严重的话就需要心理咨询师的介入了。
[22:43.94]所以说,
[22:45.00]如何区分心情低落和心理疾病,
[22:48.12]你可以从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关系上寻找答案。
[22:53.42]虽然我们前两部分介绍了心理治疗的基本步骤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展开工作的思维法门。
[23:00.48]但我们自己毕竟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
[23:04.78]前面的这些知识对我们更好的认识内心世界很有帮助,
[23:09.11]但要是真的遇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23:11.72]一定要去寻找专家。
[23:14.20]作者和和隼雄在书的开篇也特别做了提醒,
[23:18.14]尽量不要擅自对自己实施心理治疗,
[23:21.50]因为心理治疗是一个绝对不能纯粹依靠知识来完成的职业。
[23:26.54]不仅如此,
[23:27.75]机械的照搬书面知识去治疗心理疾病,
[23:30.90]对患者的危害可能更深。
[23:33.48]这是心理治疗这个职业的特殊性。
[23:37.86]好了,
[23:38.68]说到这儿,
[23:39.49]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
[23:43.18]我们最后再来回顾一下其中的3个要点。
[23:47.14]首先我们解释了到底什么是心理治疗。
[23:51.26]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分两派,
[23:53.55]一种是因果性治疗方法,
[23:55.86]着力在寻找生病的原因。
[23:58.46]另一种是共识性治疗方法。
[24:01.20]着力在走进病人内心。
[24:03.84]作者认为,
[24:04.99]共识性心理治疗能引导患者找回自己的人生道路,
[24:09.25]这才是真正能够帮到患者的治疗方法。
[24:12.94]然后我们展开讲解了一下,
[24:15.26]心理治疗与自然科学不太一样,
[24:18.14]想要展开心理治疗,
[24:19.55]一定要尊重人内心的主观性,
[24:22.04]这才是心理治疗的科学性所在。
[24:24.76]而作为患者的陪伴和引导者,
[24:27.32]心理咨询师会先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
[24:30.74]而后尝试走入患者的内心,
[24:33.20]去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
[24:35.39]最终将引导患者回到原本的人生道路上。
[24:40.36]最后我们讲解了如何去认识自己的内心,
[24:43.79]判断是否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24:47.24]我们了解了一个简单的小技巧,
[24:49.59]就是比较自己的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
[24:53.34]当你发现自己的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之间存在严重偏差的时候,
[24:58.33]就需要去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了。
[25:02.50]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是和和隼雄退休后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时写下的。
[25:08.62]和和隼雄是荣格学派的心理咨询师,
[25:11.99]所以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荣格的影响。
[25:15.88]然而,
[25:16.76]正如和和隼雄所说的,
[25:19.01]选择一个心理治疗的学派,
[25:21.05]不是因为它正确,
[25:22.76]而是因为它适合自己。
[25:25.26]同样的,
[25:26.32]对于一般读者而言,
[25:27.88]要了解心理治疗,
[25:29.47]选择这一本书或者是那一本书,
[25:31.81]也不必去想这一本是不是更正确。
[25:34.98]而是应该考虑哪一本确实能帮助到自己。
[25:39.46]在认识自己的心灵这件事儿上,
[25:41.78]书本也只是一面镜子,
[25:44.15]它能够鉴定我们自己做出的判断。
[25:47.10]如果这些判断我们认为是比较贴切的、
[25:49.63]有益的,
[25:50.38]我们就可以更多的选择他来帮助自己。
[25:53.66]那希望本期跟你分享的这本书对你有所启发。
[25:58.46]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
[26:00.75]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
[26:04.71]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更新时间:2022-06-16 所属语言: 所属歌手:骇客武林 所属专辑:每天读一本好书

温馨提示: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版权均属于各音乐门户,如果无意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我们

推荐音乐

最新歌单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自若本站收录的无意侵犯了DJ或DJ所属公司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方式来信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删除!90听吧 

90听吧-免费MP3下载|流行DJ舞曲|抖音热门歌曲|网络热门歌曲|酷狗音乐排行 联系邮箱tamg23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