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成功 √ 返回继续
音乐地址
下载链接
音乐ID
音乐歌词
音乐名称
音乐作者
当前位置:首页 >> 骇客武林 >> 骇客武林《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MP3_LRC]
[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  [00:00.24]你好, [00:00.84]欢迎每天听本书, [00:02.29]本期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名叫做苏北人在上海, [00:06.01]1850~1980。 [00:08.30]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是15万字, [00:11.04]我呢, [00:11.58]会用26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 [00:15.62]通过苏北人这一族群在上海100多年的经历和遭遇, [00:20.10]揭示了近代中国的一些新兴城市中, [00:23.25]移民们为何会因为地域、 [00:25.32]方言和籍贯而产生族群对立以及社会等级的分化, [00:29.64]由此带来截然不同的命运。 [00:33.30]苏北与苏南一词相对应, [00:35.83]在今天呢, [00:36.67]一般指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00:40.27]这块地方占到了江苏省土地和人口的一大部分。 [00:44.36]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 [00:46.74]苏北在中国可以算得上是比较优越的, [00:50.07]平原坦荡, [00:51.03]河湖纵横, [00:52.11]水网密布, [00:53.19]并不逊色于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 [00:56.76]这样一块好地方, [00:58.30]历史上也诞生了诸多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 [01:02.38]用一句略显俗烂的话讲就是人杰地灵。 [01:07.18]但是, [01:07.67]这么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地方, [01:10.31]由于种种原因, [01:11.60]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却渐渐落后。 [01:14.81]到了近代, [01:15.77]从这里走出过大量的移民, [01:17.87]去了一江之隔的上海等新兴城市谋生。 [01:21.72]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01:23.44]这些移民受到了来自长江以南各地移民的集体歧视和孤立, [01:28.66]经济地位也一直得不到改善。 [01:31.34]可以说, [01:32.13]在构筑上海地域文化和城市性格的过程中, [01:36.06]苏北及上海人所起的作用啊, [01:38.37]与它庞大的移民数量是不相称的。 [01:41.60]他们的声音被刻意的忽略了。 [01:44.78]一直到今天, [01:46.08]这种歧视造成的影响也并没有完全消除。 [01:49.38]苏北或江北这些词儿众所周知, [01:52.08]还是稍微的带一点贬义的。 [01:55.06]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吧, [01:56.96]近代上海所谓的江南人和苏北人之间相互的对立、 [02:00.88]冲突和歧视现象, [02:02.75]和欧美一些移民国家中的种族歧视现象啊, [02:05.87]其实有一些相似之处。 [02:07.82]而在同为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内部, [02:11.55]那这种族群歧视为何能够产生? [02:14.37]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02:16.48]各个族群自我认同的依据又是什么? [02:20.08]研究这类问题, [02:21.40]其实啊, [02:22.04]在当下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02:24.83]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02:26.66]人口流动实在是太密集太频繁了。 [02:30.22]人性都是相通的, [02:32.00]100年前乃至几百、 [02:34.01]几千年前的历史, [02:35.51]未必不会在未来重演。 [02:38.84]在介绍本书的作者之前, [02:40.77]我们有必要先来聊一聊关于上海历史的研究。 [02:44.48]上海的历史啊, [02:46.05]历来就受到学者们的特别关注, [02:48.93]海外学者更是对此情有独钟。 [02:51.42]100多年来, [02:52.59]国外围绕着上海的史学著作不但数量众多, [02:56.28]总体来说质量也非常不错。 [02:58.94]据不完全统计, [03:00.5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03:02.64]英、 [03:02.93]德、 [03:03.23]法、 [03:03.47]美、 [03:03.67]日等国关于上海史的博士论文播下300篇。 [03:07.82]正式出版的上海史著作不下50部, [03:11.10]特别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03:13.95]因为研究上海史的学者实在是人多势众, [03:17.16]在美国学术界甚至得到了上海帮的绰号。 [03:21.18]由此可见, [03:22.36]上海史研究确实是国际汉学研究当中的大热门。 [03:27.36]那么再说回到本书的作者韩启兰女士, [03:30.70]她呢? [03:31.21]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教授, [03:34.24]同时也是一位颇具名气的汉学家和妇女问题专家。 [03:38.95]韩启兰并不是华裔, [03:41.05]他取一个文邹邹的中文名, [03:43.03]其实是海外汉学圈子里的一种传统。 [03:46.38]今天要讲的这本苏北人在上海, [03:49.14]1850~1980, [03:51.13]在这么多关于上海历史的著作当中, [03:53.95]可以说呀, [03:54.69]算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 [03:56.74]得到过学术界很高的评价。 [03:59.96]作者写这本书的缘起, [04:01.98]其实呢, [04:02.73]与上和苏北啊, [04:04.23]八竿子打不着, [04:05.37]完全是出于某种机缘巧合。 [04:07.80]大约呢, [04:08.49]在1977年的时候, [04:10.08]他曾经研究过一场发生在美国德州工厂的罢工事件。 [04:14.22]这个事件中出现了不同族群的女工之间分裂和相互对抗的情况。 [04:19.84]后来他偶然得知, [04:21.37]这种不同族群工人之间的对抗, [04:23.71]最典型的案例大多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上海, [04:28.15]这让他非常的好奇, [04:29.68]他就追根溯源, [04:31.00]研究范围也从工厂工人扩展到了整个近代上海社会。 [04:36.02]最后竟然写成了这部关于近现代上海苏北人的通史性著作。 [04:42.46]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案例非常多, [04:46.22]是因为作者在80年代曾经来华求学访问, [04:49.82]对上海普通市民进行了大量的采访调查。 [04:53.76]通过整理访谈记录, [04:55.45]仔细的考察相关的文献资料, [04:58.06]作者编织出了从1850年到1980年这段时间里苏北上海人的族群身份的建构历史, [05:05.86]并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05:07.96]就是所谓的苏北人其实是上海移民中所谓江南籍移民创造出来的对立面。 [05:14.80]江南籍移民大多来自苏南和浙北, [05:17.36]他们内部呢, [05:18.20]会互相称呼对方精确到县的具体的籍贯, [05:21.71]如宁波人、 [05:22.54]无锡人等等, [05:23.78]那唯独对于同样拥有着具体籍贯的苏北人, [05:27.38]统称为江北佬, [05:28.76]那这无疑是一种对异类文化的排斥。 [05:32.02]那接下来呢, [05:33.13]我们通过书中的100多年的上海移民史来看一看苏北人到底是谁? [05:38.57]江南人和苏北人是如何对立起来的, [05:41.39]以及苏北人又有着怎样的自我认同? [05:44.57]我们主要呢, [05:45.41]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看。 [05:47.22]第一, [05:48.01]苏北在哪里? [05:49.06]苏北人又是些什么人? [05:51.12]第二, [05:51.82]苏本人为何要向上海等江南地区移民, [05:55.21]又因何遭到歧视? [05:57.26]第三, [05:57.96]上海苏北人群体被边缘化的情况, [06:00.90]以及苏北人群体又是如何应对的? [06:04.18]好, [06:04.61]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个方面, [06:06.56]上海人眼中所谓的苏北到底指什么地方? [06:09.89]苏北人又是一些什么人? [06:12.66]苏北这个词作为一个地名, [06:14.68]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着, [06:16.42]而且呢, [06:17.08]用的还不少, [06:18.22]不过呢, [06:18.82]它出现的时间却并不太久, [06:20.83]几乎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 [06:23.05]中国最早一批报纸开始发行之后才逐渐的传播开来的。 [06:27.62]当时上海的报纸上经常刊登有关苏北洪灾、 [06:31.59]饥荒和战乱等等各种天灾人祸的大标题。 [06:35.36]由此呢, [06:36.18]上海市民们开始发现, [06:38.07]原来上海旁边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06:40.41]土地贫瘠, [06:41.31]交通不便, [06:42.21]居民生活贫困, [06:43.59]与富足的江南简直是天壤之别。 [06:47.18]不过呢, [06:47.97]这个苏北到底在什么地方? [06:49.89]是否就是通常所认为的江苏地区长江以北的部分呢? [06:54.27]作者韩启兰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 [06:57.00]在80年代时来华采访, [06:58.92]询问了大量的上海市民, [07:01.11]可是得到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 [07:03.80]很多人根本不同意按照长江来划分苏南、 [07:06.93]苏北, [07:07.56]而是认为应该把南京、 [07:09.36]镇江这样的地方都归入苏北, [07:11.88]但同时要排除掉江北的启东、 [07:14.78]海门等县市。 [07:16.56]至于苏北的北部边界应该划到哪里, [07:19.81]也有大量的不同看法。 [07:21.67]有人认为不应该包含徐州, [07:23.56]理由是徐州人讲的根本不是苏北话。 [07:26.89]另一些人非但不同意, [07:28.39]还要把附近安徽、 [07:29.71]河南、 [07:30.16]山东的大量地区都归入到苏北。 [07:33.38]那韩启兰在采访过程当中啊, [07:35.61]有时还会遇到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 [07:38.64]比如在有些受访者眼里, [07:40.92]苏北地区不但能够跨省, [07:42.84]还能够走出国门, [07:44.04]超越种族。 [07:45.66]一位在解放前赴美定居的上海老太太就表示, [07:49.44]每当她在纽约地铁站遇到素质低下、 [07:52.38]行为欠妥的波多黎各人或者是美国黑人的时候, [07:55.71]就会斥责他们是苏北人。 [07:57.92]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07:59.70]不仅成了口舌之快, [08:01.35]还不会被认为是种族歧视, [08:03.12]反正他们也听不懂。 [08:05.10]最后呢, [08:05.98]韩启兰发现, [08:07.57]越是想要得到一个相对精准的定义啊, [08:10.39]苏北这个地域概念就越是躲在云里雾里缥缈不定。 [08:15.50]苏北边界的混乱其实是不足为奇的, [08:18.72]它既不是省份, [08:19.94]也不是某些城市, [08:21.36]而是一个并不存在清晰界定的地方。 [08:24.54]即便是到了现在, [08:25.93]这个词的指代范围也仍然时常的变动。 [08:29.23]比如江苏省政府划定的苏北地区, [08:32.14]仅包括徐州、 [08:33.73]宿迁、 [08:34.51]淮安、 [08:35.17]盐城和连云港这5个地级市, [08:37.81]这些地方呢, [08:38.74]大多已经到了淮河以北, [08:40.78]连长江的边都摸不到了。 [08:43.24]那既然苏北不容易找, [08:45.08]那直接找苏北人行不行呢? [08:47.21]毕竟在很多近现代的上海人或者江南人看来, [08:50.84]所谓的江北方言是真实存在的, [08:53.48]找到这些说苏北话的人, [08:55.40]那不就可以了吗? [08:56.63]但事情啊, [08:57.44]也不那么简单。 [08:59.20]确实有一种被江南及上海人称为江北话的方言, [09:03.14]它在语言学上叫做江淮官话。 [09:06.36]作为一种官话方言, [09:08.11]它与江南地区广泛使用的无方言相比, [09:11.23]口音差异明显, [09:12.49]很容易被辨认出来。 [09:14.20]但是问题是, [09:15.31]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的方言并不是只有江淮官话这一种啊。 [09:20.11]你比如省内西北角的徐州地区, [09:22.54]它就并不说什么苏北话, [09:24.28]而是呢, [09:24.94]讲一种与河南洛阳话类似的方言。 [09:27.66]更难办的是, [09:28.87]在南通和泰州的一些地方, [09:31.15]当地居民讲的是一种江淮官话和江南吴语的混合方言, [09:35.38]形成原因可能与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把苏州人口迁移到江北有关, [09:40.60]而这部分人到底该算是苏北、 [09:42.57]苏南还是不北部南呢? [09:45.12]而且, [09:45.82]把是否讲吴语作为江南人的先决条件, [09:48.78]其实是难以服众的。 [09:50.66]即使扬州这种地理上的江北地区, [09:53.28]说一口纯正江北话的地方, [09:55.50]历史上也有大量的诗词歌赋赞颂其为江南。 [09:59.66]扬州现存的私家园林数量众多, [10:02.28]仅次于苏州, [10:03.75]江南文化特征可以说是非常明显, [10:06.39]那即便是在近现代, [10:08.16]也有人为扬州的苏北身份较屈。 [10:11.16]20世纪30年代初, [10:13.48]当时的江苏省教育厅官员易军佐做客扬州, [10:17.68]写了一本名为闲话扬州的小书, [10:20.98]书中就宣称江北人的个性是彪悍, [10:24.31]而扬州人非常文静, [10:26.20]他们早就江南话了。 [10:28.12]从隋朝开始, [10:29.33]他们就代表纯粹的江南风格了, [10:32.24]说扬州是江北的一部分, [10:34.07]是绝顶荒唐。 [10:36.14]文人墨客如此普通, [10:38.36]扬州人也不含糊。 [10:40.24]在近代上海服务业, [10:41.87]从事厨师、 [10:42.89]理发师、 [10:43.60]修脚师的所谓三把刀工作的扬州人, [10:46.29]会很自觉的把自己跟那些做马头苦力和洋车夫为主的淮安人、 [10:51.62]盐城人拉开距离。 [10:53.56]淮安人、 [10:54.55]盐城人组成的苏北帮等互助组织, [10:57.23]扬州人也从不参加。 [10:59.54]抗战时期, [11:00.56]来自淮安、 [11:01.25]盐城等地的苏北人被认为充当了日寇的汉奸帮凶, [11:05.19]被上海报纸广泛斥责。 [11:07.74]而扬州人却在卖力的学习着上喊, [11:10.39]躲在大后方冒充上海人。 [11:13.02]据此呢, [11:13.78]作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11:15.37]就是所谓的苏北人, [11:17.08]其实是近代以来长江以北一直到黄淮一带各地南下的移民统称。 [11:23.36]这些人南迁之后, [11:25.22]在上海等江南地区形成了一个下层阶级, [11:28.83]他们彼此之间除了认同各自的具体籍贯, [11:32.10]很少有对于所谓苏北人的认同。 [11:34.80]苏北人的整体性标签是江南人贴给他们的, [11:38.68]由于只是含糊描述一群从北方南下的移民, [11:42.55]所以苏北具体在哪儿这样的问题自然就变得不重要了。 [11:46.80]对于很多上海人来说, [11:48.34]把清朝时期高度繁华的扬州和因黄河泛滥而衰败已久的苏、 [11:53.92]鲁、 [11:54.28]皖、 [11:54.52]豫四省交界地区归为一类, [11:56.80]似乎也无伤大雅。 [11:58.76]以上呢, [11:59.70]是我们关注的第一个方面, [12:01.59]也就是苏北和苏北人到底是怎么被构建出来的。 [12:06.00]苏北人是长江以北一直到黄淮一带南下上海的移民, [12:10.47]统称是江南人给他们贴上的标签。 [12:14.16]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方面, [12:17.17]苏北人为何要向上海移民, [12:19.72]以及他们在移民上海之后, [12:21.88]又为何会被其他的族群歧视? [12:26.20]对于安土重签的传统中国人来说呀, [12:29.24]除非实在是迫不得已, [12:30.74]大概谁也不愿意轻易的离开家乡。 [12:33.70]近代以来呢, [12:34.70]苏北地区民众大规模的南下江南也是出于无奈, [12:39.05]因为待在老家已经基本没有什么活路了。 [12:42.14]如今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地区, [12:44.70]以淮河为界的话, [12:46.14]可以大致分为淮南和淮北两部分, [12:48.93]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富足丰饶的地区。 [12:52.58]但是从宋代开始, [12:54.15]居住在这片地区的人们运气开始不那么好了。 [12:57.72]公元1128年, [12:59.38]南宋为了防御金兵南下, [13:01.54]人为的掘开了黄河大堤, [13:03.64]导致黄河改道。 [13:05.29]黄河抢了原先淮河的河道入海, [13:08.11]还带来了大量的泥沙, [13:09.73]淤塞的河道也败坏了淮河原本良好的水系。 [13:13.93]淮北地区从此洪灾泛滥, [13:16.03]变成了盛产流民的黄泛区。 [13:19.68]淮南地区原本依托运河的航运业和两淮盐业, [13:23.89]经济还算富裕, [13:25.45]但是到了清末呢, [13:26.77]就开始屡遭厄运了。 [13:28.72]1855年, [13:29.69]黄河改道, [13:30.71]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遭到废弃, [13:33.71]漕运从此主要改为海路运输。 [13:37.18]运河两岸的扬州、 [13:38.83]淮安等城市相继的衰落, [13:41.00]南北发展差距日渐扩大, [13:43.40]鸦片战争后的上邯埠通商又进一步的激化了长江两岸经济发展的这种不平衡现象。 [13:50.84]在上海的带动下, [13:52.41]江南地区加速步入了近代化进程, [13:55.77]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 [13:57.57]比起江北地区都有了巨大的优势。 [14:00.84]经济的腾飞就助长了江南人的势利眼。 [14:04.54]打量江北穷亲戚的目光就渐渐的有些不对了, [14:08.30]如果彼此之间交流有限, [14:10.06]双方认知凝也无非就是谁也看不惯谁, [14:13.43]很难发展为根深蒂固的族群歧视。 [14:17.06]但是, [14:17.61]历史的吊诡进程, [14:19.08]却偏偏让南北这两个族群走到了一起。 [14:23.00]在京杭大运河废弃之后不久, [14:25.74]淮南地区的水利事业也开始逐渐败坏, [14:29.40]空前严重的水灾频繁爆发, [14:32.07]导致大量农民南下逃荒, [14:34.38]涌入上海等江南新兴的近代化城市。 [14:38.00]这就使得苏北人成为了继江南人之后的第二大移民集团。 [14:43.52]江南人由于是近代上邯埠以来的第一批移民, [14:48.00]得益于地域上近水楼台的便利, [14:50.79]在上邯率先取得了较为优势的经济地位。 [14:54.52]但是, [14:55.22]数量极为庞大的苏北移民涌入之后, [14:57.92]势必要争夺相对有限的工作机会, [15:00.68]挑战江南人的既得利益, [15:02.60]生存竞争压力无疑空前加大。 [15:05.42]在这种形势下, [15:06.62]江南人对苏北人的敌视是可想而知的。 [15:10.46]在当时的上海, [15:11.97]同乡关系对提升个人经济地位极为重要, [15:15.45]诸如员工招聘、 [15:17.01]经商结社等等社会活动基本都是围绕着同乡、 [15:20.60]同籍贯的人展开的。 [15:22.35]为了维护本族群的经济地位, [15:24.63]江南人有意识地在各种所谓的体面职业中排斥苏北人。 [15:29.34]以工厂工人为例, [15:31.05]20世纪20年代初, [15:32.97]苏北籍人士虽然开始逐渐的出现在上海早期的近现代工厂当中。 [15:38.38]但是呢, [15:39.14]几乎在所有行业门类中, [15:41.14]江南人或者广东人都牢牢占据着报酬优厚、 [15:45.08]讲技术、 [15:45.76]有发展的岗位, [15:47.21]吃力又不讨好的岗位才交给苏北人呢。 [15:50.50]当时上海的棉纺织工厂雇佣苏北女工较多, [15:54.53]究其原因, [15:55.31]纯粹是因为粗纺车间灰尘多、 [15:58.16]空气差, [15:58.87]有害健康, [15:59.87]上海本地人基本不愿意干。 [16:02.26]一旦爆发工人运动, [16:03.98]哪怕组织者实际上大都是江南人, [16:06.62]那工厂主还是倾向于首先解雇苏北人。 [16:10.14]就, [16:10.47]即便如此, [16:11.38]能在工厂上班, [16:12.55]对于苏本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幸运。 [16:15.34]由于苏北移民大多是逃荒的灾民, [16:18.02]一没文化, [16:18.80]二没技术, [16:19.54]更不像宁波商帮那样有有钱的老乡加以助力, [16:23.24]绝大多数苏北人只能从事码头苦力、 [16:26.27]拉洋车、 [16:27.11]粪便垃圾清运等等苦活累活, [16:29.63]经济地位就长期得不到改善。 [16:32.64]相比于在苏北家乡种地, [16:35.20]能在大都市上海谋得一份拉黄包车的工作, [16:38.86]对于苏北移民来说, [16:40.05]那已经算是一种接近跃升了。 [16:43.10]在1913年的时候, [16:44.82]上海大约有1万多名黄包车夫, [16:47.43]苏北人占到了其中的80%~90%。 [16:51.09]到了20年之后, [16:52.32]黄包车夫的数量飙升到了8万, [16:54.69]其中苏北人仍然占到九成左右。 [16:57.76]从事诸如理发、 [16:59.17]修脚、 [16:59.75]搓背、 [17:00.41]餐饮等服务行业的苏北及上海人, [17:03.17]因为多少算是靠手艺吃饭的行当, [17:05.87]地位要比其他人略高一些。 [17:08.58]1920年左右, [17:09.99]上海大约有24000名理发师和差不多相同数量的澡堂服务人员, [17:15.73]这些人绝大多数来自扬州。 [17:18.62]以上这些在沪苏北人大量操持的职业, [17:21.99]在当时的人看来都是不怎么体面的, [17:24.56]是所谓下等人干的营生, [17:26.82]这无疑会更加强化苏北人贫穷、 [17:29.93]愚昧、 [17:30.66]粗俗的刻板形象。 [17:32.52]出身先天劣势, [17:34.00]被优势族群当做假想敌, [17:35.95]经济地位提升无望, [17:37.38]无良的族群刻板印象逐渐的就形成了。 [17:40.75]这些种种不利因素环环相扣, [17:43.15]最终叠加在一起之后, [17:44.83]导致了苏北移民群体在上海遭到江南人的长久歧视。 [17:50.92]那么在刚才这一部分, [17:52.34]我们讲了涌入上海的苏北移民群体的产生过程, [17:55.97]分析了他们在上海遭受歧视的原因。 [17:59.48]由于近代以来江南经济的崛起和苏北经济的持续衰落, [18:04.05]再加上天灾人祸不断, [18:06.03]这才有了苏北移民南下江南谋生的大潮, [18:09.60]也才有所谓苏北人或江北人这样一个群体性称呼。 [18:14.00]生活水平相对富足的江南人先于苏北人一步立足于上海, [18:19.29]苏北人随后的大规模迁入无疑会冲击既有的经济社会结构, [18:24.45]两股移民不可避免要存在竞争与对立的关系。 [18:28.65]而在当时注重同乡互助帮衬的近代上海, [18:32.25]出身于逃荒流民的苏北人群体显然不大可能找到什么体面像样的工作。 [18:38.18]这样就造成了苏北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长期的处于一个比较低下的状态, [18:44.67]他们逐渐被污名化, [18:46.23]受到优势族群的歧视和打压也是必然的。 [18:49.92]那接下来呢, [18:51.09]我们来看一看第三个方面, [18:52.87]近代上海苏北人群体被边缘化的表现和他们的应对策略。 [18:58.64]苏北人群体在近代上海受到的歧视和被边缘化, [19:02.67]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19:04.60]我们首先还是来讲一讲饭碗, [19:06.68]也就是就业的问题。 [19:08.69]那些长期被苏北人操持的所谓下等职业, [19:12.08]会如何被上海的体面人所不齿, [19:14.51]就不需要多说什么了。 [19:16.20]这里面呢, [19:16.83]再补充一点, [19:17.80]也是上一部分我们提到过的近代上海工厂苏北人的情况。 [19:22.74]韩启兰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之后发现, [19:26.74]当时的苏北籍工人普遍更愿意去外国人开的工厂工作, [19:31.21]而不愿意进中国人自己的工厂。 [19:34.21]除了外国工厂有较好的设备, [19:36.37]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获得了久违的尊重。 [19:39.74]与江南及上海人对苏北人的恶劣歧视不同, [19:43.41]近代来华的外国人对待苏北人要友好的多, [19:47.31]他们通常不会刻意的区分什么江南江北。 [19:50.48]一位中国女工曾说, [19:52.38]他们把我们当人看, [19:53.91]每天我们去上工时, [19:55.47]他们都会向我们点头问候, [19:57.39]并对我们微笑。 [19:58.83]但在中国人的工厂中, [20:00.57]他们把我们当做垃圾一样, [20:02.46]他们咒骂江北人是如何的糟糕。 [20:06.20]从种族上来看, [20:07.86]江南人和苏北人并没有什么差异。 [20:10.41]美国社会内容从体貌特征上轻松辨别白人、 [20:14.09]黑人的便利, [20:15.06]在近现代的上海无疑是做不到的。 [20:18.36]那么, [20:18.71]江南人是靠什么来区分苏北人呢? [20:21.36]那就是彼此之间差异巨大的语言、 [20:23.96]文化和风俗习惯。 [20:25.86]所以, [20:26.56]苏北人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也成为了被重点攻击的方向。 [20:30.91]基本上, [20:31.69]与苏北地域文化相关的一切元素, [20:34.39]都会被江南人把持的所谓上海主流文化所排斥。 [20:38.94]在近代上海的滑稽戏中, [20:41.35]嘲讽苏北人风俗习惯、 [20:43.39]夸张模仿江北话的段子常演不衰, [20:46.93]苏北服饰和衣着风格也常常被人鄙视。 [20:50.76]流行于江北地区的淮阳菜系, [20:53.29]虽然名气不小, [20:54.52]但是呢, [20:55.30]也不被上海主流厨艺界所认可, [20:58.18]远不及上海本地菜、 [20:59.86]广式菜、 [21:00.67]宁波菜那么流行。 [21:02.80]苏北地区流行的淮剧、 [21:04.67]洋剧等地方剧种, [21:06.08]也很少有机会能够在上海的正规大剧院里边演出, [21:10.79]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路边勉强的搭一个草台弯子。 [21:15.24]总之, [21:15.82]江南及上海人几乎独占了对上海文化的诠释权, [21:19.87]赋予自身一派文明开化的洋气形象。 [21:23.48]至于苏北籍上海人呢? [21:25.11]用一句并不过分的话讲, [21:26.87]那就是形同贱民。 [21:28.59]以至于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1:31.17]针对苏北籍上海人的婚姻歧视依然广泛存在。 [21:35.38]书中有一则韩启兰的采访案例, [21:38.00]虽然呢让人觉得很魔幻, [21:39.74]但是呢, [21:40.31]也很具有代表性。 [21:42.06]说的是20世纪80年代, [21:44.44]上海一个女青年在未婚夫家吃到一盘8个皮蛋的菜肴之后, [21:49.27]决定取消了婚约。 [21:51.16]在他看来, [21:52.28]皮带是一种精细食品, [21:54.05]只能小量上菜, [21:55.67]一次性摆上8个这么多, [21:57.56]实在超出了他所能够承受的心理极限。 [22:01.02]这家人如此不讲究, [22:02.65]一定是苏北人, [22:03.85]这婚万万结不得。 [22:06.12]这个例子现在看来虽然有点可笑, [22:09.12]但也说明了长期以来苏北人这一族群在上海所面临的真实境遇, [22:14.50]被排挤、 [22:15.27]被歧视、 [22:16.03]被讽刺挖苦, [22:17.19]被主流文化彻底边缘化。 [22:20.00]不过, [22:20.55]长期面对这种境遇, [22:22.11]苏北及上海人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22:24.93]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他们的应对方式, [22:27.57]并不激烈反抗, [22:28.74]而是积极融入上海主流社会, [22:30.90]并且尽量的淡忘自己的根。 [22:34.34]1949年建国之后, [22:36.12]新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22:39.21]地域歧视在上海有所淡化, [22:41.55]苏北及上海人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22:45.18]不过, [22:45.76]各种对江北人的污名化标签仍然作为一种隐性规则被继续使用, [22:51.19]它依然会影响到诸如求职、 [22:53.26]日常交往和婚恋等许多方面。 [22:56.04]为此, [22:56.83]苏北及上海人会选择刻意的隐藏自己的族群来源。 [23:01.42]除了在较为私密的家庭场合说苏北之外, [23:04.79]在公共场合一般只说上喊或者普通话。 [23:08.66]很多苏北籍上海人在填写籍贯的时候, [23:11.69]也通常只写来自江苏, [23:13.64]回避具体的籍贯。 [23:15.48]甚至还有一些苏北籍人要求派出所允许他们更改籍贯, [23:19.75]以堡自己的子女, [23:21.30]才未来不受歧视。 [23:23.02]直到本世纪初, [23:24.58]上海苏北人这一概念才总算是渐渐的成为了历史。 [23:29.64]好了, [23:30.31]说到这儿, [23:31.06]苏北人在上海, [23:32.25]1850~1980这本书的重点内容就为你介绍的差不多了, [23:36.73]咱们对本期的内容呢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23:40.78]我们通过三个方面了解了苏北人这一族群的历史。 [23:44.33]首先是近代上海苏北及苏北人的历史含义。 [23:48.24]作者认为, [23:49.12]所谓的苏北人其实是近代以来长江以北到黄淮一带南下江南移民的统称。 [23:55.66]这些人在上海等江南地区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下层阶级, [24:00.43]但他们自身没有对苏北人总体性的认同。 [24:03.76]苏北人的整体性标签是早于他们来到上海并占有经济优势和较高社会地位的江南移民贴给他们的。 [24:12.06]那么, [24:12.73]为什么江南移民会给苏北移民贴标签, [24:15.61]跟他们形成对立呢? [24:17.08]因为一来苏北移民大多是因为天灾人祸逃离家乡的农民, [24:22.00]一没文化, [24:22.80]二没技术, [24:23.68]大多只能从事下层工作, [24:25.72]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 [24:28.62]二来, [24:29.16]大量苏北移民的涌入, [24:30.91]使得已经拥有一定社会资源和经济地位的江南移民感到了威胁, [24:35.89]他们通过同乡互助机制不断的巩固自身族群的经济地位, [24:40.21]同时对苏北籍移民是以各种打压, [24:43.45]使他们始终处于较为卑微的经济层次上, [24:46.33]甚至形同贱民, [24:48.04]这成为100多年来各种苏北歧视的根源。 [24:51.72]最后, [24:52.48]作者还分析了上海苏北人群体被边缘化的情况和他们的应对策略。 [24:58.48]苏北及上海人作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 [25:01.33]缺席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建构, [25:03.76]面对歧视, [25:04.66]他们选择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25:06.94]并且淡忘自己的根。 [25:09.10]那纵览全书, [25:10.40]本书以大量的实例、 [25:11.78]数字、 [25:12.31]图表和其他的相关资料, [25:14.15]对近现代的苏北移民在上海所受歧视的生活图景做了细致的描绘。 [25:20.12]从多个角度、 [25:21.23]多个层次上解释了籍贯这一因素是如何造成近代上海的社会等级和社会对立的。 [25:28.40]这部作品是海外学者对于近代上海历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25:34.02]好了, [25:34.72]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5:36.39]为你准备的笔记本文字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中, [25:39.91]恭喜你, [25:40.72]又听完了一本书。 

LRC动态歌词下载

[00:00.00]90听音乐网 www.90T8.com
[00:00.24]你好,
[00:00.84]欢迎每天听本书,
[00:02.29]本期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名叫做苏北人在上海,
[00:06.01]1850~1980。
[00:08.30]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是15万字,
[00:11.04]我呢,
[00:11.58]会用26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
[00:15.62]通过苏北人这一族群在上海100多年的经历和遭遇,
[00:20.10]揭示了近代中国的一些新兴城市中,
[00:23.25]移民们为何会因为地域、
[00:25.32]方言和籍贯而产生族群对立以及社会等级的分化,
[00:29.64]由此带来截然不同的命运。
[00:33.30]苏北与苏南一词相对应,
[00:35.83]在今天呢,
[00:36.67]一般指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00:40.27]这块地方占到了江苏省土地和人口的一大部分。
[00:44.36]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
[00:46.74]苏北在中国可以算得上是比较优越的,
[00:50.07]平原坦荡,
[00:51.03]河湖纵横,
[00:52.11]水网密布,
[00:53.19]并不逊色于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
[00:56.76]这样一块好地方,
[00:58.30]历史上也诞生了诸多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
[01:02.38]用一句略显俗烂的话讲就是人杰地灵。
[01:07.18]但是,
[01:07.67]这么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地方,
[01:10.31]由于种种原因,
[01:11.60]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却渐渐落后。
[01:14.81]到了近代,
[01:15.77]从这里走出过大量的移民,
[01:17.87]去了一江之隔的上海等新兴城市谋生。
[01:21.72]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01:23.44]这些移民受到了来自长江以南各地移民的集体歧视和孤立,
[01:28.66]经济地位也一直得不到改善。
[01:31.34]可以说,
[01:32.13]在构筑上海地域文化和城市性格的过程中,
[01:36.06]苏北及上海人所起的作用啊,
[01:38.37]与它庞大的移民数量是不相称的。
[01:41.60]他们的声音被刻意的忽略了。
[01:44.78]一直到今天,
[01:46.08]这种歧视造成的影响也并没有完全消除。
[01:49.38]苏北或江北这些词儿众所周知,
[01:52.08]还是稍微的带一点贬义的。
[01:55.06]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吧,
[01:56.96]近代上海所谓的江南人和苏北人之间相互的对立、
[02:00.88]冲突和歧视现象,
[02:02.75]和欧美一些移民国家中的种族歧视现象啊,
[02:05.87]其实有一些相似之处。
[02:07.82]而在同为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内部,
[02:11.55]那这种族群歧视为何能够产生?
[02:14.37]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02:16.48]各个族群自我认同的依据又是什么?
[02:20.08]研究这类问题,
[02:21.40]其实啊,
[02:22.04]在当下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02:24.83]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02:26.66]人口流动实在是太密集太频繁了。
[02:30.22]人性都是相通的,
[02:32.00]100年前乃至几百、
[02:34.01]几千年前的历史,
[02:35.51]未必不会在未来重演。
[02:38.84]在介绍本书的作者之前,
[02:40.77]我们有必要先来聊一聊关于上海历史的研究。
[02:44.48]上海的历史啊,
[02:46.05]历来就受到学者们的特别关注,
[02:48.93]海外学者更是对此情有独钟。
[02:51.42]100多年来,
[02:52.59]国外围绕着上海的史学著作不但数量众多,
[02:56.28]总体来说质量也非常不错。
[02:58.94]据不完全统计,
[03:00.5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03:02.64]英、
[03:02.93]德、
[03:03.23]法、
[03:03.47]美、
[03:03.67]日等国关于上海史的博士论文播下300篇。
[03:07.82]正式出版的上海史著作不下50部,
[03:11.10]特别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03:13.95]因为研究上海史的学者实在是人多势众,
[03:17.16]在美国学术界甚至得到了上海帮的绰号。
[03:21.18]由此可见,
[03:22.36]上海史研究确实是国际汉学研究当中的大热门。
[03:27.36]那么再说回到本书的作者韩启兰女士,
[03:30.70]她呢?
[03:31.21]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教授,
[03:34.24]同时也是一位颇具名气的汉学家和妇女问题专家。
[03:38.95]韩启兰并不是华裔,
[03:41.05]他取一个文邹邹的中文名,
[03:43.03]其实是海外汉学圈子里的一种传统。
[03:46.38]今天要讲的这本苏北人在上海,
[03:49.14]1850~1980,
[03:51.13]在这么多关于上海历史的著作当中,
[03:53.95]可以说呀,
[03:54.69]算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
[03:56.74]得到过学术界很高的评价。
[03:59.96]作者写这本书的缘起,
[04:01.98]其实呢,
[04:02.73]与上和苏北啊,
[04:04.23]八竿子打不着,
[04:05.37]完全是出于某种机缘巧合。
[04:07.80]大约呢,
[04:08.49]在1977年的时候,
[04:10.08]他曾经研究过一场发生在美国德州工厂的罢工事件。
[04:14.22]这个事件中出现了不同族群的女工之间分裂和相互对抗的情况。
[04:19.84]后来他偶然得知,
[04:21.37]这种不同族群工人之间的对抗,
[04:23.71]最典型的案例大多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上海,
[04:28.15]这让他非常的好奇,
[04:29.68]他就追根溯源,
[04:31.00]研究范围也从工厂工人扩展到了整个近代上海社会。
[04:36.02]最后竟然写成了这部关于近现代上海苏北人的通史性著作。
[04:42.46]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案例非常多,
[04:46.22]是因为作者在80年代曾经来华求学访问,
[04:49.82]对上海普通市民进行了大量的采访调查。
[04:53.76]通过整理访谈记录,
[04:55.45]仔细的考察相关的文献资料,
[04:58.06]作者编织出了从1850年到1980年这段时间里苏北上海人的族群身份的建构历史,
[05:05.86]并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05:07.96]就是所谓的苏北人其实是上海移民中所谓江南籍移民创造出来的对立面。
[05:14.80]江南籍移民大多来自苏南和浙北,
[05:17.36]他们内部呢,
[05:18.20]会互相称呼对方精确到县的具体的籍贯,
[05:21.71]如宁波人、
[05:22.54]无锡人等等,
[05:23.78]那唯独对于同样拥有着具体籍贯的苏北人,
[05:27.38]统称为江北佬,
[05:28.76]那这无疑是一种对异类文化的排斥。
[05:32.02]那接下来呢,
[05:33.13]我们通过书中的100多年的上海移民史来看一看苏北人到底是谁?
[05:38.57]江南人和苏北人是如何对立起来的,
[05:41.39]以及苏北人又有着怎样的自我认同?
[05:44.57]我们主要呢,
[05:45.41]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看。
[05:47.22]第一,
[05:48.01]苏北在哪里?
[05:49.06]苏北人又是些什么人?
[05:51.12]第二,
[05:51.82]苏本人为何要向上海等江南地区移民,
[05:55.21]又因何遭到歧视?
[05:57.26]第三,
[05:57.96]上海苏北人群体被边缘化的情况,
[06:00.90]以及苏北人群体又是如何应对的?
[06:04.18]好,
[06:04.61]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个方面,
[06:06.56]上海人眼中所谓的苏北到底指什么地方?
[06:09.89]苏北人又是一些什么人?
[06:12.66]苏北这个词作为一个地名,
[06:14.68]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着,
[06:16.42]而且呢,
[06:17.08]用的还不少,
[06:18.22]不过呢,
[06:18.82]它出现的时间却并不太久,
[06:20.83]几乎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
[06:23.05]中国最早一批报纸开始发行之后才逐渐的传播开来的。
[06:27.62]当时上海的报纸上经常刊登有关苏北洪灾、
[06:31.59]饥荒和战乱等等各种天灾人祸的大标题。
[06:35.36]由此呢,
[06:36.18]上海市民们开始发现,
[06:38.07]原来上海旁边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06:40.41]土地贫瘠,
[06:41.31]交通不便,
[06:42.21]居民生活贫困,
[06:43.59]与富足的江南简直是天壤之别。
[06:47.18]不过呢,
[06:47.97]这个苏北到底在什么地方?
[06:49.89]是否就是通常所认为的江苏地区长江以北的部分呢?
[06:54.27]作者韩启兰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
[06:57.00]在80年代时来华采访,
[06:58.92]询问了大量的上海市民,
[07:01.11]可是得到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
[07:03.80]很多人根本不同意按照长江来划分苏南、
[07:06.93]苏北,
[07:07.56]而是认为应该把南京、
[07:09.36]镇江这样的地方都归入苏北,
[07:11.88]但同时要排除掉江北的启东、
[07:14.78]海门等县市。
[07:16.56]至于苏北的北部边界应该划到哪里,
[07:19.81]也有大量的不同看法。
[07:21.67]有人认为不应该包含徐州,
[07:23.56]理由是徐州人讲的根本不是苏北话。
[07:26.89]另一些人非但不同意,
[07:28.39]还要把附近安徽、
[07:29.71]河南、
[07:30.16]山东的大量地区都归入到苏北。
[07:33.38]那韩启兰在采访过程当中啊,
[07:35.61]有时还会遇到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
[07:38.64]比如在有些受访者眼里,
[07:40.92]苏北地区不但能够跨省,
[07:42.84]还能够走出国门,
[07:44.04]超越种族。
[07:45.66]一位在解放前赴美定居的上海老太太就表示,
[07:49.44]每当她在纽约地铁站遇到素质低下、
[07:52.38]行为欠妥的波多黎各人或者是美国黑人的时候,
[07:55.71]就会斥责他们是苏北人。
[07:57.92]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07:59.70]不仅成了口舌之快,
[08:01.35]还不会被认为是种族歧视,
[08:03.12]反正他们也听不懂。
[08:05.10]最后呢,
[08:05.98]韩启兰发现,
[08:07.57]越是想要得到一个相对精准的定义啊,
[08:10.39]苏北这个地域概念就越是躲在云里雾里缥缈不定。
[08:15.50]苏北边界的混乱其实是不足为奇的,
[08:18.72]它既不是省份,
[08:19.94]也不是某些城市,
[08:21.36]而是一个并不存在清晰界定的地方。
[08:24.54]即便是到了现在,
[08:25.93]这个词的指代范围也仍然时常的变动。
[08:29.23]比如江苏省政府划定的苏北地区,
[08:32.14]仅包括徐州、
[08:33.73]宿迁、
[08:34.51]淮安、
[08:35.17]盐城和连云港这5个地级市,
[08:37.81]这些地方呢,
[08:38.74]大多已经到了淮河以北,
[08:40.78]连长江的边都摸不到了。
[08:43.24]那既然苏北不容易找,
[08:45.08]那直接找苏北人行不行呢?
[08:47.21]毕竟在很多近现代的上海人或者江南人看来,
[08:50.84]所谓的江北方言是真实存在的,
[08:53.48]找到这些说苏北话的人,
[08:55.40]那不就可以了吗?
[08:56.63]但事情啊,
[08:57.44]也不那么简单。
[08:59.20]确实有一种被江南及上海人称为江北话的方言,
[09:03.14]它在语言学上叫做江淮官话。
[09:06.36]作为一种官话方言,
[09:08.11]它与江南地区广泛使用的无方言相比,
[09:11.23]口音差异明显,
[09:12.49]很容易被辨认出来。
[09:14.20]但是问题是,
[09:15.31]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的方言并不是只有江淮官话这一种啊。
[09:20.11]你比如省内西北角的徐州地区,
[09:22.54]它就并不说什么苏北话,
[09:24.28]而是呢,
[09:24.94]讲一种与河南洛阳话类似的方言。
[09:27.66]更难办的是,
[09:28.87]在南通和泰州的一些地方,
[09:31.15]当地居民讲的是一种江淮官话和江南吴语的混合方言,
[09:35.38]形成原因可能与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把苏州人口迁移到江北有关,
[09:40.60]而这部分人到底该算是苏北、
[09:42.57]苏南还是不北部南呢?
[09:45.12]而且,
[09:45.82]把是否讲吴语作为江南人的先决条件,
[09:48.78]其实是难以服众的。
[09:50.66]即使扬州这种地理上的江北地区,
[09:53.28]说一口纯正江北话的地方,
[09:55.50]历史上也有大量的诗词歌赋赞颂其为江南。
[09:59.66]扬州现存的私家园林数量众多,
[10:02.28]仅次于苏州,
[10:03.75]江南文化特征可以说是非常明显,
[10:06.39]那即便是在近现代,
[10:08.16]也有人为扬州的苏北身份较屈。
[10:11.16]20世纪30年代初,
[10:13.48]当时的江苏省教育厅官员易军佐做客扬州,
[10:17.68]写了一本名为闲话扬州的小书,
[10:20.98]书中就宣称江北人的个性是彪悍,
[10:24.31]而扬州人非常文静,
[10:26.20]他们早就江南话了。
[10:28.12]从隋朝开始,
[10:29.33]他们就代表纯粹的江南风格了,
[10:32.24]说扬州是江北的一部分,
[10:34.07]是绝顶荒唐。
[10:36.14]文人墨客如此普通,
[10:38.36]扬州人也不含糊。
[10:40.24]在近代上海服务业,
[10:41.87]从事厨师、
[10:42.89]理发师、
[10:43.60]修脚师的所谓三把刀工作的扬州人,
[10:46.29]会很自觉的把自己跟那些做马头苦力和洋车夫为主的淮安人、
[10:51.62]盐城人拉开距离。
[10:53.56]淮安人、
[10:54.55]盐城人组成的苏北帮等互助组织,
[10:57.23]扬州人也从不参加。
[10:59.54]抗战时期,
[11:00.56]来自淮安、
[11:01.25]盐城等地的苏北人被认为充当了日寇的汉奸帮凶,
[11:05.19]被上海报纸广泛斥责。
[11:07.74]而扬州人却在卖力的学习着上喊,
[11:10.39]躲在大后方冒充上海人。
[11:13.02]据此呢,
[11:13.78]作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11:15.37]就是所谓的苏北人,
[11:17.08]其实是近代以来长江以北一直到黄淮一带各地南下的移民统称。
[11:23.36]这些人南迁之后,
[11:25.22]在上海等江南地区形成了一个下层阶级,
[11:28.83]他们彼此之间除了认同各自的具体籍贯,
[11:32.10]很少有对于所谓苏北人的认同。
[11:34.80]苏北人的整体性标签是江南人贴给他们的,
[11:38.68]由于只是含糊描述一群从北方南下的移民,
[11:42.55]所以苏北具体在哪儿这样的问题自然就变得不重要了。
[11:46.80]对于很多上海人来说,
[11:48.34]把清朝时期高度繁华的扬州和因黄河泛滥而衰败已久的苏、
[11:53.92]鲁、
[11:54.28]皖、
[11:54.52]豫四省交界地区归为一类,
[11:56.80]似乎也无伤大雅。
[11:58.76]以上呢,
[11:59.70]是我们关注的第一个方面,
[12:01.59]也就是苏北和苏北人到底是怎么被构建出来的。
[12:06.00]苏北人是长江以北一直到黄淮一带南下上海的移民,
[12:10.47]统称是江南人给他们贴上的标签。
[12:14.16]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方面,
[12:17.17]苏北人为何要向上海移民,
[12:19.72]以及他们在移民上海之后,
[12:21.88]又为何会被其他的族群歧视?
[12:26.20]对于安土重签的传统中国人来说呀,
[12:29.24]除非实在是迫不得已,
[12:30.74]大概谁也不愿意轻易的离开家乡。
[12:33.70]近代以来呢,
[12:34.70]苏北地区民众大规模的南下江南也是出于无奈,
[12:39.05]因为待在老家已经基本没有什么活路了。
[12:42.14]如今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地区,
[12:44.70]以淮河为界的话,
[12:46.14]可以大致分为淮南和淮北两部分,
[12:48.93]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富足丰饶的地区。
[12:52.58]但是从宋代开始,
[12:54.15]居住在这片地区的人们运气开始不那么好了。
[12:57.72]公元1128年,
[12:59.38]南宋为了防御金兵南下,
[13:01.54]人为的掘开了黄河大堤,
[13:03.64]导致黄河改道。
[13:05.29]黄河抢了原先淮河的河道入海,
[13:08.11]还带来了大量的泥沙,
[13:09.73]淤塞的河道也败坏了淮河原本良好的水系。
[13:13.93]淮北地区从此洪灾泛滥,
[13:16.03]变成了盛产流民的黄泛区。
[13:19.68]淮南地区原本依托运河的航运业和两淮盐业,
[13:23.89]经济还算富裕,
[13:25.45]但是到了清末呢,
[13:26.77]就开始屡遭厄运了。
[13:28.72]1855年,
[13:29.69]黄河改道,
[13:30.71]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遭到废弃,
[13:33.71]漕运从此主要改为海路运输。
[13:37.18]运河两岸的扬州、
[13:38.83]淮安等城市相继的衰落,
[13:41.00]南北发展差距日渐扩大,
[13:43.40]鸦片战争后的上邯埠通商又进一步的激化了长江两岸经济发展的这种不平衡现象。
[13:50.84]在上海的带动下,
[13:52.41]江南地区加速步入了近代化进程,
[13:55.77]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
[13:57.57]比起江北地区都有了巨大的优势。
[14:00.84]经济的腾飞就助长了江南人的势利眼。
[14:04.54]打量江北穷亲戚的目光就渐渐的有些不对了,
[14:08.30]如果彼此之间交流有限,
[14:10.06]双方认知凝也无非就是谁也看不惯谁,
[14:13.43]很难发展为根深蒂固的族群歧视。
[14:17.06]但是,
[14:17.61]历史的吊诡进程,
[14:19.08]却偏偏让南北这两个族群走到了一起。
[14:23.00]在京杭大运河废弃之后不久,
[14:25.74]淮南地区的水利事业也开始逐渐败坏,
[14:29.40]空前严重的水灾频繁爆发,
[14:32.07]导致大量农民南下逃荒,
[14:34.38]涌入上海等江南新兴的近代化城市。
[14:38.00]这就使得苏北人成为了继江南人之后的第二大移民集团。
[14:43.52]江南人由于是近代上邯埠以来的第一批移民,
[14:48.00]得益于地域上近水楼台的便利,
[14:50.79]在上邯率先取得了较为优势的经济地位。
[14:54.52]但是,
[14:55.22]数量极为庞大的苏北移民涌入之后,
[14:57.92]势必要争夺相对有限的工作机会,
[15:00.68]挑战江南人的既得利益,
[15:02.60]生存竞争压力无疑空前加大。
[15:05.42]在这种形势下,
[15:06.62]江南人对苏北人的敌视是可想而知的。
[15:10.46]在当时的上海,
[15:11.97]同乡关系对提升个人经济地位极为重要,
[15:15.45]诸如员工招聘、
[15:17.01]经商结社等等社会活动基本都是围绕着同乡、
[15:20.60]同籍贯的人展开的。
[15:22.35]为了维护本族群的经济地位,
[15:24.63]江南人有意识地在各种所谓的体面职业中排斥苏北人。
[15:29.34]以工厂工人为例,
[15:31.05]20世纪20年代初,
[15:32.97]苏北籍人士虽然开始逐渐的出现在上海早期的近现代工厂当中。
[15:38.38]但是呢,
[15:39.14]几乎在所有行业门类中,
[15:41.14]江南人或者广东人都牢牢占据着报酬优厚、
[15:45.08]讲技术、
[15:45.76]有发展的岗位,
[15:47.21]吃力又不讨好的岗位才交给苏北人呢。
[15:50.50]当时上海的棉纺织工厂雇佣苏北女工较多,
[15:54.53]究其原因,
[15:55.31]纯粹是因为粗纺车间灰尘多、
[15:58.16]空气差,
[15:58.87]有害健康,
[15:59.87]上海本地人基本不愿意干。
[16:02.26]一旦爆发工人运动,
[16:03.98]哪怕组织者实际上大都是江南人,
[16:06.62]那工厂主还是倾向于首先解雇苏北人。
[16:10.14]就,
[16:10.47]即便如此,
[16:11.38]能在工厂上班,
[16:12.55]对于苏本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幸运。
[16:15.34]由于苏北移民大多是逃荒的灾民,
[16:18.02]一没文化,
[16:18.80]二没技术,
[16:19.54]更不像宁波商帮那样有有钱的老乡加以助力,
[16:23.24]绝大多数苏北人只能从事码头苦力、
[16:26.27]拉洋车、
[16:27.11]粪便垃圾清运等等苦活累活,
[16:29.63]经济地位就长期得不到改善。
[16:32.64]相比于在苏北家乡种地,
[16:35.20]能在大都市上海谋得一份拉黄包车的工作,
[16:38.86]对于苏北移民来说,
[16:40.05]那已经算是一种接近跃升了。
[16:43.10]在1913年的时候,
[16:44.82]上海大约有1万多名黄包车夫,
[16:47.43]苏北人占到了其中的80%~90%。
[16:51.09]到了20年之后,
[16:52.32]黄包车夫的数量飙升到了8万,
[16:54.69]其中苏北人仍然占到九成左右。
[16:57.76]从事诸如理发、
[16:59.17]修脚、
[16:59.75]搓背、
[17:00.41]餐饮等服务行业的苏北及上海人,
[17:03.17]因为多少算是靠手艺吃饭的行当,
[17:05.87]地位要比其他人略高一些。
[17:08.58]1920年左右,
[17:09.99]上海大约有24000名理发师和差不多相同数量的澡堂服务人员,
[17:15.73]这些人绝大多数来自扬州。
[17:18.62]以上这些在沪苏北人大量操持的职业,
[17:21.99]在当时的人看来都是不怎么体面的,
[17:24.56]是所谓下等人干的营生,
[17:26.82]这无疑会更加强化苏北人贫穷、
[17:29.93]愚昧、
[17:30.66]粗俗的刻板形象。
[17:32.52]出身先天劣势,
[17:34.00]被优势族群当做假想敌,
[17:35.95]经济地位提升无望,
[17:37.38]无良的族群刻板印象逐渐的就形成了。
[17:40.75]这些种种不利因素环环相扣,
[17:43.15]最终叠加在一起之后,
[17:44.83]导致了苏北移民群体在上海遭到江南人的长久歧视。
[17:50.92]那么在刚才这一部分,
[17:52.34]我们讲了涌入上海的苏北移民群体的产生过程,
[17:55.97]分析了他们在上海遭受歧视的原因。
[17:59.48]由于近代以来江南经济的崛起和苏北经济的持续衰落,
[18:04.05]再加上天灾人祸不断,
[18:06.03]这才有了苏北移民南下江南谋生的大潮,
[18:09.60]也才有所谓苏北人或江北人这样一个群体性称呼。
[18:14.00]生活水平相对富足的江南人先于苏北人一步立足于上海,
[18:19.29]苏北人随后的大规模迁入无疑会冲击既有的经济社会结构,
[18:24.45]两股移民不可避免要存在竞争与对立的关系。
[18:28.65]而在当时注重同乡互助帮衬的近代上海,
[18:32.25]出身于逃荒流民的苏北人群体显然不大可能找到什么体面像样的工作。
[18:38.18]这样就造成了苏北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长期的处于一个比较低下的状态,
[18:44.67]他们逐渐被污名化,
[18:46.23]受到优势族群的歧视和打压也是必然的。
[18:49.92]那接下来呢,
[18:51.09]我们来看一看第三个方面,
[18:52.87]近代上海苏北人群体被边缘化的表现和他们的应对策略。
[18:58.64]苏北人群体在近代上海受到的歧视和被边缘化,
[19:02.67]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19:04.60]我们首先还是来讲一讲饭碗,
[19:06.68]也就是就业的问题。
[19:08.69]那些长期被苏北人操持的所谓下等职业,
[19:12.08]会如何被上海的体面人所不齿,
[19:14.51]就不需要多说什么了。
[19:16.20]这里面呢,
[19:16.83]再补充一点,
[19:17.80]也是上一部分我们提到过的近代上海工厂苏北人的情况。
[19:22.74]韩启兰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之后发现,
[19:26.74]当时的苏北籍工人普遍更愿意去外国人开的工厂工作,
[19:31.21]而不愿意进中国人自己的工厂。
[19:34.21]除了外国工厂有较好的设备,
[19:36.37]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获得了久违的尊重。
[19:39.74]与江南及上海人对苏北人的恶劣歧视不同,
[19:43.41]近代来华的外国人对待苏北人要友好的多,
[19:47.31]他们通常不会刻意的区分什么江南江北。
[19:50.48]一位中国女工曾说,
[19:52.38]他们把我们当人看,
[19:53.91]每天我们去上工时,
[19:55.47]他们都会向我们点头问候,
[19:57.39]并对我们微笑。
[19:58.83]但在中国人的工厂中,
[20:00.57]他们把我们当做垃圾一样,
[20:02.46]他们咒骂江北人是如何的糟糕。
[20:06.20]从种族上来看,
[20:07.86]江南人和苏北人并没有什么差异。
[20:10.41]美国社会内容从体貌特征上轻松辨别白人、
[20:14.09]黑人的便利,
[20:15.06]在近现代的上海无疑是做不到的。
[20:18.36]那么,
[20:18.71]江南人是靠什么来区分苏北人呢?
[20:21.36]那就是彼此之间差异巨大的语言、
[20:23.96]文化和风俗习惯。
[20:25.86]所以,
[20:26.56]苏北人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也成为了被重点攻击的方向。
[20:30.91]基本上,
[20:31.69]与苏北地域文化相关的一切元素,
[20:34.39]都会被江南人把持的所谓上海主流文化所排斥。
[20:38.94]在近代上海的滑稽戏中,
[20:41.35]嘲讽苏北人风俗习惯、
[20:43.39]夸张模仿江北话的段子常演不衰,
[20:46.93]苏北服饰和衣着风格也常常被人鄙视。
[20:50.76]流行于江北地区的淮阳菜系,
[20:53.29]虽然名气不小,
[20:54.52]但是呢,
[20:55.30]也不被上海主流厨艺界所认可,
[20:58.18]远不及上海本地菜、
[20:59.86]广式菜、
[21:00.67]宁波菜那么流行。
[21:02.80]苏北地区流行的淮剧、
[21:04.67]洋剧等地方剧种,
[21:06.08]也很少有机会能够在上海的正规大剧院里边演出,
[21:10.79]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路边勉强的搭一个草台弯子。
[21:15.24]总之,
[21:15.82]江南及上海人几乎独占了对上海文化的诠释权,
[21:19.87]赋予自身一派文明开化的洋气形象。
[21:23.48]至于苏北籍上海人呢?
[21:25.11]用一句并不过分的话讲,
[21:26.87]那就是形同贱民。
[21:28.59]以至于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1:31.17]针对苏北籍上海人的婚姻歧视依然广泛存在。
[21:35.38]书中有一则韩启兰的采访案例,
[21:38.00]虽然呢让人觉得很魔幻,
[21:39.74]但是呢,
[21:40.31]也很具有代表性。
[21:42.06]说的是20世纪80年代,
[21:44.44]上海一个女青年在未婚夫家吃到一盘8个皮蛋的菜肴之后,
[21:49.27]决定取消了婚约。
[21:51.16]在他看来,
[21:52.28]皮带是一种精细食品,
[21:54.05]只能小量上菜,
[21:55.67]一次性摆上8个这么多,
[21:57.56]实在超出了他所能够承受的心理极限。
[22:01.02]这家人如此不讲究,
[22:02.65]一定是苏北人,
[22:03.85]这婚万万结不得。
[22:06.12]这个例子现在看来虽然有点可笑,
[22:09.12]但也说明了长期以来苏北人这一族群在上海所面临的真实境遇,
[22:14.50]被排挤、
[22:15.27]被歧视、
[22:16.03]被讽刺挖苦,
[22:17.19]被主流文化彻底边缘化。
[22:20.00]不过,
[22:20.55]长期面对这种境遇,
[22:22.11]苏北及上海人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22:24.93]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他们的应对方式,
[22:27.57]并不激烈反抗,
[22:28.74]而是积极融入上海主流社会,
[22:30.90]并且尽量的淡忘自己的根。
[22:34.34]1949年建国之后,
[22:36.12]新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22:39.21]地域歧视在上海有所淡化,
[22:41.55]苏北及上海人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22:45.18]不过,
[22:45.76]各种对江北人的污名化标签仍然作为一种隐性规则被继续使用,
[22:51.19]它依然会影响到诸如求职、
[22:53.26]日常交往和婚恋等许多方面。
[22:56.04]为此,
[22:56.83]苏北及上海人会选择刻意的隐藏自己的族群来源。
[23:01.42]除了在较为私密的家庭场合说苏北之外,
[23:04.79]在公共场合一般只说上喊或者普通话。
[23:08.66]很多苏北籍上海人在填写籍贯的时候,
[23:11.69]也通常只写来自江苏,
[23:13.64]回避具体的籍贯。
[23:15.48]甚至还有一些苏北籍人要求派出所允许他们更改籍贯,
[23:19.75]以堡自己的子女,
[23:21.30]才未来不受歧视。
[23:23.02]直到本世纪初,
[23:24.58]上海苏北人这一概念才总算是渐渐的成为了历史。
[23:29.64]好了,
[23:30.31]说到这儿,
[23:31.06]苏北人在上海,
[23:32.25]1850~1980这本书的重点内容就为你介绍的差不多了,
[23:36.73]咱们对本期的内容呢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23:40.78]我们通过三个方面了解了苏北人这一族群的历史。
[23:44.33]首先是近代上海苏北及苏北人的历史含义。
[23:48.24]作者认为,
[23:49.12]所谓的苏北人其实是近代以来长江以北到黄淮一带南下江南移民的统称。
[23:55.66]这些人在上海等江南地区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下层阶级,
[24:00.43]但他们自身没有对苏北人总体性的认同。
[24:03.76]苏北人的整体性标签是早于他们来到上海并占有经济优势和较高社会地位的江南移民贴给他们的。
[24:12.06]那么,
[24:12.73]为什么江南移民会给苏北移民贴标签,
[24:15.61]跟他们形成对立呢?
[24:17.08]因为一来苏北移民大多是因为天灾人祸逃离家乡的农民,
[24:22.00]一没文化,
[24:22.80]二没技术,
[24:23.68]大多只能从事下层工作,
[24:25.72]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
[24:28.62]二来,
[24:29.16]大量苏北移民的涌入,
[24:30.91]使得已经拥有一定社会资源和经济地位的江南移民感到了威胁,
[24:35.89]他们通过同乡互助机制不断的巩固自身族群的经济地位,
[24:40.21]同时对苏北籍移民是以各种打压,
[24:43.45]使他们始终处于较为卑微的经济层次上,
[24:46.33]甚至形同贱民,
[24:48.04]这成为100多年来各种苏北歧视的根源。
[24:51.72]最后,
[24:52.48]作者还分析了上海苏北人群体被边缘化的情况和他们的应对策略。
[24:58.48]苏北及上海人作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
[25:01.33]缺席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建构,
[25:03.76]面对歧视,
[25:04.66]他们选择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25:06.94]并且淡忘自己的根。
[25:09.10]那纵览全书,
[25:10.40]本书以大量的实例、
[25:11.78]数字、
[25:12.31]图表和其他的相关资料,
[25:14.15]对近现代的苏北移民在上海所受歧视的生活图景做了细致的描绘。
[25:20.12]从多个角度、
[25:21.23]多个层次上解释了籍贯这一因素是如何造成近代上海的社会等级和社会对立的。
[25:28.40]这部作品是海外学者对于近代上海历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25:34.02]好了,
[25:34.72]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5:36.39]为你准备的笔记本文字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中,
[25:39.91]恭喜你,
[25:40.72]又听完了一本书。

更新时间:2022-06-16 所属语言: 所属歌手:骇客武林 所属专辑:每天读一本好书

温馨提示: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版权均属于各音乐门户,如果无意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我们

推荐音乐

最新歌单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自若本站收录的无意侵犯了DJ或DJ所属公司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方式来信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删除!90听吧 

90听吧-免费MP3下载|流行DJ舞曲|抖音热门歌曲|网络热门歌曲|酷狗音乐排行 联系邮箱tamg2352@163.com